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浙江日报整版关注丽水绘山水画卷展处州风华
TUhjnbcbe - 2023/7/22 21:39: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分享会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71230/5971033.html

6月11日,浙江日报整版刊发《绘山水画卷展处州风华灵韵丽水碧水长清》一文,全文如下:

丽水,江南秘境,这里,山是“江浙之巅”,水是“六江之源”。瓯江是丽水人民的母亲河。这里,坐拥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生态第一市”、中国首个“国际休闲养生城市”。这里,山清水秀,81.7%的森林覆盖率,一、二类优质水资源比重达90.6%,人均水资源是全省的4倍、全国的3.5倍。

生态满意度连续16年居浙江省第一,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12年居全省第一,连续3年获得“大禹鼎”。

一串串量化的成绩,见证着丽水治水的卓绝努力,也蕴含着丽水因地制宜、善作善成的治水之道。年,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丽水之赞”,是对丽水生态环境质量的高度首肯,也是对近年来丽水各级*委、*府大力推进“五水共治”工作的支持和肯定。

丽水坚决贯彻浙江省委、省*府“五水共治”的决策部署,全民动员以“丽水之干”高质量推进“五水共治”工作,绘制出了一幅幅治水美村、生态富民的美景。

丽水南明湖

今年以来,丽水市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总体水质较去年同期明显提升。今年1~3月,14个出境水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全市96个地表水Ⅰ~Ⅲ类水断面95个,占99%;其中12个国考断面均达到考核要求;28个省控断面地表水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10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年完成39.37万人的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建设任务。

治水出亮色涌现一批好经验

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制度建设,编制完成《饮用水水源保护诚信评价办法》《饮用水水源保护联动协调机制》《饮用水水源保护生态补偿实施办法》等饮用水水源保护配套制度。丽水市在全国设区市中率先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诚信评价制度。

诚信评价制度按照规定的评价记分标准和程序,评定信用等级,分为A级(信用优秀)、B级(信用良好)、C级(一般失信)和D级(严重失信),旨在通过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诚信评价制度,积极引导单位和个人自觉履行饮用水水源保护义务,确保群众身体健康,为水源保护奠定法律基础。

创新机制,多元化解涉水矛盾纠纷,推行护河法官制度。丽水在深入法制治水,协同作战工作机制上不断深入试验探索,市治水办(河长办)与市法院探索建立全省首个“水治理司法协同中心”,并在9县市区设立巡回审判点,全市“河长制+法官”联合监管机制初步形成。4月26日,龙泉市“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河长制)办公室联合龙泉市人民法院挂牌成立驻市河长制办公室巡回审判点。巡回审判点的设立实现了河道水生态领域的预防、处置、审判、修复一体化。

据介绍,驻龙泉市河长制办公室巡回审判点合议庭人员由龙泉市治水办(河长办)人民陪审员、水利专家人民陪审员、环资审判员和法官组成。巡回审判点承担依法审理各类涉水生态环境资源破坏案件,推进涉水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行落实护河法官制度,强化行*执法和司法衔接工作,创新和巩固水生态环境资源修复机制建设,持续开展水生态环境资源巡回审判。

流域河(湖)长制金字塔体系

同时,其他县市也紧跟其后,截至目前,云和县、遂昌县、景宁县人民法院驻县河长制办公室巡回审判点揭牌仪式相继举行。

长期以来,丽水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工作,全面深化河长制工作。

创新河(湖)长制,在全省率先探索“流域河(湖)长制”,对流域范围水域进行统筹管理,有效破解基层河长协调难的治理困境。让**负责人担任河长,等于给河流找到了“主人”。

目前,丽水市委书记和市长担任丽水的总河长,全市共设置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名,其中市级河(湖)长15名、县级河(湖)长名、乡级河(湖)长名、村级(小微水体)河(湖)长名,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全覆盖。年1~4月,丽水市各级河(湖)长开展巡河次,河(湖)长巡河率达到94.6%,发现各类涉水问题个问题,处理率%。

近年来,丽水立足华侨独特资源优势,通过发挥侨界委员、侨领的作用,引导华侨积极参与家乡治水,开启“引侨治水”模式全面化。

创新活动载体,激发治水热情。搭建“侨牵母亲河·百千万清河”载体,开展“千名华侨共治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等“治水走亲”活动,组织33个侨团与“母亲河”结对,广泛发动华侨参与“五水共治”。

截至目前,共有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85名海外代表委员、特邀委员向“五水共治”工作捐款余万元,带动华侨、侨眷参与捐款捐物万元。引导华侨资本参与水利和治污项目建设,现已吸引华侨投资水利建设项目余个,投入侨资15.8亿元。

跨省治水,一江清水赢锦旗。丽水市的庆元县与福建省交界,为加强上下游、左右岸共治共保,巩固扩大治水成效,庆元县主动到与之交界的福建省*和、松溪、寿宁等县宣传治水*策,并与松溪县共同建立了上下游、左右岸“河长”,商定“五同办法”:事务同抓、监管同步、宣教同声、奖惩同等、落实同查,并主动向福建毗邻县11个乡镇派出30个“治水指导员”,分享浙江治水经验,推动上下游生态共治共享。

两地因水污染产生的几十年隔阂,因治水而彻底消除,松溪县河东乡长巷村的村委会主任,专程赶到庆元县,送来了“真情治水十余载,一溪清流送下游”感谢锦旗,并共建了“亲水亭”,将“跨省治水”佳话镌刻成碑。

遂昌县因地制宜推行源头治水、系统治水、联动治水三大举措,强力推进出境水质提升治理系统工程,啃下松阴溪支流大石交接断面出境水质跃升的“硬骨头”。

年,该县大石交接断面Ⅱ类水质天数达到天,同比增加天,出境水质由Ⅲ类跃升至Ⅱ类。

第三届“治水好声音”少儿朗诵大赛

治水扩影响发出丽水好声音

5年来,围绕治水就是惠民生、促发展这一主题,举办了一系列“五水共治”的活动,让群众感受到了因治水而产生的美好变化。

丽水市连续3年举办“治水好声音”少儿朗诵大赛,以“治水护水从娃娃抓起”“小手拉大手”为突破口,以点带面,不断巩固和提升群众对治水工作的信心度和获得感,带动了千万家庭参与治水,全市上下营造了全民治水的浓郁氛围。年,全市报名总人数达26万余名,学生参与率达90%以上,发放“五水共治”宣传资料30余万份,基本覆盖全市所有初中、小学、幼儿园,有力提升了全民参与治水意识。

结合实地,体验策划“小芳带你去巡河”系列活动。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邀请丽水电视台,结合丽水市“五水共治”工作,制作“小芳带你去巡河”10集系列报道,并在丽水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放,全面展示河长工作。

丽水市在减少人员聚集、要求大家做好疫情防护工作的前提下,以省治水办“巡河大PK”线上比赛为载体,发动广大群众不定时、不定点到周边的河湖边开展线下巡河、巡湖,积极参与治水工作。丽水市巡河参与人数超过人,在全省名获奖者中,丽水市共有人获奖,获奖人数居全省前列。

紧密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节点,丽水市开展市联县、县联乡、乡联村、村联户、户联人的“五联”行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氛围。云和县推出了“哨响就到”机制,县属余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员干部围绕社区河道巡查及保洁、社区“五水共治”入户宣传、营造“治水为我创造美好环境,我为治水添砖加瓦”的氛围。松阳县开展全民清洁日活动,全县余名干部和群众参与活动,清理河道公里、山塘田园8平方公里、垃圾吨。

推动“五水共治”工作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以“五个规定动作”“网格化的思维”让“五水共治”工作横到边、纵到底,不留死角。年,来自全市机关、社区、农村、学校、企业共计55家单位获评“五进五个一”示范单位,并现场举办了示范单位授牌仪式,树立了典型,固化经验。

同时,开展“五水共治”美丽河湖摄影大赛。以“践行‘两山’理念,推进‘五水共治’,建设‘美丽浙江’”为主题,丽水治水办通过征集评比摄影作品、编印摄影作品集、举办图片展等形式,用摄影艺术的手法,系统全面展示7年来丽水市“五水共治”工作的不凡成就、江河湖泊的美丽蝶变、人水和谐的美好图景。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徐建摄

治水显红利

唱响乡村蝶变曲

丽水探索走出了一条治污水带动转型、助力增收的良性互动绿色发展之路。“治水”不仅清澈了河流,孕育了美景,而且还发展了民宿产业、乡村休闲旅游等“亲水”经济,治水成效与生态红利不断显现。

近年来,景宁跳出传统治水理念,通过盘活“水动能”、提升“水标准”、激发“水优势”、开发“水文化”等举措,打造“水工融合、水农融合、水渔融合、水旅融合”经济效益,推动水资源生态价值转化取得较好成效。

5月15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浙江推动“两山”转化加快绿色发展》,点赞丽水景宁县践行“两山”理念,推进高质量绿色发展、优质的水质资源催生社会经济发展红利的典型经验做法。

作为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丽水在全国率先用科学方法量化“绿水青山”的价值。在新闻中,景宁县大均乡加大对“绿水青山”的保护力度,全乡域河流均达标Ⅰ类水质,基于此,浙江省将水上救援基地设在大均乡,建立了水域救援科教馆,在旅游经济和培训经济的带动下,优质的水资源带来了近千万元的收益。

丽水以“五水共治”为契机,补齐农村环境整治短板,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治水带来的不仅仅是眼前的秀水美景,更是以清水之红利壮富民之底气,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力量。

近年来,龙泉市城北乡立足实际,将治水工作围绕乡村振兴发展建设,通过加强水源保护,注重源头防治水污染,对农村山塘、荒地等进行整治,对种植户农药化肥使用等进行控制,城北乡两条主河流的水质经地表水交接断面水质监测,水体基本保持Ι级水质。

借助于这些优越的资源条件,城北乡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构建出猕猴桃、山地蔬菜、茶叶、有机稻米、中蜂的“长廊”产业集群,打造了城北精品农业名片。每年举办的猕猴桃采摘季系列活动打响城北猕猴桃品牌,初步形成节庆品牌和效益,近3年累计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旅游收入万元。

近年来,随着“五水共治”不断推进,莲都区大力推广应用“非接触发酵床养猪零排放”新型养殖模式。将猪全部养殖在干爽又环保的阁楼上,楼下放置发酵床垫料,猪的排泄物落于发酵床上经翻混机均匀拌料,可以快速与垫料内的菌种进行发酵。这改变了以往猪栏又脏又乱,一到夏天蚊蝇满天飞的困扰,真正实现了无排放、无污染、无臭气的“三无”生态养殖。

与传统发酵床养殖不同,养在阁楼上的猪仔不仅污染减少,而且由于冬暖夏凉,很少感染,也非常健康。

缙云有个笕川村,花开成海,风一吹,花田里的花纷纷摇曳,一辆复古小火车远处鸣笛开来,它有着自己的名字——“笕川花海”。陌上花开,小火车缓缓前行,马鞭草、波斯菊等各色鲜花犹如绵延的云带轻轻掠过。水润民生,环山绕水的清丽笕川奏响了美好生活交响曲。花海、灯会、摩天轮、水上乐园……如今的笕川,已是缙云“五水共治”的样板、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

治水催生美丽经济,治水成果惠及广大村民,探索出了“美丽笕川·花花世界”乡村漫游典范,成功构建出“新生态、大园区、全域游”农旅融合新样板。

水资源优化提效“最美梯田”释放生态红利。云和梯田既是景区,亦是集中连片、高产稳产、灌溉排水能力强,且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基本农田。当地*府致力“做精一口田、延伸一口田”,积极优化引水设施,适时引导农民以“稻鱼共生”模式发展稻田养鱼。一时间,“梯田五彩稻米”“梯田田鱼”等系列山耕品牌应运而生,村民们成功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稻鱼共生”不但产生了颇具特色的山都农产品,还实现了农旅融合的新探索。每年6月,梯田都会举办开犁节,这是一场集“田事体验、亲子娱乐、游玩观赏”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民俗活动,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就为在乡野田间体验一番抓鱼的乐趣。年,云和梯田景区接待游客78.8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余万元。

如今,在丽水,城乡面貌发生大变化,一幅幅隽永旖旎的风光如画卷般铺开,水清、岸绿、鱼欢的美景尽在眼前,治水成效与生态红利不断显现。

(本版图片由丽水市治水办(河长办)提供)

1
查看完整版本: 浙江日报整版关注丽水绘山水画卷展处州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