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岁首。回望,漫漫时光中,六合大家庭一如既往地在团结、热情、扎实、勤奋的氛围中前进。让我们在满怀感激、珍惜彼此中慢慢回顾,迎接……
六合建筑工作室全体师生经过团结互助,努力拼搏,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了丰硕成果。11个基金项目持续进行,12个基金项目新获批准,科技支撑计划的课题顺利通过验收;有16项专利获批;发表了21篇期刊论文及14篇会议论文;参与国内会议16次、国际会议6次,学术访问与交流4次;14名教师及研究生赴国外访学;14项设计竞赛获奖。出版书籍4部,其中《中国长城志》第4卷《边镇·堡寨·关隘》历时十年编纂终于出版,另有9本在编撰或校对中。
年6月,六合建筑工作室被评为天津大学
“金牌活力实验室”。
基金项目(-)
六合建筑工作室成员主持基金项目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主持人
时间(年)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明长城整体性研究与保护规划示范——以京津冀地区为例(BAK09B02)
张玉坤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河流域传统堡寨聚落群系整体性研究()立项
王绚
-
城市既有住区绿色生产性更新策略与方法研究()
郑婕
-
明代海防与长城防御体系及*事聚落比较研究()
谭立峰
-
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合作性城市农业社区研究()
张睿
-
明长城*事防御体系整体性保护策略研究()
张玉坤
-
建筑遗产低空勘察与监测综合研究()
李哲
-
结合重要性-绩效分析法的居住环境入住后评价研究——以天津市城市边缘住区可持续性评价为例()
孙璐
-
多层建筑的选择性拆解技术策略及生态效益研究()
贡小雷
-
中国古代建筑的天文学特征研究()
陈春红
-
群系视野下的传统堡寨聚落空间信息图谱研究——以*河中游地区为例()
王绚
-
国家留学基金委回国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清代皇家陵寝工程建筑设计程序与设计方法研究
汪江华
-
文化部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
明长城防御体系空间关系的复原与信息化展示
张玉坤
-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
明长城防御体系空间分布研究
李严
-
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启动基金
基于入住后评价的城市边缘住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孙璐
-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村镇司
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
李哲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
村落空-地拍摄、指导及源文件制作
李哲
-
《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礼乐、园林方面
苑思楠
-
农业部华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
城市既有住区农业生产潜力分析与设计策略研究
郑婕
-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
清代皇家陵寝工程建筑设计方法研究
汪江华
-
天津大学自主创新基金
明长城*事聚落与防御体系地理信息系统与空间分析
李严
-
生产性城市——中国当代城市与建筑转型策略研究
张玉坤
-
具有生产适应性的弹性基础设施研究
贡小雷
-
学术著作
(1)年5月31日,《中国长城志》新书发布会暨赠书仪式在书博会江苏展厅举行。该书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全志分10卷12册,其中第4卷《边镇堡寨关隘》由张玉坤主编,李严、谭立峰、王绚、汪江华为副主编。
(2)王绚参与了《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三版)第八分册:地域建筑》的编写,该书于年8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3)陈春红参加《建筑设计资料集:第4分册》宗教建筑部分的编写工作。
(4)贡小雷主编的《设计从空间开始——建筑设计基础作业集》于年11月由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5)《长城系列丛书——明长城防御体系整体性研究》的七本书稿已完成了三次校对;《六合文集》正在整理,将于明年出版。
(6)张玉坤、苑思楠负责住建部村镇司《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丛书第二批福建、天津卷及第三批河北卷编写组织工作。
(7)李贺楠为主编撰写了课程教材《参数化建模教程》,该教材主要以参数化设计理论及数字模拟技术在建筑设计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为主。现书籍撰写工作已经完成,预计于明年出版。
学术期刊及会议论文
1.期刊论文
(1)张玉坤.中国古代地域建筑营建的人文与技术研究[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32(05):4.
(2)陈嘉璇,张玉坤,张文,张睿.高速公路光伏收费站设计——以山西省太原地区高速公路收费站为例[J].建筑节能,,45(09):19-24+32.
(3)张玉坤,李严,李哲,郭晓辉,倪晶,苗苗.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庄园街道古镇都村沿街12栋民居改造[J].小城镇建设,(10):56-57.
(4)宫盛男,张玉坤,张睿,韩丹.城市道路光伏发电的声环境影响研究[J].建筑节能,,45(11):88-94.
(5)张楠,田晓佩,谭立峰.土地、户籍与赋税制度影响下的传统乡村聚落形态变迁[J].新建筑,(05):-.
(6)张睿,吕衍航,赵曼,张舒然."给养城市"——生产性理念下的可持续社区设计策略探析[J].建筑与文化,(08):-.
(7)郑婕,吴坡,张玉坤,张睿.大巴黎规划国际咨询中“都市农业”设计思想探析[J].建筑节能,,45(07):52-55.
(8)刘芳,张玉坤.浅析自然光在建筑中角色的嬗变[J].建筑与文化,(03):-.
(9)宫盛男,张玉坤,韩丹,于娟,张睿.道路光伏发电对道路光环境的影响研究[J].建筑节能,,45(06):83-89.
(10)谭立峰,曹迎春,于君涵.复杂地形环境下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划定方法初探——以长城保护范围划定为例[J].河北地质大学学报,,40(03):-.
(11)任洁,李严,张玉坤.阴山-河套平原地区西汉长城防御体系分布结构研究[J].中国文化遗产,(03):-.
(12)曹迎春,张玉坤,李严.明长城*事防御聚落体系大同镇烽传系统空间布局研究[J].新建筑,(02):-.
(13)穆大伟,孙莉,江雪飞,王蕾,艾腾腾,王兰英.南海诸岛利用淡化海砂作为无土栽培基质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19(04):-.
(14)穆大伟,张睿,李长伟,李艳荣,田立波,王兰英.城市雨水对生菜产量品质与重金属含量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33(S1):-.
(15)宫盛男,张睿,孙莉.紧凑型城市:香港的经验及其对我国内地城镇化的启示[J].建筑与文化,(07):83-84.
(16)张文,张玉坤,张睿,陈嘉璇,郑峥,霍玉佼.城市片区停车系统光伏潜力测评方法[J].建筑节能,,45(08):77-83.
(17)韩丹,张玉坤,张睿,杨元传,吴浩然,贡小雷.公路服务区的太阳能整体化开发潜力分析——以太原高速公路太原服务区为例[J].建筑节能,,45(08):34-40.
(18)李哲,李严,孙华,陈筱,方俊永,郭韬.低空遥感考古实务[J].中国文化遗产,(02):70-75.
(19)李哲,周成传奇,柴亚隆,祝正午.“空—地协同”的村落调查与记录方法框架[J].中国建筑教育,(03):69-77.
(20)WenZhang,YukunZhang,ZheLi,ZhengZheng,RuiZhang,JiaxuanChen.Arapidevaluationmethodofexistingbuildingappliedphotovoltaic(BAPV)potential[J].EnergyBuildings,,.
(21)JieZheng,YukunZhang.TheProductiveInfrastructures[J].GSTFJournalofEngineeringTechnology(JET),,4(3).92-95.
2.会议论文
(1)苑思楠.基于VR技术闽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认知特征研究[A].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筑数字技术教学工作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数字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数字·文化——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暨DADA数字建筑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6.
(2)张睿,吕衍航,张舒然,赵曼.给养城市——基于生产性理念的可持续社区设计策略与教学实践[A].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城市生态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城市生态修复论文集[C],.
(3)李严,李哲.瑞士民居演化的启示[A].视野与方法——第21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暨民居建筑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1).
(4)汪江华.机器美学的核心价值标准[C].年第七届世界建筑史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5)JianghuaWang.TheTopographicSurveyCourseandMethodintheProjectofHuiTombQingDynasty[C].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astAsianArchitecturalCulture(EAAC).Tianjin:TianjinUniversity,.
(6)韩丹.城市交通空间的生产性改造分析[A].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海南省规划委员会、海口市人民*府.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C].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海南省规划委员会、海口市人民*府,:7.
(7)吴浩然,张玉坤,贡小雷,郑婕.生产性适老社区的设计概念初探[C].第十二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7)
(8)ZhangWen,ZhangRui,ChenJiaxuan,ZhengZheng.ResearchontheSolarTechnologyApplicationinResidentialBuildingsinTianjin[C].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rchitectureandCivilEngineering,.
(9)ChenJiaxuan,WangXiaoan,ZhangYukun,ZhangWen,ZhangRui.Researchontheenvironmental-friendlylifestyleinChineseeco-cities:ThecasestudyofSino-SingaporeTianjinEco-City(SSTEC)[C].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rchitectureandCivilEngineering,.
(10)YukunZhang,XiaoyingDing.ResearchontheStrategiesandMethodsinProductiveGreenRenovationofExistingUrbanCommunities[C].WorldSustainableBuiltEnvironmentConference,.
(11)XiaoyingDing,YukunZhang,WenZhang,RuiZhang.Researchonthephotovoltaicpotentialofurbanbusstation[C].The4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S.ARCH,
(12)DanH,Yukun,Z,RuiZ,.AnalysisontheProductiveEnhancementofUrbanTrafficEnvironment[A],Proceedingofthe5thAnnual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rchitectureandCivilEngineering(ACE[C],Singapore:GlobalScienceTechnologyForum(GSTY),:~.
(13)ZHANGYukun,HANDan,ZHANGRui.ProductiveTransformingoftheUrbanTrafficSpace[A],WorldsustainablebuiltenvironmentconferenceHongKong[C],HongKong:ConstructionIndustryCuoncil,:~.
(14)HANDan,ZHANGYukun,ZHANGRui.ProductiveTransformingoftheUrbanTrafficSpace[A],ConferenceProceedingofThe4thInternationalConferencS.ARCH[C],TheUniversityofHongKong,:.1.
学术交流、培训与会议报告
1.学术交流
(1).2.22-24张玉坤受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邀请,赴该所进行学术访问,并做了中国长城研究学术报告《China’sGreatWall,aGreatSystem》,受到中外学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