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平陽建县时间之辨析
TUhjnbcbe - 2021/3/10 0:44:00

平阳建县时间之辨析

--西晋太康元年设立始阳县,太康四年置横阳令

文:光明人家-12-16

平阳是个千年古县,据历代《县志》记载建县时间,有两种不同说法,即:一为西晋太康元年(公元),二为太康四年(公元)。这两种说法皆有各自依据出处所在。而自民国《平阳县志》修志采用太康四年说。而后地方基本上采用此说法。

但近人也多有异议,认为应为太康元年(),而不是太康四年()建县,平阳博物馆谢晓燕女士在《温州文物》年01期发表《驳《平阳建县考》“太康四年建县”说》,另平阳诗词楹联协会陈正印先生发表《论平阳建县于西晋太康元年》考据文章,均对“太康四年建县”提出不同意见与看法,认为平阳建县时间应该是西晋太康元年,而不是太康四年。下面笔者查阅史料,提出个人之观点,敬请方家指点。

两种说法均有史料依据

一般而言,史料考据采用史料惟早,即全国性最早记载资料的时间为准,目前这个依据是《宋书·州郡志》中记载:‘横阳令,晋武帝四年以横屿船屯为始阳,仍复更名’。这是南朝沈约编撰的《宋书》,沈约(年~年)﹐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出身江南大族。历仕宋﹑齐﹑梁三朝﹐曾自称“少好百家之言﹐身为四代之史”。齐永明五年()时﹐任太子家令兼著作郎﹐奉诏撰《宋书》。距离西晋(年—年)约年时间,是目前平阳史料中最早的全国性记载时间,故民国《平阳县志》采用此说法。

太康元年说最早见于唐朝元和八年()李吉甫编撰的全国性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图志》中载:“横阳县,上。北至州一百五里。本晋太康元年分安固南横屿屯置,隋平陈废入安固县,大足元年又分安固县再置。横阳山,在县南二百七十里。东临大海。横阳江,在县南一百里。”此书中有关于横阳县资料详细明了,对于平阳县地理概况及行*区划变迁的记载清晰可见。另外相比于“《宋书》横阳令,晋武帝四年以横屿船屯为始阳,仍复更名’。李吉甫明确写道:“横阳县,本晋太康元年分安固南横屿屯置”,字义明确,底气更足。

《元和郡县图志》成书于唐宪宗元和年间(—年)是一部中国唐代的一部地理总志,对古代*区地理沿革有比较系统的叙述。《元和郡县图志》在魏晋以来的总地志中,不但是保留下来的最古的一部,而且也是编写最好的一部。清初编写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舆地图经,隋唐志所著录者,率散佚无存;其传于今者,惟此书为最古,其体例亦为最善,后来虽递相损益,无能出其范围。”作者为李吉甫(-)。吉甫,字弘宪,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旧唐书·李吉甫传》说他“少好学,能属文”,“该洽多闻,尤精国朝故实,沿革折衷,时多称之”。

而后,历代《平阳志》均采用此说法,直至民国志修撰采用太康四年(),而版现代《平阳县志》也采用此说法,而且写了篇《平阳建县考》一文进行总结,试图借此平息争议,其实不然。据民国《平阳县志·舆地志·沿革表》云:“太康四年,始阳,寻改横阳。《宋书·州郡志》:‘横阳令,晋武帝四年以横屿船屯为始阳,仍复更名’。案:《元和郡县志》:‘横阳县,太康元年分安固南横屿船屯置。’不言初立始阳,且四年作元年,与《宋志》不同。沈书去晋近,今从之。又旧志作太康元年置县,曰‘始阳’,未知何据,存参。”

原来,民国《平阳县志》修撰者们虽是认为建县太康四年()说更为可信,但又难以完全排除太康元年()说,故云“存参”。这话意思中本身就承认建县时间存在争议,并没有根本去否定《元和郡县图志》说法,只是写了个按语,就是说这是他们当时看法与结论。至于太康元年建县的说法到底是否?也是说有待后人于进一步考证论据,仅此而已。

两种说法之辨析

谢文与陈文均对《平阳建县考》一文提出异议,他们认为,本身民国志就认为“存参”(即争议)。并没有完全排除太康元年说,而不是进行根本杜绝争议。另外两文对太康元年说进行更多资料考证补充说明,均是各有依据所在。太康元年()全国建县很多,而认为匆忙建县不足为据。而对此最早表态是南宋平阳大家林景熙就认为,平阳建县于“晋太康元年,分安固南横屿船屯为县。”这在宋潘自牧编注地理志《记纂渊海》中可以找到依据:“平阳,晋太康元年分安固南横屿屯置始阳县,后改横阳。”

实际上,在《宋书·州郡志》载:‘横阳令,晋武帝四年以横屿船屯为始阳,仍复更名’。这里面其实有个误区,就是横阳令这句,如果是写横阳(县),没有“令”字,就非常简单好理解,那就是横阳县设立的时间。查《宋书·州郡志》载,永嘉太守,永宁令、安固令、松阳令,乐成令比比皆是,但是安固、松阳这2县明明不是晋时建县,个人理解,这里其实是指设立县令一职而已,而不是建县的具体时间。

这里面的疑问在于,当时横屿船屯设立始阳县之开始是这个地方当时是吴国的三大造船基地之一。公元年晋灭孙吴,结束了当时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西晋统一全国后,为了便于地方治理,于太康元年()划分安固县南横屿屯设立始阳县,由于船屯基地当时还是*事性质的,没有设立县令一职,待四年后才正式划分设立行*区划建制,增加设立县令这一行*职务,故称:“横阳令,晋武帝四年以横屿船屯为始阳,仍复更名。”

其实就是说是在太康元年()横阳已经设立县制(始阳县),却没有设立县令之职,三年来沒人当县令,到第四年于太康四年()才正式设立县令职务,并更名为横阳县,正式建立县级行*区划单位进行地方治理。考今最早记载横阳令为会稽人贺滔。这是由于主要是立县、更名两个时间含混不清,致有不同解读。而李吉甫《元和志》中恰恰非常明确的确认横阳建县具体时间,这是根本性之区别。

陈正印先生认为,按《宋书·州郡志》中的记载:“安固令,吴立曰罗阳,孙晧改曰安阳。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该条目说的是现瑞安市,三国东吴时建县,叫罗阳县;后孙晧时改名叫安阳县;晋武帝太康元年,又改名叫安固县。同时间全国各地县调整改名均多。

太康元年(),为什么改“安阳”为“安固”呢?至此可推知实因该年析安阳县为安固、始阳两县,在命名上乃是析“安阳”二字,一为“安”固,一为始“阳”。安固,自是长治久安的意思;始阳,元、始同义,应也有太康元年立县之意在。因此,应该是以当时从安阳析出时间为始阳县为准。

几个例子与总结意见

地方的行*建制设立行文时间与正式进行区划治理时间,历来有所争议,这不仅在古代生产力落后的年代如此,其实就是现代的行*区划调整与建立时间也多有争议,这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说是当时最高行*上级批准时间与正式挂牌成立时间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这里举几个例子,就拿现代的一些行*建制设立时间问题,也有很大差距,比如龙港镇,年10月12日浙江省批准设立镇,年4月23日苍南县委、县府分别发出文件,决定建立中共龙港镇委员会和龙港镇人民*府,任命了镇委和镇*府领导班子成员,宣布龙港镇的正式挂牌成立。因此有说今年是35年,也说是34年,这些现代大家都知晓的事情,居然也是如此争议。

另有文成县为民国县,其建县时间较短。设立时间也是这样的争议,一个是省*府批准设立时间,一个是正式挂牌时间,一为年,二为年。据年刊印的《中华民国行*区域简表))称“文成县于民国三十五年()十二月核准以瑞安、青田、泰顺三县边区析置”。年,析瑞安、青田、泰顾三县边区置文成县,以本县明朝开国元勋刘基其谥“文成”,故名文成县。

可是事实上文成县直至年7月才正式设立文成县*府及其下属科局等办事机构,划出三县边区19个乡(镇)作为其管辖行*区划区域。文成是由三个县的边区析置的新县,因此,历史沿革就涉及到这三个县。

(一)瑞安县部分:民国三十七年(年),析大嶨镇及龙凤、金樟、周阳、玉壶、金龙、嶨口、桂阳、珊溪、巨屿9个乡1个镇归文成县。(二)青田县部分:民国三十七年(年)析南田、三阳、万源、西坑、岙里、*坦6个乡归文成县。(三)泰顺县部分:民国三十七年(年)析汇溪、两岸2乡及翁山乡之山垟等地归文成县。这里面就有个2年多时间差,即上级批文时间与正式挂牌进行行*区划治理时间。

但是现代有关苍南建县问题就简单化,就是年6月18日国务院批准文件为准了。没有任何争议话题。这样来看,应该是以当时最高行*上级批准为具体时间,就不用再争议什么了。由此来看,行*区划调整与建立时间问题,国内可以找到很多这样例子,有时确实争议很大,其实就是按当时最高行*上级批准为具体时间最好,最权威,剩下其实就是各自理解不同问题而已。

综上所述,行文到此,对于平阳县建县于何时之具体年份时间争议问题,笔者考据总结理解并认为,平阳县正式于西晋太康元年()设立始阳县,后于太康四年()改名横阳,并正式置横阳县令这一行*职务,来进行行*区划划分归属并正式进行地方行*区划治理之开始。

-----------------------------------------------

光明人家

欢迎分享本文

1
查看完整版本: 平陽建县时间之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