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些地方,挤进了眼里,却走不进心里!却有一些地方,不常提起,却又沉浸在心底!
有人说,有故事的人,喜欢去古村古镇,他们有着念念不忘的古镇情怀。有故事的地方,不止丽江,中国还有许多媲美丽江的古村古镇,它们隠藏在某个角落,静静的等待我们去发现。
本人虽然既无故事,也无事故,却依然喜欢古镇古村,用现如今很时髦的一句话来形容,那便是“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这倒不是借口耍赖,而是真心挚爱!
在浙西南丽水市的松阳县,就隐藏着一百多座格局完整的原生态传统古村落。年,松阳被确定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示范县”,年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确定松阳为“拯救老屋行动”整县推进试点县。全县拥有中国传统村落70余个,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浙江之美,其中之一,就美在松阳的古村,她群山环抱,形如飞鸟;她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她稻菽泛浪,田舍掩映,已经惊艳了多年。松阳的古村落风格不同,有阶梯式、平谷式、傍水式、台地式以及客家传统村落,完整地保存着“山水—田园—村落”的格局。
千年前,大诗人王维隽永的山水诗篇中,一句“按节下松阳,清江响铙吹”,让人对它遐思无限;宋代状元沈晦更是发出了“惟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的赞叹;也是宋代,四大女词人之一的张玉娘尤甚,竟然“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
松阳田园景色古朴秀美,成为众多旅游爱好者踏足的游览胜景,也成了许多摄影爱好者向往的拍摄胜地。
有幸受“江南一宿”和“浙中旅游网”之邀,去松阳酉田村体验民宿“酉田花开”。此等美差,心中自然窃喜,于是携家人邀好友,趁休息时间驾车前往,从而开启了年行摄之旅。一天半的时间,跑了松阳八条摄影采风线路中的四条,即“四都云雾景”、“三都古村落”、“松古农耕园”、“石仓古民居群”,大有孟郊《登科后》那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如虹气势,然而实际情况却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浅尝则止,不过松阳之美,并不会因为行摄匆匆如过眼云烟、过耳秋风,而是印进脑海、刻入心田!
资深摄友说,最适合自驾去松阳的时间,应该选择在雨后。立在高山之上,看着小村安居黛山之中,云雾缭绕,云蒸霞蔚。而我们出发的当天正是细雨濛濛。
早上九点从金华市区出发,经武义,沿S省道,于中午11点多到了此行的第一站—平田古村落。四都乡平田村由于海拔高米,全年有多天“身处”云雾深处,故而又称“云上平田”。云上平田三面环山,整个村庄形似一个祥和的凤凰。是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她是云雾缭绕的世外桃源,也是古树参天的百年古村;云上平田,这个村子确有“景”如其名的美,本期望透过层层云海,看大山深处的那片错落有致的*墙黑瓦,可惜由于雾大,不适合拍摄,于是用过午餐,顺路去了位于四都乡庄河村寨头岭的寨头摄影休闲园。其顶部有一“天池”,池水清澈见底,翠绿的青山倒影其中。近年来,该基地举办了多届“摄影大赛”,吸引了众多来自国内外的摄影家及摄影爱好者前来参赛;也因此获得了“浙江省摄影创作基地”、“中国民俗摄影创作基地”等称号。就在停车场前的弯道旁,我们发现了翠竹青松上的雾淞这一难得一见的景观,于是驻车狂拍。进得石寨门,雾更大了,除了发现颇富创意、用四都萝卜作男女标志的侧所外,别的都是雾里看花,茫然不见,若有所失。本来,寨头的云雾堪称松阳一绝,每当雨后或者空气湿度较大之时,变化莫测、梦幻迷离的云海就会漫过山巅,萦绕山间,景象壮观,如置身仙境。寨头又是丽水观日出云海的六大绝美地之一,也是摄影师们心中所向往的拍摄胜地。在寨头,全年四分之三的时间都是云雾缭绕。站在山顶眺望,阳光透过云雾倾泻而下,*白相间的古屋隐没在这如诗如画的仙境里,不见人家,却闻鸡鸣。雾来时,极目远眺,苍苍茫茫,往来人烟成为朦胧的剪影。雾散时,阳光温柔地洒在山顶,把远处的山色都映照得分外清晰。所谓“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说的就是这样的景象吧。尤其是凌晨时分,爬上被誉为“天池”的最高拍摄点,拍日出、拍云雾、拍炊烟袅袅的村庄--镜头中的美景或古朴,或风情,或恬静,或动人,百拍不厌,流连忘返,不愧是丽水市十大摄影基地之一,吸引无数摄影爱好者前往创作。云上寨头,你若走进,清风自来,春风十里不如你!宋朝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意境可以在寨头细心品味。但今天,面对十米开外就看不见景物的大雾,怎能不失望?天不作美,凡人无奈!
于是沿山而下,想去享有“中国最优美的山村”,也是摄影师公认的中国最美乡村--西坑村碰碰运气。汽车沿着山间公路行驶,雾却越来越大,不仅开启了大灯,也用上了前后雾灯,急弯之处还得鸣喇叭以防对向有车驶来。真可谓山道弯弯白雾茫茫,万籁寂静,只有发动机工作的声音。正好印了柳宗元《江雪》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意境;一种美美的享受!
然而当我们到达西坑村指示牌前右望时,同样因为大雾而“山朦胧树朦胧”。西坑村就像一位美丽而害羞的少女,不肯揭开头上的面纱。这番景像,与年4月从丽水古堰画乡经过此地返回金华时截然相反--那一天一丝云雾都没有!
西坑村坐落在大众种山脚下,著名的松宣古驿道由此经过。20多座清代建筑,40多座民国民居,这些建筑与古木修竹融为一体,伏卧在大山之中,小村安居于层峦叠嶂之中,云蒸霞蔚,变化莫测,宛如仙境;古树、古道、古村、古宅,构成了一幅生动优美的画卷,成为山水诗画般云深不知处的云雾山村,深受摄影者的喜爱。西坑村有得天独厚的绝佳的地理位置,站在山路上放目远眺,可见远山上空有薄薄的雾气;走进村庄,又可以俯瞰山谷;到了晚上,灯光璀璨,远处灯火通明的地方便是松阳县城了。若你喜静,那一定爱这里缓慢流淌的时光和可掬的暖阳;若你好动,那一定不要错过那龙腾虎跃、蔚为壮观的山峦晨雾。然而今天却注定一无所获,“宝山空回”。一声叹息,带着失落继续往三都方向前行。所幸苍天不负有心人,快到山脚的时候,拍摄到了雾绕山间和柿挂枝头,差强人意,聊以自慰。
擦过松阳城边向浙江省三大古村落之一、也是浙江省最有代表性的古村落群--三都古村落进发。松阳县作为全国仅两例的传统村落示范县之一,近年来正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而且俞来俞红。三都古村落主题摄影线路同样是松阳八大主题线路之一,位于松阳县三都乡境内,距离县城约15公里,较为完整地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古村落原貌。在三都乡境内,*墙黑瓦马头墙的村落独具特色,而且文化底蕴深厚。主要村落有杨家堂村、酉田村、松庄村、呈回村等。
按照线路,我们先去了大名鼎鼎的山峦环抱中且有“江南金色布达拉宫”之美誉的古村落--杨家堂。她坐落在一座环形的山凹中,左右两翼山峦环抱村庄。20多幢土木架构的清代民居沿着山坡一级一级向上延伸,整个村庄上下屋高低落差约2至3米,伸展高层米,在视野中展现出一个巨大的建筑立面,是松阳县典型的阶梯式古村落。
其实,站在盘山公路的叉路口远看,杨家堂并不显山露水,一棵几百年树龄的大樟树的左右两边,隐隐约约的透出些许的*墙黑瓦,心中难免惆怅—-如此星星点点也敢号称“金色布达拉宫”?硬着头皮往村落前行。待到深入,方觉豁然开朗、别有洞天。
但见这里群山环抱,依山而建的泥土瓦房逐层排开,是典型的阶梯式建筑格局。慢行细拍,眼观心品。松阳从来就不乏古村古镇,这些古村大多严格遵循古代风水来布局,深受耕读传家思想的影响。杨家堂村就是这里特别有味道的一个。“金色布达拉宫”是这里的名片,但这里并不缺少文化底蕴,是国内著名的摄影、写生圣地。杨家堂是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后裔聚居地,耕读文化在村中古建筑上的印迹更是彰显得淋漓尽致。杨家堂村多年的古民居内没有浮华的牛腿雀替,鲜有雕梁画栋,颇为朴实无华。其独特之处是每幢老屋的院墙上端,一律用毛笔书写着《朱子治家格言》、《孝经》、《孝悌力耕》及《宋氏宗谱家训》里的文字,虽然不是什么大师名家的墨宝,却是质朴的杨家堂人所信奉的人生格言,体现着宋氏一族“勤于耕作笃于读”的传统思想;也从一个侧面真实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种生活信仰、艺术追求。
行摄当中,于一拐角之处,居然遇见了一位衣着光鲜,长发飘逸,气度不凡,面容娇好的女士。自然,对于好摄者,必定收入眼帘,框进镜头。本是偷拍,不想被她察觉,尴尬得像犯了错的小孩等着挨批。幸运的是她却莞尔一笑,大方地说“谢谢你”,悬着心终于放下。相遇是一种美丽的缘分,正如张爱玲所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是啊,原来你也在这里!交谈得知,该女士居然只身一人专程从上海赶到松阳的古村落探幽索胜!国内的古镇古村信手拈来,如数家珍。不但佩服她的勇气和胆量--一个人说走就走的旅行,更欣赏她的博识和三观--“我不想把所有的时间都浪费在挣钱上!”这一次,贫穷并没有限制了我的想象力,高晓松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贾平凹先生曾在其《静虚村》一文中这样写道:“如今,找热闹的地方容易,寻清静的地方难;找繁华的地方容易,寻拙朴的地方难,尤其在大城市的附近,就更其为难的了。”是啊,趁有时间有金钱有体力的时候多转转走走看看,或者自己独行、或者与爱人同行、或者陪父母远行,不要等没钱了痛苦等失去了遗憾等年老了后悔。因为一天很短,短得来不及拥抱清晨,就已经手握*昏!一年很短,短得来不及细品初春到殷红窦绿,就要打点素裹秋霜!一生很短,短的来不及享用美好年华,就已经身处迟暮!总是经过的太快,领悟的太晚,我们要学会珍惜。珍惜人生路上的亲情、友情、同事情、同学情、朋友情。一旦擦身而过,也许永不邂逅。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沙扬娜拉!”
之后,我们爬到村庄的高处,俯瞰杨家堂全村外貌;又跑到对面山坡蓄水池上眺望,眼前一片金*,似布达拉宫阶梯式的构筑和泛*的墙面所形成的美景正是“金色布达拉宫”得名的由来。对于向往者,西藏是最神秘的天堂;对于过往者,西藏是最永恒的记忆;对于寻梦者,西藏是最久远的梦境;对于朝圣者,西藏是最圣洁的净土;对于行走者,西藏是一个温暖而苍凉的手势。然而西藏太远,杨家堂很近。
此情此景,此时此刻,或许你才能体味仓央嘉措的心声--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布达拉宫,你在天边,世界是你;杨家堂,你在眼前,你是世界。
本文为网友游记三部曲未完待续详见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