松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浙江摄影家颜劲松集锦摄影的当代美学实
TUhjnbcbe - 2023/9/9 2:19:00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dy/171025/5789675.html
                            

■嘉宾

柳*王小川

■采访

阳丽君

■图

颜劲松提供

■刊登

《中国摄影家》杂志7月期

着眼百姓,融入独特的表现手法

创造出一种新型的影像

颜劲松《舞动的旋律》之一X收藏级硫化钡

颜劲松《舞动的旋律》之二X收藏级硫化钡

阳丽君(以下简称“阳”):请介绍一下你的摄影经历。

颜劲松(以下简称“颜”):年,我考上了温州师范学院(现温州大学)美术系,当时我们经常到全国各地采风,要求每人买一台相机。第二年,我有了自己的相机,开始喜欢上了摄影,觉得摄影表现事物比绘画来得更迅速、更直接。我的拍照水平在同学中算是相对较好,觉得自己可能会在这方面有一些发展,所以就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学习和摸索。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所中学当美术老师,业余时间里把摄影这个爱好重新捡了起来,并且在学校附近开了一家影楼。我白天上课,影楼晚上营业,专门拍高反差黑白人像照片。高反差会把人的轮廓拍得非常漂亮,所以我的影楼生意很红火,附近很多人都专门来找我拍肖像。后来,我觉得教书这份职业不太适合自己,我更喜欢自由不羁的生活状态,所以辞了职,开始做室内设计与装修工程,现在也还在从事酒店、写字楼等较大工程的装修工作。不过无论做什么,我的摄影创作始终没有停下。

颜劲松《藏家人盖新房》

阳:很多人通过《藏人印象》认识了你,请介绍一下这组作品。

颜:这组作品是用几年前拍摄的藏元素照片素材创作出来的。年开始,工作原因,我在兰州待了多年。兰州到甘南很近,所以我常开车去甘南,去了拉卜楞寺,并且跑遍了甘南周边地区,拍摄了很多藏人和他们从事各种活动的照片。从这些照片里挑出来合适的素材,再在这些素材上做色彩和质感的后期处理,最后成了这组看起来很像油画的摄影作品。我从小习画,做过美术老师,觉得“用相机作画”的表达方式非常适合我。此后,这组作品陆续参加了不少展览,也收获了不少奖项,成了很多人认识我的开始。

后来,兰州的工作结束了,我回到了家乡,开始以家乡为题材进行创作。不过,藏族题材的创作仍然在继续,直到现在,我每年都还会安排一定的时间去采风。

颜劲松《盛世渔歌》

阳:近些年,你获得了很多奖项。

颜:其实,开始拍照片之后的二十多年里,我始终没有向各个奖项、刊物投过稿,也没有公开展示过自己的作品。直到年,浙江省第十五届摄影艺术展开始征稿,并且开通了网上投稿通道。网上投稿很方便,不用像之前一样花很多时间打印作品再邮寄出去。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第一次投了稿,一共投出三组作品。评选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我的一组作品入选,另有一组获得了艺术类金奖。从年开始到现在,我参加了各种各样的赛事和展览,一直走到现在。

阳:第一次投稿就获金奖,应该是一次不小的激励吧?

颜:当时,获金奖的作品是组照《金属的构成与色彩》,一共有四幅作品。也许是当时评委们认为这组作品比较有特色,色彩比较绚丽,内容比较特别,我才有幸获奖。浙江省摄影艺术发展得比较好,省摄影艺术展获奖难度不小,所以,这次获奖对我此后的创作而言既是一次非常大的激励,也是一次不小的鞭策。获奖之后,我经历了我个人的沙龙时代,陆续参加了国际国内举办的各种沙龙比赛和展览,获了不少奖项。也许,很多摄影人都会经历这样一个着迷于奖项的过程。当然也有不少人沉浸其中,再也没能走出来。年之后,我觉得着迷于奖项的状态对创作来说是一种伤害,所以主动脱离了这种状态,开始拍自己真正想拍的东西,表达自己真正想表达的观念。

颜劲松《松茸丰收季》

王小川(以下简称“王”):颜劲松近些年来获奖非常多,年还获得了浙江摄影金像奖。他能获得这个奖项,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在题材上,颜劲松的作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具有时代性。两年前国家脱贫攻坚奔小康,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柳*领衔、包括颜劲松在内的中国摄影家采风团赶赴川藏高原。采风回来后,颜劲松创作了《松茸丰收季》。这幅作品在中国文联的中国文艺家之家展览馆展出。中国文联*组书记、副主席李屹观赏这幅长卷时说:“这是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颜劲松将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题用长卷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可谓气势磅礴。另外,他还创作了表现人民幸福、百姓安康的生活场面的《上学路上》、表现浙江温岭市渔民劳动场景的《丰收的码头》、表现浙江松阳县茶农丰收之景的《松阳茶香天下》等作品。颜劲松的这些作品都着眼于当代中国乡村,聚焦于当代人民百姓的现实生活,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

颜劲松《上学路上》

另一方面,在创作方法上,颜劲松的作品具有推陈出新的意义。他将现场拍摄、收集来的素材,通过数码后期进行加工与重新组合。这种创作手法是对生于浙江的前辈摄影家郎静山先生的继承。郎静山早年的艺术梦想是将所有拍摄到的美景融合到一起,“使成一完美之画幅也”,所以发明了他称之为“集锦摄影”的创作方法。其目的是要在摄影这门由西方传入中国的艺术媒介中,融入独特的表现方法,创造出一种新型影像。通过以上两点,我们不难看到颜劲松的长卷作品与西方摄影之间所拉开的美学距离。在当今的影像时代,如何让影像走中国化的道路?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摄影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颜劲松的创作之路能够为我们提供很多有益的启示。让颜劲松获得浙江摄影金像奖,具有引导浙江全省摄影师进一步深入挖掘百姓生活、聚焦产生于新时代的创作主题的意义,同时也具有鼓励摄影艺术形式创新,支持摄影创作探索民族风格,推进影像艺术中国化的意义。

颜劲松《松阳茶香天下》卷一

把百姓多姿多彩的当代生活记录下来、表现出来,是我艺术创作的理想

阳:颜劲松近几年创作了不少长卷作品。

柳*(以下简称“柳”):是的。其实,我与颜劲松相识就起于他的长卷作品。年,我去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做评委。当时,平遥大展里有三五百个小展,作品近万幅。在展区的一个过道里,我看到了一幅大尺寸的长卷作品《向佛的脚步》,很受触动,前前后后看了十多分钟。这幅作品气势恢宏,在展区里很突出,署名“颜劲松”。作品旁只有一个看守场地的人。我把电话号留给了他,麻烦他转告作者,可以电话联系我。第二天,颜劲松给我打了电话,我又去了那个过道,了解到他是搞装修的,很好奇,就问他这幅作品的创作是否完全由他自己完成。他回答说,拍摄与后期都是自己做,创作一幅作品大概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他的主业是经营装修公司,并不是职业摄影师,但却能用如此扎实的拍摄与富有创意的后期,创作出这么有体量感的巨幅作品,令人惊讶。

阳:长卷形式的创作是一个大工程,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形式呢?

颜:开始这种长卷形式的创作之前,我已经积攒了不少作品。但是,展览一次只能呈现十多幅。同时,呈现一个故事或一个场景,也往往需要一组照片。为了打破这两种限制,我开始考虑以一幅作品概括式地同时呈现出多幅作品的内容,由此,开始了长卷形式的创作。当时参考了《清明上河图》,做散点透视。虽然基本方向没错,不过开始创作的时候非常困难,那些光影关系、色彩关系、比例关系、虚实关系、透视关系等等结合到一起非常复杂,做到半途就做不下去了。为了不出现任何美术上的瑕疵,需要数不清次数的反复推敲、反复调整。最后,我创作出了《向佛的脚步》这幅作品,展出时的

尺寸是2米14米。这幅作品里一共有一百多个人物,比现在的作品动辄上千个人物要少很多。虽说如此,前前后后也花了半年多时间。

颜劲松《丰收的码头》

阳:《丰收的码头》里人物很多,素材积累需要很长时间吧?

颜:《丰收的码头》里估计有上千人,表现的是浙江温岭市码头上,渔夫卸货和码头交易的场景,花了大约三个半月的时间创作完成。这幅作品用的照片素材,拍摄的时间跨度大概有几年。作品里有些人看起来正在交谈,有些人凑成了一群,看起来似乎发生了一些故事。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存在于同一个时空里,可能互不相识。从去年开始,我觉得这些作品应该有我本人的参与,所以就把自己也植入到了作品里。

颜劲松《乡村集市》

王:这幅作品是对中国摄影家如何用中国的摄影语言和呈现方式,讲述我们可敬可爱的中国故事的一个优秀例证。中国故事以及中国形象,并不是浮空的内容,而是埋藏在了中国亿万百姓的平实生活之中。因为深入生活、靠近群众,所以颜劲松的作品内容生动、画面丰富。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是一个大课题。深入生活,才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才能真正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摄影家也要深入生活,把百姓放在画面的重要位置。同时,对生活的观察越细腻,呈现出来的画面就越丰富。

颜:我最近两年围绕着“新时代下的百姓生活”这个主题进行创作。比如,《潮起潮落》就呈现了温岭沿海西部渔民的丰收图景。不同于经常开大船出海捕鱼的温岭东部渔民,温岭西部的渔民常驾驶小船出海,并且在潮水退去的时候,妇女们会坐着小船去滩涂上捞海丁(学名可口革囊星虫,是闽南传统小吃“土笋冻”的原料)。现在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不做这些事情,留在温岭从事讨海工作的都是留守妇女和较为年长的人。再过一些年,这种丰收图景也许就不会再有了。我想一直拍下去,直到这种图景消失。

颜劲松《潮起潮落》2

中国那么大,这个主题创作还需要较长时间的持续创作。年,我到湘西、贵州、广西等地拍摄素材,拍到了很多苗族群众的生活景象,并且用这些影像创作出了一些以苗族人为题材的各种类型的作品。目前,围绕整个“新时代下的百姓生活”这个主题,我已经完成了一部分作品,未来几年也会继续创作下去,深入反映普通老百姓的现实生活状态。最近,我还想拍摄*的发展及其百姓的生活状态,充实这个主题创作的内容。另外,配合一些*府部门的委托与要求,创作一些宣传作品,也是我今后要做的一部分事情。

颜劲松《潮起又潮落》之一

颜劲松《潮起又潮落》之二

王:长卷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形式,装饰性比较强,适合挂在一些严肃的正式场合里。以前我们本地的公共机构都在贵宾室、接待室或大型会议室里挂绘画作品,现在慢慢开始挂摄影作品了,这无意之中提高了摄影的地位和作用。颜劲松的长卷作品受到各地公共机构的欢迎,是对这种转变的有力推动。他的作品既别出新意,又具有传统艺术的基本特征,既是美观大气的长卷形式,又具有非常明显的地方的自然与人文元素。

颜劲松《潮起又潮落》之三

阳:你曾经拍过很多藏族题材作品,后来因何把镜头对准家乡?

颜:我的父亲在县法院工作,母亲是农民。6岁以前,我和母亲、爷爷、奶奶生活在温岭农村。母亲劳作之余,经常带着我步行十几里路,去海滩捡小海鲜。当时的海边环境很好,我跟在母亲身后,一边玩一边捡些贝壳、小螃蟹之类的食物。后来,父亲把我接到了教育条件更好的县城中生活,海滩上的童年就结束了。可是,这段记忆从来都没有淡去,经常在我的回忆中闪现。后来,海滩渐渐与我心目中的母亲形象与童年印象重合了。我想把对海滩的这种特殊情结表达出来,所以回到浙江后,我将镜头转向了家乡,拍摄一些反映家乡百姓与海滩相融共处的生活方式的作品。《赶海的女人们》是表现这一主题的最早的作品,后来,我还制作了一些长卷作品和直接摄影作品。现在,我在创作一些以家乡的乡村集市为题材的系列作品。把百姓多姿多彩的当代生活记录下来、表现出来,是我艺术创作的理想。

颜劲松《赶海的女人们》之一

阳:你如何平衡创作与工作之间的时间分配?

颜:除了外出拍照之外,我大部分时间要么在家,要么就在工作室。我的装修工作现在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模式,因此,我每天会用几个小时的时间将重要事情处理完毕,并将剩下的时间投入摄影创作,坐在电脑前把想法与构思一步一步地实现出来。下班回家之后,我也会继续创作。晚上一般是在家人休息之后开始,持续到凌晨两点钟前后。总的来说,我几乎每天都要在电脑前坐十几个小时。相比从前,我现在的创作环境更好了一些。我获批了一个工作室,并且招收了一些学生。他们可以帮我做一些基础的技术工作。虽然拍摄、构思、后期成型等关键部分仍是我自己来做,不过他们的参与能够为我加快一些创作进度。我想以后多带出一些学生,为这种摄影创作方式注入新的活力。

柳:你的长卷作品创作很耗神,会不会感到枯燥?是什么在支撑你持续地进行创作?

颜:创作一幅长卷作品需要很漫长的时间。拍摄素材、作品构思与后期处理都难以一次性完成,经常出现的情况是用既有的素材做到一半,产生了新想法,就要再次外出拍摄,补足素材的空缺。所以,这三者之间常是一种循环交替的关系。这当然要花费很多时间,不过也是一种对创作状态的调剂。另外,我也常会有缺乏思路而导致创作进行不下去的时候,或者是盯着一幅作品太久,感觉到疲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不过,我会在同一段时间里交替处理几幅作品。状态不好的时候,就改为创作另外一幅,这样就能降低疲惫感,调整好创作状态。

颜劲松《赶海的女人们》之二

柳:你长时间坐在电脑面前做作品对身体是个挑战。

颜:一个是每天久坐,特别容易发福变胖、脊椎受损,另一个是长时间操作鼠标带来的腱鞘炎。不过,现在我会有意识地通过休息与运动缓解身体不适。

阳:同为长卷作品,《韩熙载夜宴图》通过五段场景完成了叙事。你是否考虑过在长卷影像中叙事?

颜:王庆松老师曾经戏仿《韩熙载夜宴图》,创作出了《老栗夜宴图》。我觉得很有意思,所以也曾想过把一些或是古代,或是当代的故事通过摆拍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方式有可能会让我的感受与观念获得更好的表达效果,并且会增强作品的思想内涵。以后我会做一些相关的探索与尝试。

身边的很多事物,只要我们用心发掘、用心拍摄,都能给我们惊喜

颜劲松《山海经生花》之一

柳:除了长卷作品之外,你还创作了一些风格上较为当代、较为抽象的作品,请介绍一下。

颜:《山海经生花》看起来很是像胶片时代的铂金印相作品,其实也是数码相机拍摄的。除了为增强形式感,在照片四周做的铂金笔刷效果,画面里的其他内容都是实拍的。其实,这些“花”本是玻璃上的水蒸气,看“花”似“花”却不是“花”,所以我将作品定名为“生花”。这组作品我自己比较喜欢,其创作是一个发现潜藏在生活

中的美,并把它表现出来的过程。

颜劲松《山海经生花》之二

阳:《城市记忆》《日常的凝视》两组作品的创作方法与《山海经生花》较为接近,请介绍一下。

颜:《城市记忆》这组作品拍摄的是玻璃、水面或不锈钢等光滑表面上形成的镜面反射。这些表面本身的形状导致了镜头中那些很奇特、很梦幻的视觉效果。除了调整色彩和增加一些肌理感,没有做其他后期处理。这些作品装饰性较强,比较适合挂在墙上做饰品。曾经,我路过拆迁过的废弃村庄,感觉里面遗留下来的垃圾非常特别。我用长焦镜头把那些垃圾的局部细节拍了下来,就产生了《日常的凝视》这组作品。那些看起来很漂亮的色彩和线条,其实都是建筑垃圾。比如隔音棉长毛之后,会产生漂亮的肌理感,放大之后看,像是一幅幅山水画。其实,身边的很多事物,只要我们用心发掘、用心拍摄,都能给我们惊喜。所以,我现在随身带着一台小相机,随时准备把我发现的事物记录下来。

颜劲松《日常的凝视》之一

阳:你的数码后期技术是自学的吗?

颜:是的。最开始的时候,我都是自己摸索Photoshop里各种工具的功能和特点。可能是走了一些弯路,也可能多付出了不少时间。不过,我觉得自学也有好处,会让记忆更深刻,让操作更自由,让我不会过分拘泥于一些既定规则。

颜劲松《城市记忆》之一

阳:你曾说自己是“用相机,在电脑里作画”。你如何处理作品中的绘画感与纪实性的关系?

颜:刚刚开始摄影创作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是在用相机作画,是在用摄影来实现自己的画家梦想。所以,我慢慢摸索出了一套把摄影作品做出油画感的处理方法。后来,我更希望我的作品能够返璞归真一些,能够具有更多的现实性,其中的那些风光、事物与人物能使观众联想到这个场景和这些人的真实存在。整体上说,从前我希望我的作品更有绘画感,现在则是希望我的作品在观念表达之外,以还原现实、还原现场的纪实性为最基本的特性。

颜劲松《城市烙印》之一

颜劲松《城市烙印》之二

阳:面向百姓生活的纪实性使颜劲松的作品具有了时代感。

柳:是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年10月15日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提出“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颜劲松的作品兼具人民性与时代性,是对新时代文艺方针的践行。一是,他的作品以人民生活为主要创作对象,坚持了艺术创作的人民立场,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同频共振。

颜劲松《鱼市码头》之一

二是,他的作品紧紧围绕当代社会的发展步伐展开,着力表现当下人民的现实生活状态,具有鲜明的新时代特征。现在,有些摄影师一旦小有名气就容易孤芳自赏,甚至觉得自己的作品能令观众无法理解,才是水平。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创作思想。颜劲松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他的作品不仅生动地表现了百姓生活,而且还采用了清晰、流畅、写实的艺术表现形式,让老百姓都能够看得懂看得透。我认为颜劲松现在已经身在艺术创作的高原上了,处在一个朝着艺术高峰的攀爬阶段。习主席曾指出当代文艺创作中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从高原奔向高峰,应是每一位中国文艺工作者的艺术追求。我相信,只要颜劲松努力坚持下去,就极有可能抵达这个高峰,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颜劲松《鱼市码头》之二

摄影家介绍

颜劲松,浙江省温岭市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企业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台州市摄影家协会理事。曾获第3届浙江摄影金像奖;第15届、第18届浙江省摄影艺术展艺术类金奖;、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优秀摄影师;年上海国际摄影展评委推荐奖;第26届、第2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评委会推荐奖;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年度先进个人奖、年度商业摄影贡献奖及年优秀文艺志愿者。

曾多次参加由中国文联、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人才培训活动,多次担任摄影赛事评委。年至今,摄影作品曾连续3届入选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连续2届入选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共获国际、国内金、银、铜及优秀作品奖上千项,曾在数十个国际、国内摄影节及美术馆展出,其中数百幅作品被国际、国内收藏机构与收藏家收藏。

—END—

原标题:《浙江摄影家

颜劲松:“集锦摄影”的当代美学实践(内附大量长卷摄影作品,请横屏观看)》

1
查看完整版本: 浙江摄影家颜劲松集锦摄影的当代美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