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在浙江省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中,有一群人涉及经济林、竹产业、林下经济、花卉苗木和林业机械等领域,他们在生产实践和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中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为当地林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作出了突出贡献,人们亲切地称他们为“林业乡土专家”。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位浙江省林业乡土专家,他就是吴养根。
专家名片
吴养根
年被聘为浙江省林业乡土专家
改革开放初期,吴养根就南下广州,独自创业,在广东省惠州市水口镇承包了鱼塘20亩,饲养蛋鸭余只,艰苦奋斗了8年,掌握了一定的养殖技术。
年的他回到家乡,一边在温州打工,一边报考了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土木建筑工程专业,充实自己的文化知识。年,他被评为工程师,报考温州建校,成功获得监理员资格,同时又在温州市浙南监理有限公司兼职。
早在年,吴养根就开始从事香菇营销,销往上海、杭州、嘉兴等地,后来转为长三角地区,内销连续10年,总销售量达吨,销售额达余万元,带动村民民工余人,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也充分发挥了香菇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年,吴养根从村里农民手里承包了亩土地;年,在松阳县*府和林业部门的*策引导下,香榧南扩在松阳县落户。年冬,吴养根在这片寸草不生的土地上种植了亩的香榧。当时有很多村民表示不理解,连林业部门相关技术人员也不看好这片土地,原因有三,一是该地平均海拔米,二是由于该地是山地开发项目,土质不好、肥力全无,三是不能保证有种植结果。
虽然种种问题摆在吴养根的面前,但他还是力排众议,投入上百万资金,不顾家里人的极力反对,继续种植香榧。香榧的生长期慢,投产期要长。前3年,每年人工和肥料投入要40多万。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工、肥料,但是地里还是一片死沉沉,香榧一点都没有长大。但吴养根不放弃,他到处咨询专家,参加林业局的多次培训学习,邀请专业专家实地查找原因。在松阳县*府和林业部门支持下,在领导们的鼓励下,吴养根逐步在种植技术上掌握方法,荒地的土壤也开始有了变化。到了第4年,榧树根系已经恢复正常,长势良好。
年开始,吴养根对野生*精产生了兴趣。他请教了县里的林技员,在土壤气候适应度、病虫害等方面都得到了适宜种植的肯定答复后,又请教了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刘跃均教授,并多次邀请他们来基地实地考察分析认证。通过大量市场调查,网上查阅咨询后吴养根最终选择了种植中药材*精,他跑了多家省内外的中药材市场了解行情,*精近10年的价格增长幅度更让他坚定了信心。于是,年冬天,他投资50万元采购*精原种开始大规模种植,且成活率超过了90%。
之后又在基地的香榧林下套种种植了亩*精,长势良好,市场行情一路飙升,同时带动了松阳县及龙游县等地基地,为几十户农户提供了种植技术和引种,吸引了省内好几个县市的领导及种植大户来基地参观学习,同时吴养根还到基地及丽水市学院为学生授课。基地每年安排农民工余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些年来,吴养根获奖无数。年被丽水市聘任为农民讲师,担任松阳县香榧产业协会副会长、丽水市中药材产业协会副会长、松阳县香榧联合会理事、丽水市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团队专家、松阳县乡贤专家、丽水市中级农三师等……
他还先后完成了多项示范性项目,农场注册了“君可轩”“君若可”两个专用商标,成功申办了香榧、*精两个产品有机认证,加入了丽水山耕知名品牌,年获得山耕“品”字牌地方商标,中国寿乡名优产品,同时也多次得到了省、市、县的荣誉和奖励。
(本文相关资料由浙江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提供)
编辑
马云华
责任编辑
申屠暄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