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浙江日报》要闻版以“医院专为农作物‘把脉’”为题,报道了我县整合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创新组建植物(庄稼)医院的经验做法。
全文如下
医院专为农作物“把脉”日前,松阳县周坌村村民叶火亮来到位于阳溪茶青医院,为自家茶园的茶叶问诊、拿药。
“前段日子一直下雨,我家茶叶的品质不好,产量也不高……”他对着“医生”——该县植保专家刘刚诉起苦来。刘刚核实情况后开了“处方”:趁天晴施加菌肥和有机肥,提高茶叶的免疫力……
最近正值夏茶上市,阳溪茶青市场里人头攒动,6月底医院中心门诊部特意选址于此,就是为了方便往来农户问诊。
“我们是不穿白大褂的医生。”医院院长、推广研究员陈银方介绍说,医院聘请了45名来自农业、林业等领域的专业人才担任医生。同时,邀请省、市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和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医院顾问。医生们为农户免费提供土壤改良、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农作物种植、病虫害生物防治等方面的绿色防控技术和指导。
除了定期坐诊,医生们还会上门巡诊。前些天,农技专家*显达骑着电瓶车赶到斋坛乡大路村,为种粮大户孟文高的多亩水稻看病。“水稻已经受到刮青虫危害,现在是拔节初期,需要尽快防治。”*显达下田详细查看水稻的生长情况后当场开出“处方”,并与农户约定了回访时间。
目前,医院启用外,5个乡镇片区分院正在筹备中,15个研究基地正在建设中。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