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一个女人要想过得好,主要依靠三样:
一是家世背景,二是丈夫的爱,三是儿子。
这三条不仅适用于古代的普通女子,同样也适用于皇帝的嫔妃。
这三个条件中,第二个丈夫的爱,对于皇宫中的女人来说,比较虚无缥缈,也最不长久。
只看甄嬛就知道,皇上爱她时恨不得什么都给她,带她去温泉汤池,椒房独宠,不爱她时,穿错一件衣服都是错,就把她禁足碎玉轩。
第二个家世背景,对于后宫中的女人,位分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家世背景。
《甄嬛传》中,甄嬛那一批选秀进宫的女子,沈眉庄、甄嬛和安陵容的父亲官位分别是正三品的济州佐领,正四品的大理寺卿,小小的松阳县丞。
所以这三个人的位分也是从高到低,依次是贵人、常在和答应,这就是家世背景的作用。
但是在雍正的后宫中,家世越好,皇上越不让她生孩子,看华妃,端妃和敬嫔就知道了,生出孩子的欣贵人和曹贵人,家世都不好,所以家世太好只是表面的荣华,反而是一种悲剧。
那么只有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要有儿子傍身。
这么一圈算下来,后宫中最好的算是齐妃了,齐妃处于妃位,位分不低,又有儿子傍身,她应该是皇宫中所有女人羡慕的对象。
她如果不犯浑,好好地守着儿子过日子,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她都将是人生赢家。
可她就是做事说话不带脑子,生生地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不但葬送了自己的性命,也间接地害了儿子。
齐妃位分高,又有儿子三阿哥,还是长子,本来应该是所有女人羡慕嫉妒恨的对象。
可是她自己不被皇上喜欢,三阿哥学习功课不好,整天被皇上训来训去,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味,结果被那一帮子女人解读成皇上不喜欢三阿哥。
于是这帮女人们就转移了焦点,争风吃醋去了,反而不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