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浙江丽水松阳,除了秘境古村还有多次入选国
TUhjnbcbe - 2021/4/22 19:12:00
头部白癜风用什么药         http://m.39.net/pf/a_4639922.html

提起丽水松阳,

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

就是吸引到央视和《国家地理》的秘境古村,

与云海为伴、青山比邻,

既古老又诗意。

其实,

在这里还有着一座座诉说着松阳百年传承与新生的乡村建筑。

它们安静地散落在山水之间,

低调地与乡村和田野融为一体,

却总是在不经意间出圈。

无论是书店、博物馆、农耕馆,还是茶舍、竹亭、廊桥都别具特色,不仅适合大众休闲游玩,也适合建筑爱好者去欣赏学习……

凝固文化,记录变迁

在博物馆里听听松阳的故事

/红糖工坊/

设计者:徐甜甜DnA_DesignandArchitecture建筑事务所

年,

红糖工坊入围Archdaily年度建筑奖。

集装箱式的顶,红砖砌成的墙,大片落地窗

工坊分休闲体验区,甘蔗堆放区和带有六个灶台三十六口锅的传统红糖加工区。环绕这三个区块的线性走廊,成为红糖生产剧场的环形看台和参观流线。

/王景纪念馆/

设计者:徐甜甜DnA_DesignandArchitecture建筑事务所

明朝大学士王景(-),号常斋,元末明初松阳人,翰林学士,担任明《永乐大典》和《太祖高皇帝实录》的总编。

是松阳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也是松阳一份独特而宝贵的文化遗产。

纪念馆就建立在王景的家乡——王村的正中央。

纪念馆建筑外形简单朴素,以夯土墙体与祠堂等周边建筑产生对话,计以展示其一生经历为出发点,最富创意的是地面铺装代表时间轴去贯穿,条例清晰,一如其纪念馆简洁的设计风格。

纪念馆里安置了16个记载着王景生平的纪念柱,

/契约博物馆/

设计者:徐甜甜DnA_DesignandArchitecture建筑事务所

在松阳石仓村,大至千亩良田,小至一棵树,在进行权利转移的时候。无论是否血缘姻亲,当事者都会订立契约,因此就产生了大量的契约文书。

石仓契约是中国古代农村社会形态的“活标本”,也是重要的客家文化。

乍看之下就像是被时光安置在此的石头堡垒。

整个博物馆背靠竹林梯田

在这里,能欣赏到从嘉庆到民国多个时期的

阙姓族谱、古契约、古代账本、分家书及古画、牌匾等,

百年里的客家积淀好像就这样被铺陈在了眼前。

盛放艺术的时髦空间

山水里的建筑也可以很出片

/独山驿站/

设计者:DnA_DesignandArchitecture建筑事务所

座落在松阴溪畔面向独山的一块湿地上,

整个驿站在水面上呈螺旋状徐徐铺展,

围绕着驿站的游览路径,

可以欣赏到四周不断变换的视角和景观。

这里不仅是一个很好的观景平台,

还是一个超赞的打卡点。

/水文公园/

设计者:DnA_DesignandArchitecture建筑事务所

静立于水畔的水文公园,

是一座集水利博物馆、河道堤防和

水库安全运作监测中心、科普景观电站、堰湖公园等

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

整座公园以水为媒,

将极简主义美学发挥的淋漓尽致。

/石门圩廊桥/

设计者:徐甜甜DnA_DesignandArchitecture建筑事务所

与千年古堰——午羊堰为邻的石门圩廊桥

一边连着望松街道,一边连着斋坛乡,

既提供了松阴溪之上的远眺视点,

也为两个村庄提供了一个共享的公共空间。

廊桥的照明设计让人惊艳。

白天

阳光透过木梁倾洒下来,

让整座廊桥都在明暗交叠里变得更加温暖。

夜间,开启木梁上部暗藏的照明灯光,

柔和的灯光在桥间弥漫,

成为了松阴溪一道暖色的风景线。

既有悬崖上的最美书屋

也有极具未来感的童书馆

/平民书局/

设计者: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

先锋书店陈家铺平民书局开在了被国家地理杂志称为“最后的江南秘境”,平民书局坐落于米的悬崖之上,

一直以来,都有“悬崖上的最美书店”的美誉。

由村民礼堂改造而来,

不仅曾入围了世界AR图书馆建筑奖,

还被CNN称为是中国最美的书店。

也是《流金岁月》的取景地。

/文曲童书馆/

设计者:刘家琨

一个极具“未来感”的童书馆。

这里的书架穹顶和曲面地台

全部选材自加拿大进口雪松,

并由建筑机器人进行三维雕刻,

再到现场进行组装。

内部包裹式的穹窿设计让整个童书馆

在童趣之余又萌生出了一丝科幻感,

在大地上野蛮生长

去自然里打卡“活着”的建筑

/大木山茶室/

设计者:徐甜甜DnA_DesignandArchitecture建筑事务所

这座茶室早在年就曾登上了福布斯杂志建筑与景观版块,

不声不响地惊艳着造访的每一个人。

整个茶室多采用极简的几何线条设计,

并别出心裁地用工业风的建筑混搭屋边的梧桐,

刚柔并济,塑造出一份别样的宁静与闲适。

/竹林剧场/

设计者:徐甜甜DnA_DesignandArchitecture建筑事务所

位于叶村乡横坑村的竹林剧场,

是松阳所有的乡村“建筑”里最特别的一个,

也是唯一一座“活着”的“建筑”。

设计师别出心裁地利用了竹林里自然生长的竹子,

像编竹筐一样,

围合出了一个类似穹顶的自然空间,

为这个天然剧场注入了真正的生命色彩。

平田村

看明星设计师玩转老房子

四都乡平田村,松阳众多古村落中的一枚。海拔多米,水汽充沛,云雾缭绕,古民居呈阶梯式层层铺开,斑驳墙体在阳光下泛着金*。但在松阳,这样的村子多了去了,它的条件算不上得天独厚。

木香草堂

设计者:许懋彦原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

楼上楼下老屋4间,许懋彦团队保留房屋的外立面,室内作了木屋装修。每一间房子都做了亮点设计,让人体味乡情和暖意。右手边是一个日式茶室。茶室的外面便有一处小院子,种了些草花,与沧桑斑驳的老墙两相映照,房间的灯罩是竹筒,窗帘则是做豆腐用的棉纱布做成。

爷爷家青年旅舍

设计者:何崴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主任

原来是一座70平米左右的普通夯土民居,因为曾是业主爷爷的住所,大家亲热地将之称为“爷爷家”。拆除了一楼原来的隔板,使得建筑从原来的分隔状态变为通透的大空间,用来入住、退房和聊天最合适。

每个房间底部安装有一组万向轮,入住者可以自己推动建筑,组合空间,十分有趣;比如有色灯管被安置在房中房,在某些特定时段,灯光开启,整个空间又变得富有情绪。

葫芦居

设计者:群策群力

是云上平田最早的自建民宿,还有一块自带的菜地,房型不同,风格各异,但一致的是,设计师们都喜欢用当地的传统布料“豆腐布”作窗帘金额靠枕,用来装饰的花瓶基本都是村民家废弃的土陶罐,拉绳替代电灯开关,颇有当年“拉洋火”的味道。细节才是最打动人心的,毕竟,体验传统农耕生活,对于现代人来说,是要有足够舒适的硬件作基础的。

农耕博物馆及专家工作室

设计者:徐甜甜哈佛大学优秀建筑师

原本是村口4幢闲置荒废的牛栏和破败*泥房,徐甜甜将其设计成了农耕博物馆。已经举办过“农耕分享会”和“农耕沙龙”等影响较大的手工艺艺术类活动。

农耕馆隔壁便是专家工作室,靠墙的千鸟格满满摆上了各类书籍。擅用窗户引进自然光的徐甜甜这次仍玩转于此,两颗百年古树就在窗外,再抬头,白云和蓝天就在顶上。

山家清供(四合院餐厅)、慢点茶室

设计者:王维仁香港大学建筑系主任

四合院餐厅在村口,是入住时遇到的第一幢改造了的房子。通过竹子在老房子里搭建出一个通透的四合院;慢点茶室只有一桌,是继餐厅后第二个业态。四周通风,不装玻璃的原因就是为了“春有百花冬有雪”。在这里,“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西坑村

呼风唤雨的天空之城

西坑村位于松阳和武义两县交界处,松阳县城13公里外的大种山脚,著名“松宣古驿道”就经过该村,西坑村有0多座清代建筑和40多座民国民居。村里人主要两大姓,一是姓丁,建有“丁家祠堂”;另一个姓叶,建有“叶氏宗祠”。

原始林倚傍的小山村,摄影家痴迷的聚焦地,被誉为“中国最优美的小山村”。九山半水半分田,四面环山,海拔多米,古树、古道、古村落为主要特色的“复古”路线深深吸引

李坑村

毗邻原始林的古村落

箬寮原始林山脚下坐落着养生休闲地李坑村。村落依山傍水,人杰地灵。聪慧的李坑人用辛勤的汗水,创造了世代的农耕文明和今日的祥和富裕。

据记载,李坑最早形成村落约在明末清初,至今已近年,因古时村中溪坑两侧多有李树而得名。清康熙年间,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周敦颐第30代孙周春华公,迁徙至李坑村。李坑村保留有古建筑周氏祠堂和潘氏祠堂,村中散落着50多幢古民居,其中清代民国时期建造的有10余幢。

榔树村

看得见的未来,下一个莫干山?

从西坑村下山回县城的路上经过榔树村,村口是一座千年以上的古庙,二十多棵古树背靠大山、环绕村子。村口的水系是松阳主要水源的发源地,溪水上建有漂亮的石板路和石桥。因为下山脱贫得造,村子里只有少量村民。“宿盟”(宿盟:国内首个民宿共同体)在这里造梦,这是继莫干山、阳山、锦溪等地后又一个乡村改造项目。从图纸上看,榔树村将复制莫干山现有业态,如大乐之野、原舍、Lostcafé、白云书馆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浙江丽水松阳,除了秘境古村还有多次入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