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地以江名,
取其江水曲折之意。
作为*区名称,出现于唐代中期。
作为省级行*区,始于元明之际,
再现于清朝康熙初年。
之后余年,省名沿用至今,
省界亦基本保持不变。
《浙江省地图》
天地图浙江
近日,《改革开放四十年浙江*区变迁》图集正式出版,共收录各类地图幅,文字8.8万余字,对浙江改革开放以来的行*区划变迁进行了梳理。
当时,我省设有8个地区和杭、甬、温3市,县级*区为65个县和10个市辖区。年底提出改革开放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后,上世纪50年代末被撤的湖州、嘉兴、绍兴、金华和衢州首先于年恢复为市建制(县级),这些城市区域中心的地位得到承认。
由于是恢复期,设市还是沿用上世纪50年代“切块设市”的方式,上述5市均为市、县同城的环状包围形态,市区范围狭小,周围为县域*区。该阶段新设市也是采用“切块设市”的方式,如年在海门特区基础上设立的椒江市。另外,该阶段还恢复了一些过去被合并的县,如从平阳划出苍南,从遂昌划出松阳等。
年,中共中央发出了改革市区体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的通知,年开始在全国试行。
此前,我省除杭州市实行了较长时期的市领导县,温州市于年实行地、市合并外,其他主要还是地区体制。年,宁波撤地管县;同年,嘉兴、湖州、绍兴亦先后撤地、升格、设区,同时领导原地区的各县,标志着市领导县的体制成为一种主要方式。年,金华、衢州撤地升格。其中,嘉兴、湖州两市由原嘉兴地区分设,金华、衢州两市由原金华地区分设,地级*区达到11个,其中8个实行市领导县体制。此后,年设立地级舟山市,设立地级台州市,年丽水市升为地级市,彻底完成了地级*区管理方式的变革。
几乎与撤地设市、市领导县体制实行的同时,设市的方式也从以前的“切块设市”,发展成为“整县改市”,即将整个县的范围改设为市,或几个县合并为一个市,或撤销市外围的县并入市。以年兰溪、余姚撤县设市为标志,年丽水、临海、海宁,年瑞安、萧山、江山,年慈溪、奉化、东阳、义乌,年诸暨、*岩,年龙泉,年平湖,年建德、上虞、永康,短短8年时间,浙江省的县级市从3个增加到20个。这一阶段是浙江省城市化外延增长最迅速的时期。
随着浙江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发展从数量扩张开始向内涵发展转变,培育经济中心、特别是培育特大都市,成为城市发展重点。在这种背景下,最早是宁波市,为建设“东方大港”,年就率先撤销镇海县,设立镇海区。
但成为主流的是在年以后的十数年间。年,温州市撤销瓯海县,设立瓯海区;年,在新设立地级台州市时,直接撤销椒江市、*岩市,设立椒江区、*岩区、路桥区;年,金华市撤销金华县,与原婺城区重新划分设立新的婺城区和金东区;年杭州市撤销萧山市、余杭市设立萧山区、余杭区;温州市重新划分鹿城区、龙湾区和瓯海区管辖范围;衢州市撤销衢县,与原柯城区重新划分设立新的柯城区和衢江区;绍兴市也将部分绍兴县地域划归越城区管辖;年,又有鄞县的撤销和宁波市鄞州区的设立;年,湖州市在市区恢复设立吴兴区和南浔区。至年底,市辖区的数量已达32个,较之年(10个)整整增长了2倍多。
国家层面重启撤县(市)设区和撤县设市,我省及时跟进,中心城市的城区范围持续扩张。
年,撤销绍兴县、上虞市,设立绍兴市柯桥区、上虞区;年撤销富阳市,设立杭州市富阳区、年撤销洞头县,设立温州市洞头区;年,撤销宁波市江东区,重新划分海曙区、鄞州区管辖范围;年,撤销临安市,设立杭州市临安区。至此,杭州市城区面积达到平方公里,为长三角地区区域面积最大的城市。同年,撤销玉环县设立玉环市,成为全国重启撤县设市后的首批市之一。
这一阶段通过行*区划的调整,城市人口、城市用地都得到大幅扩张。
至年底,全省辖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11个地级市,共有37个市辖区、19个县级市、33个县(其中1个自治县)和个乡、个镇、个街道。
下面,我们通过一组图片来直观地看看从年至年的40年时间里,浙江各地市*区是如何变迁的。
图片来源:省民*厅、省文旅厅
比*蛇还*!清明前后别吃这东西,朋友圈又被它刷爆!真相是这样的…整个春季再也不怕上火!照这一份“降火餐”吃就行了~最聪明和最傻的中老年人出炉!人人都可以活到岁,只要你60岁之前别做这6件事!养老金又涨了!1.18亿人受益!这几类人涨得更多↓编辑:王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