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要闻专递跨越千里唯爱永恒丨第十六
TUhjnbcbe - 2021/1/3 17:14:00
白癜风可以治疗吗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传递千里助学之爱,搭起山海协作之桥。8月29日,第十六届嘉禾绿荫行动结对助学仪式在丽水市龙泉、松阳举行,来自红船起航地的“绿荫使者”与两地46名优秀高考贫困学子成功结对,用爱心资助为贫困学子撑起一片片遮阳挡雨的绿荫。

嘉兴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国芬,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市关工委副主任薛月芳,嘉报集团、丽水市关工委、松阳县、龙泉市相关领导出席仪式。

崇高敬意殷切期望

结对仪式上,绿荫使者与结对学子签订爱心助学协议,嘉报集团、丽水市关工委、松阳县、龙泉市相关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绿荫使者和学子代表也先后上台发言,传承爱的誓言,并在会后进行了交流。

王国芬在仪式上,向大爱无疆、热心参与结对助学、点亮优秀贫困学子求学之路的“绿荫使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嘉报集团《南湖晚报》和冒着酷暑翻山越岭、走街串巷深入采访报道的记者表示衷心的感谢!表示嘉兴市关工委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培育“嘉禾绿荫”这一爱心品牌。

王国芬希望学子们一步一个脚印,用行动践行“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至朴真理。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把爱心播撒社会。志存高远、树立理想去追逐梦想,立志未来、增长本领去实现梦想,不忘初心、自强不息去书写梦想,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成长为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跨越千里爱心延绵

现场,“绿荫使者”的队伍在不断壮大,他们中有一些是企业家,但更多的是公务员、教师、企业职员等普通群体,甚至还有不少退休的老*员、老干部、老职工。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些爱心人士中,还有一些是当年的受助者,他们在走出困境、成就一番事业之后,开始反哺社会。

今年,我们再次看到了不少连续多年参加嘉禾绿荫行动的资深“使者”:“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朱丽华、“献血大王”汤锡强、首批“绿荫使者”吴菊红等等。

??图为朱丽华和她的龙泉孩子们

老*员朱丽华已经是第四年参加嘉禾绿荫行动了。今年,她又在松阳、龙泉与五位贫困学子结对。

今年丽水推荐的优秀寒门学子一经《南湖晚报》报道,很快就被嘉兴的爱心人士“认领”一空。没想到的是,朱丽华也给晚报打来“年,我结对了2名松阳的寒门学子,他们非常优秀。今年,我还想再结对几名学生,帮助他们走过人生中最难的一段时光。”

“你们是我‘抢’来的!”朱丽华紧紧地握住叶子怡、叶如梦两双稚嫩的手。得知两人都拿到了浙江财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朱丽华高兴地说:“太巧了,这真是缘分。你们要好好学习,学有所成,也要不忘初心,将来回馈社会,把爱心传递下去。”

朱丽华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说,这么多年来,她资助这么多的孩子,是因为她被社会大爱感动着,“只要孩子们有需要,我有能力,我一定帮。我也不需要你们的回报,我连器官都捐献了。人生短暂要好好活,希望你们能回报社会。”

动情处,上届结对的包伟蓉、钟新贵也赶到了结对仪式的现场,他们握住朱丽华的手,笑着说:“朱阿姨,见到您太好了。好想带您逛逛松阳,您留下来吧。”

“不行啊,龙泉的孩子还等着我。今年我又新结对了3名龙泉学子。”朱丽华拍了拍孩子们的手,欣慰地说,“知道你们都好好的,我就很高兴。”

山海情深以爱之名

年,在嘉兴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时任市关工委主任范巴陵的牵线搭桥下,嘉兴、丽水两地关工委携手嘉报集团《南湖晚报》嘉禾绿荫行动走进丽水龙泉市,开启山海协作助学佳话。年开始,又将结对范围从龙泉扩展到松阳。

十三年来,从最初结对帮扶5名龙泉学子到年结对龙泉、松阳两地46名大学新生,嘉禾绿荫行动累计结对帮助丽水名优秀贫困大学生完成大学学业,资助学费超过万元。至今,丽水人仍津津乐道于范巴陵主任的倡议,马健、陈越强两任关工委主任的坚守,以及嘉兴市、丽水市关工委和嘉报集团十三年的坚持。

面对嘉兴绿荫使者的浓浓爱意,丽水学子也感恩在心,纷纷表示要以实际行动将爱心传递下去。

叶如梦:

在参加助学结对仪式之前,我从松阳县关工委那里了解了朱丽华阿姨的一些事迹,那时我就对朱阿姨有了深深的敬佩之情。经过今天的接触,我发现朱阿姨非常友好和善,历经那么多磨难还能如此善良、如此热爱生活,这也许就是她令人尊敬的原因吧!朱阿姨的光照亮了我的生活,希望未来我也可以用我微弱的光去照亮某个灰暗的角落。

陈志龙:

真正的贫穷不是没有金钱,而是舍弃了爱和自由,舍弃了那份面对艰难困苦的勇气与希望。虽然曾经的我面对前路迷茫不知所措,但是这次嘉禾绿荫行动为我点亮了前路。或许前路的夜空不会满天繁星,但只要有一颗耀眼的星星相伴,纵使前路漫漫,我也会砥砺前行,并将这份希望,传递给更多的人。

李伊卉:

贫穷伴随着我们长大,但我们并不怨它,反而感谢在贫穷中依然坚持的自己。更早地尝遍人间苦辣,知冷暖,晓严寒,这是我们一生的财富。不甘贫穷,脱颖而出,我们是自己的英雄!当我们为高昂的学杂费一筹莫展时,是两地关工委和《南湖晚报》的牵线,是爱心人士的帮助,让我们的逐梦之路不再那么坎坷。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们将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做爱心的传播者,接好爱心的接力棒,将爱心播撒到力所能及的地方。

陈楚:

今天我怀着紧张又激动的心情跟嘉兴福气多温控床有限公司的叔叔阿姨见了面,虽然时间不长,但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都是很善良很可爱的人,他们的亲切问候让我觉得自己很幸福。


  第一次见面,他们就毫不犹豫地把资助款给了我,那份信任和期许,让我更加坚定了努力读书、报效社会的信念。

审核丨鲍云华主编丨李康云文字、照片丨市关工办、嘉报集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要闻专递跨越千里唯爱永恒丨第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