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省少儿阅读基地现场交流会暨少儿报刊校园行活动在嵊州市举行,来自全省20个少儿阅读基地和六七家报刊单位60余人参加会议。与会人员就书香校园建设、开展全民阅读等话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交流。松阳县实验小学集团学校在会上做重点发言,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肯定,引起了全体与会者的强烈共鸣。
让我们一起来倾听实验小学集团学校叶建寿老师做的报告《温一壶阅读的酒与君共斟酌》!
交流发言稿如下(节选):
传承田园松阳千年耕读文化我来自同样美丽的丽水市松阳县,那是一个有“浙南桃花源”美誉的地方,宋代状元沈晦“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就是对松阳极高的赞誉。松阳始建于东汉建安四年(公元年),至今已有年的历史。当地崇尚耕读传家,历史文化气息浓郁。五朝天师叶法善,《兰雪集》作者、南宋四大女词人之一的张玉娘,《永乐大典》主纂王景等都是松阳人。
我们学校创办于年农历三月初三,至今已有年的历史,学校几易其名,于年成立集团学校,定名为“松阳县实验小学集团学校”。学校现有在编教师名,84个班级,在校学生名。学校下设两个校区,毓秀校区为一、二、三年级,城南校区为四、五、六年级。也就是说,每位学生在毓秀校区学习三年,再到城南校区学习三年,每个年级的14个班级都是平行班,没有择校,没有选班,更没有选教师,实现最大化的教育均衡。学校秉承“读书化人、文化育人”的办学理念,引导学生读有字之书,读社会之书,读世界之书。
我们学校有一个特色,就是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是班主任,所以,我们集团学校总校副校长、办公室主任、教务处主任、*教处主任、分校副校长,因为我们都教语文,所以我们都是班主任。众所周知,孩子们都比较听班主任的话,语文老师当班主任,每天晚上要求学生有半小时以上阅读时间,一般的学生都不会打折,在指导学生阅读、写作方面自然到位得多了,成效更为显著。
营造百年名校书香读书环境走进我们的校园,学生就沉浸于浓郁的书香气息。为让学生拥有更好的阅读环境,学校布置了大型文化墙,上有朱熹、鲁迅等名人画像及名言;在学校各楼层门厅、走廊上设置开放式书架,将大量的图书资料向学生开放,学生随时、随处可见经典书籍;各中队开设“图书角”,每位学生捐献一本书,开展“漂书”活动,也就是学生相互推荐好书,并进行阅读心得交流。最有意思的是,每天放学后,学校每一层开放书架旁的长凳子上,都坐着前来接孩子的家长。他们在等孩子的间隙,少了喧哗,少了手机刷屏,而更多的是手捧书本阅读的身影,这成了学校一道独特的风景。
如果你来到我们的学校,一定会带你走进“问松馆”。为何取名“问松馆”?这可含着四层意思,一是源自贾岛诗句“松下问童子”,二是在松阳求学问道,三是做学问要多问为什么,四是在问松馆旁边,有十三棵保留了63年的松树。问松馆建于年5月,投资万元,内有传统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和国学馆,为师生提供多种媒体形式的知识类型,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馆内设计古色古香,古典与现代相融,内部采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集中展示国学文化精粹,提供国学文化体验,传承博大精深的国学文化。步入其内,顿觉古韵缭绕。孩子身着汉服,正襟危坐于蒲团之上诵读国学经典,体味儒家思想之精髓道义,韵味悠远。
问松馆自然成了师生们最喜欢去的地方。每天午间休息,放学后,孩子们总喜欢到问松馆坐坐,安安静静地看看书。学校因势利导,每天中午、放学各安排两个班级学生在馆内阅读,其他班级则将书本借阅到班级阅读。“腹有诗书气自华”,师生们徜徉在书籍的海洋里,了解中华文化,感受文化魅力,修身养性,知礼明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
问松馆建成以后,接待了许多领导专家,得到了他们高度的评价。同时,学校先后承办各级各类活动。年5月,举办松阳县“与经典为友,与圣贤相伴”国学经典宣讲活动;年9月,承办丽水市第十八届推普周启动仪式;年5月,承办丽水市未成年人道德文化节启动仪式;年6月,承办“汉字*﹒松阳情﹒中国梦”浙江省语言文字规范化专场汇报演出。在此基础上,学校组织开发、编写校本课程《国学经典诵读》《美文欣赏》《故事大王》等。学校每周三开设选修课,选用自编的教材开展各种阅读欣赏活动。
享受百花齐放快乐阅读体验
1.开展“中华诗词遍校园”诵读活动。
中华诗词辉煌千年,正是因为有了古诗词,我们的生活才会诗意盎然,它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文化自信源源不绝的动力。因此,我们学校把《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纳入了学生必读的书目,将75首古诗分年级进行熟背,并在每学期的期末进行考查。每天下午放学后,校园红领巾广播台播出的也是经典诗词,让学生耳熟能详,多方面接受古典诗词的熏陶。每年11月,学校举行四年级古诗词知识竞赛活动,人人参与,以赛促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拓宽好书推荐渠道。
在学校《雏鹰报》开设“好书推荐栏目”,每期推荐适合各年级阅读的优秀书目,为学生指明阅读的方向。每个学期期末,各年级都会向学生推荐一些必看书目和选看书目,以便学生在家里阅读。学期中间,各班级会结合本班情况及单元学习主题,向学生推荐部分主题书本。如前段时间,四年级学习了第四单元“战争”主题,我们就到图书馆借阅了30多种描写革命英雄的红色书籍,班级内进行传看。在家委会的组织下,部分班级前往革命老区——安岱后村,走红*路,过红*桥,吃红*饭,听村里老人讲红*故事,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
3.邀请作家进校园活动。
“年12月18日,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辫子姐姐”郁雨君到校给孩子们讲座、签名售书。她以“爱上阅读、爱上写作”为主题,与师生们分享自己的创作心路。她以小时候被人取绰号“慕尼黑”的苦恼,创作出《响当当的李爱球》;又从梦见外婆的故事,创作出《每个人都要说再见》。郁雨君老师亲切随和的话语,丰富的创作故事,加上时不时的现场互动,赢得了孩子们的共鸣,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欲望。讲座结束,郁雨君老师为所有的小读者签名售书,并激励他们在阅读写作的路上越走越宽广。
”4.读写结合,圆“作家梦”。
在经历了广泛的阅读之后,我们学校也鼓励孩子参加一些作文赛事。比如《处州晚报》丽水市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至今已举办6届,我们学校每一届的参赛人数都在一千人左右,无论是获奖人数还是获奖等级,在全市都名列前茅,李嘉哲、宋晓雯等同学都曾摘得现场作文大赛“状元”的桂冠。还有,全国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我们也参加了三届,成绩非常好。年,班许之耕同学在浙江赛区评选时,以《“嘿!老杨”》一文获得所有专家评委的青睐,获得特等奖的第一名,担任评委之一的王瑾老师特意来到我校,采访许之耕的老师、同学及本人,并在《小学生优秀作文》专版刊登其创作经验。目前,已有80多位学生入选《码字训练营》《留在心底的风景》等小作家丛书。
收获全民阅读书香满园硕果1.经典诵读。
作家王蒙说:“我喜欢读经典,因为经典百读不厌,时有新发现。我喜欢读杂志,因为我的知识面太窄了,需要扩充。”在书香活动中,经典诵读是永恒的主题,可以让孩子们更快乐地踏入文化的殿堂,追随着阅读的脚步不断成长,身心不断得到美的熏陶。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体验阅读的快乐,感受学习的成功,我们给老师和孩子们搭建了更多展示的舞台。如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课外知识赛、辩论赛、编手抄报等等。每年的艺术节文艺汇演,我们都有课本剧、经典诵读等语言类节目,集中展示学生的阅读效果。如年,《四季诗韵》获得松阳县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第一名,并多次受邀参加市县大型活动演出。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受学生的喜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使他们耳濡目染了一种良好的文化精神。
2.教师阅读蔚然成风。
我们学校有一个教师读书会,成立于年5月,至今已坚持两年晨读经典与晨跑健身活动。读书会成员坚持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的生活方式,每天清晨朗读国学经典著作,然后慢跑健身。现在核心成员基本都已读完《论语》《孟子》及集注各30轮左右,部分成员开始读《尚书》。每读完一轮,必交一份读后感。行有余力的,每天按开出的书单读十页书,主要有曾国藩、梁漱溟的经典著作。
在读书会成员的带动下,学校有很多老师开始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阅读和健身活动。例如,雷细连、杨夏瑛、杨琴燕等老师坚持每天参加县礼仪与口才协会组织的晨读活动,并且开设了亲子读经班,每周末在三桥公园进行集中朗读展示,分享读书心得,至今已经坚持了期。
今年4月26日,在松阳县教育系统“十九大报告原文诵读”决赛中,我们两个支部的诵读节目在45个节目中脱颖而出,均获一等奖(第二、第三名),充分展示了我校师生诵读的实力。
3.亲子阅读不遗余力。
在我们学校,有个美丽的“秋子夜歌读书吧”。“秋子叶歌读书吧”是毓秀校区的一个朗读社团,发起人是叶秋景老师。成立于年5月,至今已经有一年时间。“秋子叶歌读书吧”每周五定期开设师生共读,周六周末,对相关内容进行较为严格的语音过关,周一到周五自由选择喜欢的文章朗读,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