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友提问
凌老师,您好,我想请问下,“英语教学目标”到底是从哪几个方面写?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上三个方面吗?我看大家写的教学设计中写的都不一样。谢谢!您好!您的“到底”2个字,让凌哥感觉到了你内心的迷惑和抓狂!当您看到“大家写的教学设计中的目标都不一样”的时候,您可以放心了,——原来youarenotalone。明天,凌哥和小伙伴们要一起去旅游了。(大冬天的,做个美梦暖暖身子而已。)那么,这次旅游的目的是什么呢?有的小伙伴列了个表,有的给了几个关键词,有的只说了最想做的一件事,而有的则写了一篇超长旅游计划(攻略)。这次旅游的具体目的是什么呢?有的说要去看古建筑,有的说特想品尝那里的美食,有的说平时工作太有规律性出去散个心随便做啥都行,还有的单身狗说要来一次美丽的邂逅。您看,目的地相同,行程相同,但是每个人的目标和重点是不一样的,或者目标是相同的但是阐述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很难说哪一种教学目标的表述是最优的,也很难说哪一种是错误的。有时候最适合自己(班级情况)的就是最好的,有时候为了突出自己的研究重点,可能会使用非同寻常的教学目标阐述方式,比如凌哥最近在与专家合作的一个研究项目中,使用的教学目标只突出了他的研究理念:任务目标
1.学生能简单地介绍生人的名字和来自哪个国家;2.学生能自我介绍自己的名字和来自哪个国家;3.学生能询问对方来自哪个国家;4.学生能介绍来自国外的人,并说出对方是教师还是学生;5.学生能识别国旗代表的国家。但是,如果您希望您的教学目标具有“普适性”,即能符合当前的主流写法,能让大部分其他老师理解,那么凌哥建议您采用最能体现规范性和学科性的格式。PARTONE
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很多教师,尤其是刚走上讲坛的新教师,在使用“三维目标”撰写课时目标。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7)显然“三维目标”是基于第八次课程改革的理念的,具有学科共性,但是缺乏学科特性。(这一点与下面的“五维目标”一比较就可以看出来。)同时,也有学者指出“过程与方法”是“课程目标”而非“教学目标”,更不是“学习目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