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推出“改革开放40年”专栏,讲述教育故事,重温改革开放40年的教育历程和成就。
2
年11月12日,《浙江教育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松阳县教师进修学校创造奇迹——在艰苦的条件下把松阳县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提高到95.4%以上》的新闻报道:松阳县教师进修学校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展了多层次的师资培训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县名小学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率,从年的60.7%提高到现在的95.4%以上,位居全省前列。
除了中师函授、高师自考等中小学教师学历教育外,该校在校长岗位培训、新教师试用期培训、全员岗位培训等方面也创造了“奇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校创办于年12月,原校址设在西屏镇塔寺下村的延庆寺塔旁,这里原来是遂昌五·七干校、遂昌五·七大学的办学场地,办学条件一直很差,办学经费困难,教学设备简陋。校址几经搬迁,历尽艰辛。但是,我校历任学校领导与教职员工,都能怀着对松阳师训事业的满腔热情和苦干实干精神,几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坚定信念,同舟共济,默默奉献。虽一路风雨,一路坎坷,却也谱写了一篇篇美丽、辛酸、动人的师训篇章。
年时松阳与遂昌同县。当年元月,县文教局内设函授工作站,开始恢复中师函授工作,业务上归口于湘湖师范学校。年函授站并入我校。年经过整顿,丽水地区各县市的中师函授工作业务上均归属于龙泉师范学校。当年9月,通过全区统一招生入学考试,我校正式录取首届中师函授学员人。针对这批学员学习基础好、多门学科早已结业了的特点,我校采取集中脱产学习的办法,将学员分为文、理两个班,经过一年时间的共同努力,共有人获得龙泉师范学校中师函授毕业证书,当年就把松阳县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从46.3%提高到60.7%。此举直接为提高全县小学教育质量,以及民办教师转正、评聘教师职称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初尝甜头后,我校就咬定青山不放松,连续十一年把中师函授作为学校重点工作一抓到底。年录取第二届中师函授学员人,年招收第三届学员人。为了提高中师函授工作质量,我校在各区、乡镇学校建立了中师函授辅导站,由各校校长任站长,聘请优秀教师兼任辅导员,形成了县、区、乡联动的中师函授工作网络,及时帮助学员解决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与问题。为了提高面授辅导的教学质量,我校采取送教上门的面授方式,在西屏、古市、靖居、大东坝、玉岩等设立五个面授教学点,节假日由我校教师分赴各教学点上课。这样,虽然我校教师来回奔波,风雨无阻,很是辛苦,却极大地方便了学员,节省了他们的时间与车旅费,免除了路途来回奔波的劳累。为了提高学员入学率,我校就在各个面授教学点上举办中师函授预备班,开展招生前的复习辅导迎考工作,从而使更多的一线教师能够顺利通过招生入学考试关,跨进中师函授学习的大门。县教委领导也十分关心、支持中师函授工作,及时制定下发各项鼓励学员积极参加中师函授学习的优惠*策,想方设法采取县教委、各乡镇学校、学员等“三个一点”的办法,解决学员学习经费困难问题。每年还要通过全县校长会议进行反复地宣传发动,督促各区、乡镇学校校长把中师函授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为了方便学员,解决办学场地困难问题,我校就租用或借用松阳区校、县乡镇企业局、县总工会、县职业技校、林工商大楼、向阳旅馆等场所进行教学与办公。为了解决办学办公经费奇缺问题,我校就自力更生,勤工俭学搞创收,利用塔寺下旧校舍,创办了“松阳县丝绸纺织厂”与学校养殖场。
年开始,国家实施《中小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文化知识考试制度。我校不失时机,抓住机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松阳县中小学教师学历情况一览表》,使全县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情况一目了然。将上级文件逐个及时转发到各区、乡镇学校,与县教委自考办取得联系,相互配合,精心组织,发动符合条件的教师去报考《小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按省里分工:初中、高中教师由丽水师专、浙江教育学院分别负责组织进行。当年暑假,我校就借用松阳区校大礼堂,举办人参加的《教育学》、《心理学》考前复习辅导班。这批学员多数为民办教师,年龄大、文化基础知识差。我校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办学指导思想,脚踏实地,经过连续七年的不懈努力,共举办《小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文化知识考试辅导班37期,受训人科次,结果有人获得了《小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
年浙江省教委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学教师学历培训步伐的通知》:凡在年后取得过中师函授学籍的或在年后取得了《小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的,均可免试入学参加中师函授学习。这又是一个天赐良机,我校迅速在名符合条件的教师中,动员了人报名参加了第五届中师函授学习,成为我校办学历史上最后一届中师函授学员。这批学员平均年龄46.6岁,最高年龄58岁,不少学员都是做爷爷、奶奶的人了,学习基础差,困难大。为了提高这批学员的单科结业率与毕业率,在时任县教委主任叶世钧的直接关心和支持下,我校借用县教委四楼会议室,连续举办了二期半年脱产辅导班,集中对《代数》、《几何》、《物理》、《化学》等重点难点课程进行了全面的复习辅导。我校领导与全体教工想为学员所想,急为学员所急,竭尽全力,帮助学员攻坚克难。在辅导班里,徐继泰、凌加靖、吴忠民、李继杰、吴琼爱、尹伟华、杨柳芳、江敏等课任教师精心备课上课、批改辅导,全力以赴及时为学员排忧解难。学员们也十分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发扬小学生的精神,自觉克服困难,勤奋好学。有的学员克服丧夫之痛,咬紧牙关强忍悲痛坚持学习不缺课;有的学员身患疾病,挂着吊瓶躺在教室里的凳子上还坚持听课学习到底。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年6月,名第五届中师函授学员全部如期毕业。至此,我校共招收五届中师函授学员人,其中人获得了龙泉师范学校中师函授毕业证书。全县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从年的60.7%提高到年的96.68%,仅次于鄞县,稳居全省第二位。浙江省中师函授教研室副主任徐兆元同志到校实地考察了解情况后,曾作过这样的评价:“松阳县教师进修学校的工作条件与其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极不相称。松阳是一个山区小县,小学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居然名列全省前茅。这是一个发现得太迟的典型。”
在全县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大幅度提升的同时,我校依据浙教师字()号《浙江省加快中学教师学历培训步伐的实施意见》,将省、地、县的有关*策文件逐个转发到各乡镇学校,并利用广播、电视、《松阳教育》、《松阳师训》、全县中小学校长会议等宣传手段和方法,进行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发动工作,大张旗鼓地开展了中学教师高师专科自考的助学辅导工作。
年4月,我县高师专科自考首次报考人数达人,最多一学期报考达到人,分报十一个专业。其中*治、中文、英语三个专业在松阳设立教学点,*治与中文专业由我校自聘张寿松、尹伟平、梁洪文、朱小玲、刘建平、丁建胜、吴忠民、郑华兰等12位教师,承担完成了考前辅导任务,这在当时丽水地区是独一无二的。我校自聘教师上课的各门课程,全省统考总及格率达97.35%,高出全省相应课程平均及格率5.19个百分点,结果共有人荣获浙江省高师专科自考毕业证书。致使我县初中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率从年的74.9%提高到年的86.5%,同时也把小学教师专科学历比例提升到7.8%,切实为我县年通过“两基”验收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原丽水地区教委主任*尚厚曾经在全地区师训工作表彰会上说:“高师自考史无前例,松阳师校不怕艰难,敢为人先,有胆识有能力,自聘教师上课也有如此高的合格率,实在是难能可贵。”
在圆满完成小学教师与初中教师学历达标任务的同时,我校就主动把全县幼儿教师学历达标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年开始,我校就连续十年举办电视中专幼师函授班,致使90余名乡村幼儿教师喜获丽水电视中专幼师函授毕业证书。
年以来,我校学历培训工作重点已从学历达标为主转向学历层次提高培训为主。我校不断地想方设法创设办学条件,先后开展了高教专科自考、高教专科函授、高师本科自考、高教本科函授等项工作。与松阳县高教自考办联合,连续三年举办高教专科自考小学教育专业助学辅导班;年4月开始组织名初中教师参加高师本科自考;年2月,与丽水师专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书》,开办高教专科函授班,经参加全国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后,正式录取小学教育专业函授学员人;年2月与浙江教育学院、温师院等高校联合举办高教本科函授班,前后有名教师获得中文、心理健康教育等专业本科毕业证书;年4月,与浙江师范大学联合举办全县中小学校长与骨干教师57人参加学习的在职教育硕士研修班。
二十一世纪初,我校领导与全体教工仍然坐在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天主教堂里办公,学员还坐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五·七大学时期遗留下的,已经会粘人衣裤的课桌凳上听课,但是我校工作的重心却早已从中小学教师学历培训为主转向以教师岗位素质提升培训为主了。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几十年以来,我校靠的就是上下齐心协力,不畏艰难,勇于拼搏,敢为人先,持之以恒,求实创新的实干精神,与时俱进抢抓机遇,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的办事作风,不断想方设法自我创造办学条件,充分利用多渠道多层次为全县中小学教师在职学历培训与岗位素质提升培训提供优质服务。为此,我校也曾受到省、地教育行*部门的多次表彰与鼓励,并成为丽水地区各县(市)教师进修学校的领头羊。
年4月,浙江省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名师送教下乡活动的启动仪式放在松阳县隆重举行,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何杏仁在会议期间到校考察后,对我校学历培训以及中小学新教师试用期培训、校长岗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学科技能培训、全员岗位素质提升培训等项工作赞不绝口,作了充分地肯定。此外,还专门赠送了一套电教仪器设备和手提电脑给我校,并为我校搬迁新校址开通了“道路”。从此开始,我校彻底改善了办学条件,如虎添翼,在师资培训的前进道路上,不断演奏出一曲曲美丽感人的新乐章。
作者简介:梁洪文,年7月生,祖籍遂昌。浙江教育学院教育管理本科毕业,中学高级教师职称。3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年移民到松阳。6年8月调入松阳县教师进修学校历任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等职,主持学校日常工作二十年。曾被评为丽水地区优秀校长;浙江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先进个人。年9月退居二线,在校负责主编《松阳县教师进修学校二十八年发展史》,参与《松阳县教育志》(—)的编写工作。年8月退休在家。
来源:局办公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