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革命路/提振教育情
12月13—14日,松阳县知联会教育分会50多位理事,利用周末时间,赴云和小顺、龙泉住溪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重走革命路,提振教育情”—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县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蓝建平和县教育局曾建光副局长参加了这次活动,并全程作了指导。
丽水市一度曾是抗战时期浙江的大后方,云和小顺的“小顺浙铁总厂”制造的武器源源不断地送到前方。一进“小顺浙铁总厂”遗址,熟悉而又亲切的周恩来塑像矗立在醒目处,当年,敬爱的周总理曾经到这里视察,看望和勉励为抗战作贡献的工人们,他说,工人们虽然不是在抗战第一线,但是,也是英雄,是顶天立地的英雄。这里也是统战工作的典范,周总理与国民*省主席的抗战情谊,为今后的同心圆画下了痕迹。这里还是冯雪峰创作之地,他曾在这里创作了《乡风与市风》等文章,鼓励了许许多多的青年投入抗战。陈嘉庚、潘天寿也曾在这个当时的革命根据地留下足迹。理事们瞻仰总理塑像,参观纪念馆,阅读各种历史资料,感受抗战文化中统一战线澎湃的民族情。
住溪是全市重点革命老区,这里的红色基因更强,年,粟裕、刘英率领的中国工农红*挺进浙西南时,根扎于此,开展影响深远的革命斗争,并建立了浙西南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权,革命的火种就在这里点燃、燎原。理事们在这里倾听革命传统讲座,参观粟裕办公场所,哼唱革命歌曲,感受烽火岁月的激情,激发投身松阳教育,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热情。看着干净整洁、一路鲜花的住溪村落,理事朱伟君说,今天的幸福日子,是无数先烈奋斗而来的,今后的民族幸福,也要靠我们一代代人不断地奋斗,作为教育人,我们要牢记使命,造福后代。
理事们还参观了龙泉青瓷博物馆,青瓷的英文名称就是“中国”,这个青色精灵,漂洋过海,曾经是欧洲贵族的标配。展馆里,琳琅满目的青瓷作品,深深地吸引着理事们,他们在感受着艺术珍品同时,也感受到了大国工匠精益求精的内涵,纷纷把它与工作中的敬业联系在一起讨论。
重走革命路/提振教育情
我们是同心圆的一个圈,知联会紧密团结在共产*的周围,走在新时代的大路上,走在提振松阳教育的大路上,走在一个肩负使命,创造历史的大路上,育人是我们的本色,奋斗是我们底色。
来源:松阳统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