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田上踏过遍地传承的碎片,他在松阳寻见了文
TUhjnbcbe - 2021/3/31 22:31:00

本期山客

//

翟明磊/汉声出版社资深编辑

理想村访问学者

??

汽车在公路上弯弯绕绕了一个多小时,群山才渐渐映入了视野。而后的不经意间,又悄然遇见了溪水。

这时,才算真正卸去了城市的浮躁,浸入松阳这片土地的静谧中。同坐在车上的翟明磊老师,不时地拿出手机,拍下沿途经过的风景,嘴里自言自语着:“多美啊。”

翟明磊和他海报上的形象一模一样:剃了光头,留着一把胡须,一袭亚麻的唐装,再配上蒲扇、棕包,一个独特风骨的大师形象飘散而出。只有脚上的凉拖,暴露了他随性谦和的真性情。

在路上与我们闲聊时,他说起在上海的银行同事们到南京游玩。当他赞叹南京的梧桐树多美的时候,同事们的回应是:

“那毛毛虫老多了哇。”

他忽然觉得自己不属于那里。辞职以后,他当过记者,成为有名的撰稿人。身份几经变化,仍旧是执一杆说真话的笔,写一颗热爱生活的心。

这次他以汉声编辑部资深编辑的身份,带着编辑部耗时三年编纂的《松阳传家》,重新踏足这片熟悉却依旧令他心动的土地。

那个下午,当他在揽树山房分享这本书和松阳的故事的时候,人们时而扼腕,时而咋舌,时而快慰,时而抚掌。

“城市,已经变得很远了。”

——欧亨利

01打捞欲坠的星辰

“松阳的存在,也是个偶然。传统文化能完好地在这里流传,得感谢工业化兴起时,松阳一度被时代所遗忘。”

而两年来翟明磊随汉声出版社扎根松阳,走遍了这里的50多个原始村落,便是为这些传统文化做(可能是最后的)记录。

“大年初一祭祖,要先喝完12户人家各自酿的福酒。一碗碗酒下肚,人们早已喝得醉醺醺,就连副镇长和村委书记都抱在一起跳舞。”在莫干山,我与当地人最大的联结,便是去村路上寻一个卖梅菜扣肉饼的老婆婆。而揽树山房仿佛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村子,当翟老师向我铺开这一幅民俗的百景图,我仿佛置身其中,成为一个在村祭中期盼着吃喝的孩童。

打铁、编棕、祭祀、巫画……这些浸透在松阳村落中平淡日子的种种,成为汉声出版社流连采撷的文化碎片。有时一个匠人便从早采到晚。

“把自己当一个笨人,问得越详尽越好……有的老师傅最后才能放下戒心,把压箱的绝活告诉你。”

▲手艺人张祖献在展示结香造纸的工艺

翟老师把他见过的壁画,走过的村子,听过的月宫调,甚至是喝过的端午茶里40种配方,都用画作的形式呈现在他的笔记中。速写形神逼真,临摹惟妙惟肖。

▲不会画画的记者不是好编辑

在模仿壁画上的龙时,连作画的纸团,翟老师都寻找了代替,再用相同的手法去描绘作品。当他把笔记给家传五代的老画家郑王义看时,这位非遗文化的传承人突然板起了脸:

“你想干什么!”

▲最终他装了一天的笨小子,才打消了老先生偷师的怀疑。

翟老师的烟盒里塞满了各地的香烟,司机王师傅说这叫“万里烟”,抽一根就像跟着散烟的人去过一个地方。

“同抽一包烟,或是同喝一瓶酒,总能很快拉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是靠着这个法子,翟老师套出了许多手艺人死守的窍门,然后将它们一笔一画地记录在《松阳传家》中。

“我们把每一次记录都当作与这项工艺的最后一次见面,点点滴滴都不愿放过。”

当我们从城市来到乡村的角落,在青山下栖隐,也在当地富有个性的生活中,重新描绘理想世界的颜色。

02守护初升的朝阳

翟明磊在全国各地走访的期间,他亲眼目睹景观化的大理古镇,被砍到的大树下,曾经喝茶的老人日渐稀少;他也曾不得不尝试着用资本的语言去劝说地产商不要在山林里建堂皇的宫殿;他也曾遇见为了赶工迎接领导专家欣赏“文化”,而累倒在路边的工人……

“我们杀死了周庄,杀死了凤凰……原居民的迁出,使它们变得毫无生命的景观。”

他放下了手中的蒲扇,一度无不激动地说:

“人,才是最重要的。”

踏遍遍地传承的碎片,翟老师在松阳寻见了文化的曙光。他发现曾逝去了的传统,有生命力的现状,还在松阳看见了文化发展的未来。

在这个充斥着商业化的时代,松阳依旧能保持它最初的模样,既是偶然,也是内蕴。*府和商家尊重这里的文化轨迹,以及最重要的是这里鲜活的百姓,和真正热爱这片土地的人。

▲“松阳人看不见独山,可是要掉眼泪的呦!”

揽树山房在设计之初,就追寻了村庄数百年的肌理变化,从岁月留下的印记中,选择了最合适它的方式来表达无设计的自然美感。

怀着对原始地块的敬畏,对原有生活的依赖,他们将村子融合进原本的风景中,再等待它和周遭的环境共同生长。

▲《汉声》创始人*永松先生尝言“无秩序的有生命,有秩序的无生命”,也是乡伴一路追寻的“有机生长的美”。

“汉声本想对海外宣传中国文化,但实践之后才发现,其实中国人也不懂自己的文化。所以我们想要为传统文化做些什么。”

当被问及揽树山房可以为传统手艺人做些什么的时候,翟明磊老师建议为传统工艺做一些设计改良。他给我们展示了自己改良的棕包:增加了皮革和帆布,让原本扎手的棕包变得舒适而时尚。

“其实哪怕是去学习当地包子的做法,只要是能为他们提供真正的帮助,都是好的。”

翟明磊老师的眼里,仍旧有无限期许。

·后记·

不紧不慢地在县城里的小餐馆里吃完晚饭,推门而出才发现夜色早已覆盖了群山。上山途中,司机靓仔把DJ的活儿派给了翟老师。

正当我们担心英特纳雄耐尔的歌声会惊动山里非法成精的乱神时,出自伊朗鼓王的超大鼓点声已骤然飘出窗外,伴随着呼啸的野风狂撒一路。

下了车,翟老师随手接过我们抬着的一箱玉米,扛在肩上,一步一步沿着山道走向散发着微光的揽树山房。

埋藏在松阳深山里的山村,注定了要走上一条崎岖的路。

路上有欲坠的鼓声,亦有向荣的花草。

·后后记·

(翟明磊送给本期乡伴小记者的一首诗)

隐藏的祖先

曾经告诉过你们

生命不可轻慢

当风儿响起

拨动

阳光的竖琴

杜鹃烧遍了点苍山

我的泪水流下

你们听不见流淌的声音,你们看不见我的面庞,

我的呼喊是空中的纸马

我的护佑不是你们手中的钞票

我在每一颗雨滴中

我在洱海的每一丝云里

我在朝圣者的灵*

我是光

琉璃之宫我所爱

空空如野

如同你空空的心灵

我要充盈在其中

世间万物都逃不脱死亡

只有我忠实守候

在月光

星光

你的眼光中

我身影暗渡

你们遗忘的灵*

我都已收藏

我的冬天已过

我的风暴消逝

我是你们漫漫旅程的终点

我是诗中最后一声叹息

妙香国的儿子女儿们

我是你们无法消费的神

·本期小记者介绍·

萩萩,一个刚成年了没两年的理想村村民。穿梭于各个理想村之际,希望理想村的年限可以延长至永远,把一群人的乡村梦落地为真正的乌托邦未来。

往期精彩回顾

被种田耽误的斜杠青年摄影师

人比花靓的咖啡女神

十八般武艺的6岁“李子柒”

用文字描绘乡野的新游民

内容出品:

?内容原创版权归属「田上耕作社」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乡伴文旅旗下理想村集合

理想之处,皆为邻里。

一群人的乡村乌托邦实践

安居理想村/咨询

商业合作/投稿

zhangrui

xband.club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田上踏过遍地传承的碎片,他在松阳寻见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