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
有这样一群人
怀揣一颗安静、朴素的心
坚守着他们的技艺
以自己的信念与执着,挽救、保护、传承着
濒临消失的活态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通过掌握、擅长某些技能的能工巧匠的口传身授,民族的记忆,文明的脉络,才得以保留和延续——这些为人类文明的传承作出巨大贡献的能工巧匠,就是我们今天所要了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年4月,松阳县人民*府办公室公布了第二批松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经各乡镇(街道)推荐、申报、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和复审环节,确定了共9个类别42人。
他们分别是传统戏剧传承人吴昌旺等8人、民间音乐传承人叶美玉等7人、民俗传承人谢发根等6人、传统医药传承人何菊女等3人、传统美术传承人叶礼平等5人、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传承人徐凤飞等2人、民间手工技艺传承人傅传祥等6人、生产商贸习俗传承人潘关水1人、民间舞蹈传承人毛陈祥等4人。
⊙
名单附录
▲松阳高腔
吴昌旺松阳高腔
玉岩(年01月)
年师从国家级传承人父亲吴大水学习松阳高腔,年至今担任松阳高腔周安剧团团长,多次参加省、市、县各类文化活动。至年参加县团拜会演出,年参加浙江省珍稀剧种汇演,并荣获第二批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年在台州参加全省“濒危剧种”汇演,年参加省最具地域特色(民间戏曲)展演活动、非遗馆“每周剧场”、丽水市传统戏剧展演等活动。
陈永祥松阳高腔
玉岩(年10月)
年开始接触松阳高腔,跟随父亲陈李俊学习旦角。年师从李伯能学习生角,经过多年的练习,能够演松阳高腔里面里的各类角色(生、丑、净、末等)。在从艺的近30年间一直在剧团饰演正生和小生,成为松阳高腔新岗剧团的顶梁柱。年参加丽水市“全国摄影大赛”暨丽水市“民间艺术展演”获演出一等奖。年参加丽水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乡村文艺汇演获演出一等奖、松阳县“首届农民艺术节”获演出一等奖,年参加第五届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传统戏曲展演。
吴关群松阳高腔
玉岩(年04月)
年开始接触松阳高腔,跟随父亲吴大水学习生角,年登台饰演生角至今,在从艺的36年间又学习了净角和乐队的主胡,学习松阳高腔的曲牌,并能够全部演奏,成为松阳高腔周安剧团的顶梁柱。年开始收徒传艺,收洪葱华、金香娟主攻生角,年之后收吴关良、吴承发主攻乐器,出师后成为松阳高腔周安剧团的骨干力量。年参加玉岩镇第三届农民文化节演出,至年参加县团拜会演出,年到北京参加壬辰端午诗会演出,年参加浙江省珍稀剧种汇演,年在衢州参加“高腔遏云”专场演出,年在台州参加全省“濒危剧种”汇演。
章福森松阳高腔
玉岩(年01月)
年师从叶樟根、李茂森李宙献学习司鼓,年出师后开始登台演出,担任松阳高腔白沙冈剧团的乐队鼓堂,年开始收徒传艺,收叶关水主攻鼓堂,年收章春梅主攻司鼓。经过近30年的演出,能够演奏出松阳高腔现存的所有曲目。年参加丽水市“全国摄影大赛”暨丽水市“民间艺术展演”获演出一等奖,年参加丽水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乡村文艺汇演获演出一等奖、松阳县“首届农民艺术节”获演出一等奖,年参加第五届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传统戏曲展演。
吴永明松阳高腔
玉岩(年04月)
年出生松阳高腔世家,听着高腔声成长,16岁正式登台演出,师承父亲吴陈俊(国家级传承人)学习高腔演艺,在父亲影响和熏陶下,成长为松阳高腔代表性传人主攻花旦和青衣兼演小生、正生行当。年开始当选松阳高腔研究会副主席、秘书长。年组织参加在浙江胜利剧院举行的全省珍稀剧种汇演,年应县文化馆邀请出任高腔培训班老师,年领队兼主演出访新加坡、印度、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年至今数十次接受专家、各级媒体的专访,宣传高腔文化。
▲玉岩船灯
李坛娣玉岩船灯
玉岩(年10月)
年师从李仁娇开始接触船灯装扮技艺,年连续三年跟随李仁娇进行船灯的装扮,在此期间,全面掌握了船灯装扮的各项技艺,在剪纸和绘画上有较高的成就。年之后重新外出演出的程路船灯,一直独立完成,装扮出来的船灯别具一格,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使得程路船灯的名气越来越大。年参加玉岩镇首届农民文化节踩街活动船灯装扮,年参加松阳县第五届茶商大会踩街活动船灯装扮获演出二等奖,年参加松阳县茶商大会民间艺术展演的船灯装扮,年参加玉岩镇“香乳山庙会”民俗文化活动民间艺术踩街船灯装扮。
周陈利玉岩船灯
玉岩(年08月)
年师从周星根开始接触船灯技艺,跟随船灯队进村演出,在此期间,全部掌握了船灯的各项技艺,年后主攻船灯的丑角,经过多年的演出和揣摩,将船工的技艺演的惟妙惟肖,深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年之后,在船灯队中主要担任乐队一职。年参加玉岩镇首届农民文化节踩街活动,年参加玉岩镇第二届农民文化节器乐大赛,年参加玉岩镇第三届农民文化节器乐大赛,年参加松阳县第五届茶商大会踩街活动获演出二等奖,年参加松阳县第五届农民文化节器乐大赛获演出三等奖,年参加松阳县第六届茶商大会民间艺术展演,年参加玉岩镇“香乳山庙会”民间艺术踩街。
郑昌火玉岩船灯
玉岩(年07月)
年师从周星根开始接触船灯技艺,跟随船灯队进村演出,主攻船灯乐队中的笛子。在此期间,全面掌握了船灯的各项技艺。年后,程路船灯恢复演出,经过多年的演出和揣摩,将船灯的技艺和乐曲的演奏烂熟于心,主攻笛子,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注重接班人的培养,将船灯的各类技艺传授给儿子。年参加玉岩镇首届农民文化节踩街活动,年参加玉岩镇第二届农民文化节器乐大赛,年参加玉岩镇第三届农民文化节器乐大赛,年参加松阳县第五届茶商大会踩街活动获演出二等奖;年参加松阳县第五届农民文化节器乐大赛获演出三等奖,年参加松阳县第六届茶商大会民间艺术展演,年参加玉岩镇“香乳山庙会”民间艺术踩街。
▲道惠夫人会
谢发根道惠夫人会
玉岩(年10月)
年开始接触道惠夫人会的整个流程,年后就能熟练掌握。道惠夫人会的整个流程,随后跟随灯会外出演出,主攻锣鼓。年参加玉岩镇首届农民文化节踩街活动;年参加玉岩镇第二届农民文化节器乐大赛;年参加玉岩镇第三届农民文化节器乐大赛;年参加玉岩镇“香乳山庙会”民间艺术踩街。
谢根水道惠夫人会
玉岩(年01月)
年开始接触道惠太平花灯,年后从事太平花灯的演唱和司鼓。年参加玉岩镇首届农民文化节踩街活动,年参加玉岩镇第二届农民文化节器乐大赛,年参加玉岩镇第三届农民文化节器乐大赛;年参加玉岩镇“香乳山庙会”民间艺术踩街活动。
谢星仲道惠夫人会
玉岩(年11月)
年开始接触道惠夫人会的整个流程,年后就能熟练掌握。道惠夫人会的整个流程,年至年当选为道惠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年至年当选为道惠村*支部书记,能够熟练掌握道惠夫人会的一整套流程,在整个灯会中起领导的作用。熟悉道惠夫人会和道惠太平花灯的各种曲调、唱词并保留着太平花灯歌词的手抄本。年参加玉岩镇首届农民文化节踩街活动,年参加玉岩镇第二届农民文化节器乐大赛,年参加玉岩镇第三届农民文化节器乐大赛;年参加玉岩镇“香乳山庙会”民间艺术踩街活动。
谢有根道惠夫人会
玉岩(年10月)
年开始接触道惠夫人会的整个流程,年后就能熟练掌握。道惠夫人会的整个流程,随后跟随灯会外出演出至今。年9月,参加玉岩镇首届农民文化节踩街活动。
▲香乳山庙会
杨天湘香乳山庙会
玉岩(年06月)
年任玉岩镇高亭乡乡长,年在十里丰农场工作,年任香乳山禅院管理小组组长,年任香乳山禅院法定代表人,年任松阳县佛教理事会筹备小组副组长,年至今任丽水市佛教协会理事,熟练掌握香乳山庙会的整个流程。
▲松阳豺虎画
叶礼平驱邪巫画
古市(年01月)
自幼喜欢绘画,对传统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十七岁从师郑王义老师学习巫画,泥塑等传统美术,传承了郑王义老师巫画的精髓,在杭州、绍兴、南京、松阳等地留下过很多作品。参加了杭州东方文化园大型壁画《法界源流图》的绘制,在萧山的普安禅寺留下了大型壁塑伍佰罗汉等作品。后又参与的南京明因禅寺,绍兴智度律寺、缙云九松寺等地的泥塑绘画的制作。年参加全国乡村村晚百县联盟手工艺展示活动、省美丽非遗走进青田山口文化礼堂、年非遗馆春节手工艺体验等多项活动。
▲月宫调
郑茂芝月宫调
玉岩(年12月)
22岁师从玉岩镇程路村周陈土学艺,成为道教音乐(法事音乐)第29代传承人。熟练掌握了道教音乐,精通各类乐器和道教各种法事。开展对其发掘、整理、保护等抢救工作与措施。积极提供相资料,入编《月宫神韵》一书(年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空余时间能将其的艺术演奏方法传授与村民,使这一古老艺术得以发扬光大传承。年1月荣获第二批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称号。
叶美玉月宫调
西屏街道(年05月)
80年代,在靖居邮电所工作接触到道场音乐,请教于《月宫调》传承人郑仁法(年11月12日去逝),从中学艺到系列极其珍贵的道场音乐。年开始不断走访学习,经过挖掘整理,收集采录了系统乐曲,将完整编辑为书,被省非遗办专家归纳为叶法善道教音乐(月宫调)中。年被选为松阳县月宫神韵古乐团团长,年被选松阳县月宫调音乐研究会会长。年合编了《月宫神韵》音乐书,被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多年来,参与团队参加省、市、县大赛,获得多项奖牌和荣誉,年带领团队参赛,获浙江省《国乐乡村》,为古市镇争夺了来之不易的荣誉和团队的《国乐乡村建设优秀乐队》。
叶万芳月宫调
古市镇(年08月)
从小受到民间艺人占芳根等人的传授,学会了各种演奏乐器及多首乐曲,在年组建了古市镇月宫神韵古乐社,合编《月宫神韵》音乐书,被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年获得浙江省民间艺术人才称号,多年来,参与团队参加省、市、县大赛,获得多项奖牌和荣誉。年带领团队参赛获浙江省《国乐乡村》、《国乐乡村建设优秀乐队》。
▲松阳端午茶
卢春兰松阳端午茶
玉岩(年02月)
玉岩村人,最早跟随母亲识别能够用于制作端午茶的材料以及各类材料的习性,掌握各类材料的采集时间,掌握各类材料的配伍方法和用量的比例,以及收藏和使用的分量。而后通过自己的摸索,对各类材料进行对比,根据家人的体质特性进行配置,经过将近30年的研究探索,完整地掌握了制作端午茶的一整套工艺,能配制出不同特性和风味的端午茶。
何菊女松阳端午茶
西屏街道(年01月)
年何菊女以“思娣娘草药店”的端午茶配方为主,结合多家草药店配方,聘请名老中医重新组合端午茶配方,同时征求中国茶叶研究院对端午茶配方在口感上进行分析、调整,并成立公司以“仙人源”为商标品牌,将改良后的端午茶推向市场。年公司被评为松阳县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端午茶生产性保护基地),年公司被评为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
吴苏君吴氏骨伤疗法技艺
西屏街道(年10月)
年生于一个医药世家,系碧湖吴氏伤科第五代传人,秉承祖训、行医重德,中医正骨、接骨疗伤,利用祖传伤药,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中西结合,医治骨伤骨病,医院院长。经常带领医疗骨干和专家组成爱心医疗队,积极参加县里组织的相关医疗服务、健康保健、上街义诊等活动,在社会上有良好的口碑。在中医骨伤治疗方面有丰富经验,尤其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颈肩及腰腿痛等疑难病症的临床治疗。荣获“丽水市青年联合会委员”;“丽水市十大杰出女性”;“浙江省红十字博爱功勋奖”先进个人称号;松阳县第三届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模范)称号;浙江省“红十字功勋奖铜奖”;现任松阳县第八届*协常委。
潘关水传统集市
西屏街道(年08月)
继承了父亲的传统集市交易经营技艺,80年代成为了集市贸易家禽专业户,培养了四个儿子从事交易经营技艺,见证了松阳集市的变迁历史。
李葱梅民间器乐曲(民间小调)
西屏街道(年08月)
6岁开始喜欢花灯的表演,得到热爱民间传统彩灯班头之一的父母传授,10岁成为了花灯旦角类演员的传承人。熟练掌握了各种曲牌音乐,民间小调和技艺。全面承担并开展对其发掘、整理、保护等抢救工作与措施。整理抢救出近40余首灯彩民间小调和相关乐曲,使这一古老艺术得以发扬光大传承。年参与收集整理《民间歌曲歌词本》。
赖杨宝民间器乐曲(民间小调)
古市镇(年01月)
7岁师从父亲赖根尧学艺,后传给儿子赖德良,熟练掌握了各种曲调音乐,精通各类乐器和演唱表演民间小调。收集整理松阳民间小调音乐多首乐曲和小戏唱本,增补完善了松阳民间小调不可缺少的内容,多次荣获县级各种活动奖项。
▲木偶戏
叶春彪木偶戏
赤寿乡(年08月)
年开始学习木偶戏,现为松阳县乐艺木偶瓯剧团团长,年参加松阳茶叶节民间艺术《木偶戏》展演荣获银奖,年荣获全县个人乐器大赛金奖,年荣获田园松阳乐器大赛金奖,年参加非遗馆“每周剧场”展演,多次参加松阳县文化活动。
汤汇萍木偶戏
三都乡(年08月)
8岁始深受徐郑村木偶五代传人叶锡民和父母汤树荣的影响及传授,成为家庭式的松阳木偶戏第3代传承人。熟练掌握了各种曲牌音乐,精通各类木偶戏路和技艺。年加入益福木偶剧团,承担并开展对木偶戏发掘、整理、保护等抢救工作与措施,整理抢救出近80余部剧本。年荣获松阳县首届农民艺术节一等奖,年参加丽水市木偶戏表演培训班。
余新美木偶戏
樟溪乡(年08月)
自小爱好戏曲音乐,十三岁开始,跟从李益福老师学艺,学习婺剧、松阳高腔、民间小调。年1月开始学习提线木偶戏至今,学会了提线木偶的操作技艺。荣获松阳县第三届农民文化节,戏曲演唱歌手大赛一等奖。年8月参加丽水市艺术节,荣获三等奖;同年9月参加松阳县首届农民文化节,获一等奖;年参加松阳县农民文化节获二等奖;年参加松阳县第四届农民文化节荣获二等奖;年参加松阳县中国茶商大会演出,获获一等奖;同年参加樟溪乡第五届农民文化节,荣获一等奖。
▲樟村拳
徐凤飞樟村拳
樟溪乡(年07月)
年(14)岁和廖高发一起跟随他爷爷廖云达学习樟村拳。年4月被聘为樟溪小学——樟村拳传基地教练,与李阳春、廖高发、廖松明等一起到樟村拳传承基地传授樟村拳。多次参加樟溪乡农民文化艺术节演出、丽水市老年体协运动会开幕式展演和松阳县老年体协运动会闭幕式展演及松阳县茶叶节非遗项目展演。
李苏琦樟村拳
樟溪乡(年12月)
自幼跟随廖树民、谢光林学艺,年在樟溪乡高岸村、古市镇筏铺村跟随廖陈森当教练;年4月被聘为樟溪小学——樟村拳传基地教练。多次参加樟溪乡农民文化艺术节演出、丽水市老年体协运动会开幕式展演和松阳县老年体协运动会闭幕式展演及松阳县茶叶节非遗项目展演。
▲红糖制作
傅传祥传统红糖制作技艺
樟溪乡(年04月)
从小跟随伯伯傅樟宝、傅樟春(第一代传承人)学习熬制红糖,年开始独立熬制红糖至今。
毛陈祥十二生肖彩灯
斋坛乡(年02月)
父亲毛继龙,专门以扎太平龙、桂花亭、鳌鱼灯、船灯闻名百村千里,应官田村农会的聘请创新扎出了十二生肖彩灯。年开始随父亲毛继龙学做十二生肖彩灯至今,多次参加县元宵踩街活动、参加乡农耕文化节表演。
▲麦杆扇编织
夏春美麦秆扇
斋坛乡(年03月)
跟随母亲、外婆从事麦秆扇的编织制作,自年开始,从原材料的挑选、制作能够独力完成麦秆扇的编织。编织的工艺品《渔家小憩》参加市、县来料加工旅游商品设计大赛获得一等奖和银奖、多次参加乡镇农耕文化节。
▲豆腐皮制作
王雄榜豆腐皮制作技艺
望松街道(年01月)
师从父亲王世钦处学制豆腐皮,年2月在望松街道草塔村建有手工制豆腐皮作坊,从事手工豆腐皮制作至今。
▲松阳晒红烟
王德卿晒红烟制作技艺
望松街道(年02月)
跟随传承人父亲王客妹学习晒红烟制作技艺,从小看父亲做烟,现整个程序能独立操作完成。
▲*寮鱼灯
叶长林*寮鱼灯
古市镇(年11月)
年和岗下村的叶东儿一起重新在松阳古市组建鱼灯队,爱好音乐,对二胡、打击乐器比较熟练,担任鱼灯队主胡、司鼓兼领队。三年来鱼灯舞在县市*广场演出三次、象溪演出三次、樟溪二次、小竹溪一次、力溪一次、裕溪一次,获得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麦芽糖制作
刘用明手工麦芽糖制作技艺
古市镇(年02月)
23岁开始在父亲指导下开始从事手工麦芽糖制作,现年74岁,坚持从事手工麦芽糖制作技艺50余年。
▲泥塑
郑辉东佛像泥塑
古市镇(年02月)
年毕业后随父亲郑王义学习塑佛像技艺和绘画等传统手工技艺,造形生动,活灵活现,自制颜料,形态有一种古老的艺术感。目前主要生活来源以塑像为主,在宁波、慈溪、福建、遂昌、龙泉、松阳等各地大寺院,得到观众游客的好评。
▲竹溪锣鼓
蓝根土竹溪锣鼓
水南街道(年09月)
18岁从艺,19岁出师,从事竹溪锣鼓46余年,熟练掌握竹溪锣鼓全套技能,是竹溪锣鼓的第四代非遗传承人,现为竹溪锣鼓的组织者,领头人,每年竹溪元宵节组织村竹溪锣鼓巡游队伍在村里、县里一路敲打演奏。擅长整理鼓谱,及竹溪锣鼓节奏教学,现每周五组织竹溪锣鼓传承人在村里学习竹溪锣鼓,营造学习竹溪锣鼓的良好氛围,积极做好竹溪锣鼓传承教学工作。积极参加松阳县里的各类民间汇演、大型茶商大会等各项民间活动。
叶昌来竹溪锣鼓
水南街道(年01月)
16岁从艺,17岁出师,从事竹溪锣鼓54余年,熟练掌握竹溪锣鼓全套技能,是竹溪锣鼓的第四代传承人,擅长竹溪锣鼓里面大镲、小镲,这也是竹溪锣鼓里最难的一项技能,同时也担任起了竹溪锣鼓里大镲、小镲的主要教学传承工作。积极参加松阳县里的各类民间汇演、大型茶商大会等各项民间活动。
潘宪坤花鼓灯
大东坝镇(年04月)
组织花鼓灯在村,镇,县级演出,荣获松阳县民间艺术节目展演二等奖,多次参加大东坝镇客家民俗风情文化节。
杨昌耀花鼓灯
安民乡(年12月)
七岁始学习传承花鼓灯至今,以当地方言演唱,故事为载体,各种人物以花鼓曲演唱,由二胡、笛子、锣、鼓等乐器伴奏。年荣获第八届农民器乐大赛三等奖,年松阳银猴茶叶节银奖,每年的元宵节参加县里的踩街活动,连续四届参加箬寮猴头杜鹃节展演,参加安民乡范围内各村重大活动助演。
▲桂花亭
郑方火桂花亭
新兴镇(年11月)
年开始学唱松阳民间小调,并参与村办的文武彩灯到各村演出,受到观众好评。年随桂花亭演出团队参与松阳县恢复县制庆祝游行表演,年3月组织桂花亭表演团队参加松阳县开茶节踩街活动,并荣获二等奖。年元宵节,组织桂花亭表演团队参加县城闹元宵活动,30多年来一直未间断桂花亭的表演以及传授技艺。
▲插花娘娘
钟根玉插花娘娘
象溪镇(年02月)
年开始在毛弄村插花娘娘庙主持事宜,接替父亲钟林财当插花娘娘庙的主持人。现为民间民俗活动——插花娘娘拜观音传承主持人,年组织了民俗节庆——插花娘娘祭拜活动。
文化传承丨感言
小编在走访非遗传承人的过程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想这门手艺在我们这一辈人手中断掉……”
传承人是历史的活化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立之本。然而,以人为载体、口传身授的特点是艺随人走,人类的许多珍贵的技艺,也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亡。
让我们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