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有多年的建县历史,境内有多座格局完整的传统村落,是华东地区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地方,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从年开始,县委、县*府就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纳入中心工作重点予以推进,并初步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传统村落“活态保护,有机发展”之路,先后被列为全国仅有的两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和全国唯一一个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试验区;年又被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选定为全国唯一一个整县推进试点县,资助开展传统村落保护项目“拯救老屋行动”。
古村落保护遵循“活态保护、有机发展”的理念,是要将传统村落放在历史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加以考量,不是大规模、大动干戈的建设模式,而是采取中医调理、针灸激活的方式,通过串点连线,慢慢梳理出脉络机理,逐步恢复其生命力。
一直以来,松阳坚持把田园、山水、村落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规划、保护和建设,整合、争取上级各类资金,县财*每年还安排万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传统村落规划编制、保护修缮、环境整治、基础设施配套等等,让传统村落的生态环境得以改善,整体风貌得到基本修复和保护,传统建筑得到有机更新。
为改善原住民的居住条件,复活传统民居生命力,松阳制定了《关于开展传统民居改造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等配套*策,编制传统民居改造技术指南,并通过相关培训,引导、帮助村民通过对原有住房进行修缮、改造,用较低的成本达到改善居住条件的目的;并出台传统民居改造利用*策,对发展民宿业进行对应补助,鼓励村民投资修缮古民居发展民宿。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户共幢传统民居进行改造,已完成87幢,其中81幢可用于民宿经营。
与此同时,松阳还在其中适度植入了生态农业、休闲度假、文化旅游等业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通过精准定休闲养生、山居民宿、艺术创作、运动健身等小众化旅游细分市场,精心推出四都云雾景、三都古村落等八条艺术创作线路,建设了一批“摄影村”、“画家村”、“民宿村”、“养生村”等,年接待摄影、写生游客超80万人次,成功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