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乡村复兴论坛·松阳峰会
举行综合版块、乡村实践版块和
学术研讨专场交流
来自古建保护、建筑设计、规划运营等
各领域的专家学者踊跃发言
他们结合各自的研究方向和实践案例
共同为松阳及全国乡村振兴蓄势聚能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励小捷对近年来松阳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效表示肯定。他认为,松阳在“拯救老屋行动”试点工作推进中,有效的强化了资金保障,延续并探索了各类创新机制,呈现出了多元的活化利用场景,并提出了建设“国家传统村落公园”等迭代升级的新理念,特别是在项目安排上坚持价值优先、整体优先、使用优先,在民宿、生态农业、休闲养生等业态植入中体现出了多样性和层次感,值得各地学习借鉴。希望松阳要进一步深化试点建设,在资金保障、资源利用、传统村落运营模式健全等方面与各地一同探索新途径、新机制,合力突破传统村落保护法制的瓶颈,有效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综合版块
关于中国乡村振兴与非遗保护的20年,我们有一批批*策制定者与基层实践者;在他们眼中今天的松阳是什么样子?当下的乡村振兴环境有什么利好因素?探寻乡村振兴与非遗保护的传承精神,找到最适合乡村与村民的发展方式。
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赵晖
乡村建设有三阶段规律,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美丽乡村,各需十余年,总体看全国乡村处于第二阶段中期。乡村振兴,各地干方百计取得不少经验,但村庄空心化、老龄化在多数地区进一步加剧,根本原因是城乡二元体制下要素流通的障碍与发展机会不均。今后需要在现有模式和经验基础上加大推进力度的同时,积极探索城乡产业发展机遇均等化、宅基地农房流通及城乡居所可选择化、农业生产规模化等根本性改革。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是改革。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巡视员马盛德
今年是中国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第20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的十周年。非遗是世代相传的,在历史和自然的互动中不断地被再创造和发展;是相互尊重的,不能有种族、性别的歧视;是有代表性的、优秀的。民俗歌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村落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是非遗保护和村落保护的核心。非遗进到博物馆就意味着它鲜活的生命已经结束,离开了群体的民族生活。乡村复兴论坛主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罗德胤
松阳不只是古村落众多、传统文化厚重的家园,还是对未来有想象力的先锋性阵地。松阳结合四张文化名片、设计策略、艺术策略,极力打造文化高地战略,在村落保护和乡村振兴上走出一条特色路径。四张文化名片是指田园松阳、江南秘境、古典中国的县域标本、国家传统村落公园。设计策略是实现文化定位的重要桥梁。在艺术策略上,松阳策划了百名艺术家计划来激活乡村。我们要发挥聪明才智,讲好中国故事。
北京安哲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主持建筑师王求安
乡建不是由一个人或者一方能够实现的,乡村复兴论坛为此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我们一直以村民为主体、帮村民建房子作为乡建实践方向,实施整村推进的策略。一方面让书记支持我们,另一方面说服村民来建设。针对最难的村民沟通问题,详细解决每户的需求,让他们全程参与到项目中来。
北京同衡思成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彭海东
近几年的中国城乡历经了从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我们以松阳为探索、实施的样本,打造独特的文里区域。一是和松阳县*府采用PPP模式,形成伙伴关系;二是采用文化引领重构乡民的认同,加强城乡融合,从而构建目的地;三是形成策划、设计、工程、运营的综合性团队,深度参与整个过程;四是采用平台化、陪伴式、在地化运营。
乡村实践版块
乡土建造、创办民宿、特色旅游...不管是一个村庄的乡村治理实践,还是一片群落的建设步伐探讨,都需长达数年甚至十数年的坚持。回归初心,一众乡创实践者,来一场自下而上的乡建模式讨论。介入与融入,促生与共生,来自现实的乡建实践智慧,才是对乡村最好的干货!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山地城乡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贵庆
这些年我们深耕台州*岩乌岩头村,通过新乡土建造把它更生活化。我们在追求当前新乡土的语境下做的实践,是源于系统的理论认知。它源自于乡土,反映了传统建造的工艺特色,承载着当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在实践当中总结出“4个三”原则:三位一体、三适原则、三个层次和三式规划。通过点穴启动和功能注入的方式,让城市的要素流动进来,赋予村落新生。
宿集营造社召集人夏雨清
10年前你错过了莫干山,现在你还会错过松阳吗?我们没有错过。我们年来到松阳,落地了包括山中杂记,飞蔦集等很多成功的产品。早在年我们就想在松阳做一个民宿集群项目,后来在宁夏开了,*河宿集,在一个几乎不可能有酒店抵达的地方引入几家民宿,带入餐厅、咖啡馆、书店、美术馆等,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旅行度假目的地,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
隐居乡里创始人陈长春
我们不去做大修大建,而是运营独家独院盖出来的房子,提供主人一样温暖的服务。集体经济是我目前为止发现的,在乡村唯一能够连接城乡价值,建立共生机制,促进村民商业化觉悟的路径。我们所有的合作模式里面都离不开村集体,因为只有村集体成为村子的主体,才能代表所有的老百姓。我们尊重农民对利益的追求,让所有人都有利可图,不让任何人都唯利是图。这样就给城市到乡村一个机会,就可以把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留在故乡。
白日梦旅行创始人,星空下酒店管理公司创始人,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孙博
我们是一家独立旅行设计师平台,过去12年我做了非常多的“白日梦”,在世界各地设计了许多梦幻的旅行。我领略过世界以后选择来松阳,在这里感知到了秘境与烟火,因此我们选择在这里落地项目,星空下原乡上田。白日梦沉浸式文旅产业实验室也将此作为第一个乡村沉浸式体验基地,暑期即将开启。乡村与数字经济只是一步之遥,乡村不仅仅意味着过去,更是人类未来的灵感与生命力所在。
民居建筑大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传统民居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玉坤
乡村振兴到底要怎么办?这个过程是从城乡统筹、互补,最后走向城乡融合。当下,城镇化跟乡村振兴是最需要统筹的时候,其中很多地方不是市场能够解决的,需要城乡互补。我说的城乡融合,应该向城乡现代化这个方向迈进。通过互联网,实现从全球化到本地化,从集中式到分布式,从消费到生产,从单一到整合。同时,还要保护乡村格局的遗产。
墟里品牌创始人小熊
墟里从一开始就想做小而完整的理想乡村生活样本,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