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九派新闻」
松阳——余姚
“山海协作”工程的实施
为松阳赤寿乡带来了哪些改变?
一起看看这里发生的“共富裕”
自全面实施“山海协作”工程以来,松阳县与余姚交流频繁,合作密切。其中,赤寿乡依托资源优势,通过项目共建共享,持续拓展山海协作领域,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从小村到大企
在赤寿乡半古月村,原本凹凸不平、杂草丛生的乡间土路,经过四个月的紧张作业,已摇身变为焕然一新的水泥道路。据了解,今年4月,村庄和余姚市泗门镇谢家路村顺利结对,成为县里开展“党建+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的试点,共收到结对帮扶资金40余万用于发展建设,于是村民们盼望已久的修路被提上了日程。
新修的道路不仅加强了半古月村与墙里自然村的联系,也为村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
村民刘水火
现在这条路造好了,两个村之间村民的出行都方便了许多,尤其还帮助了大家的茶叶运输。
从乡间到车间
在赤寿乡,作为松阳、余姚两地交流发展优质平台的山海协作产业园,也成为了我县生态产业集聚、建设智能制造新城的“主战场”。
近几年,两地不断拓展产业合作领域,加快推动“产业飞地”“科创飞地”“消薄飞地”建设,努力实现更大范围内的优势互补、共赢发展。年10月引进我县的浙江香巴佬食品有限公司,便是助力两地协作交流的众多优质企业之一。该企业入驻后,在附近村庄招聘了近百名工人,促进了当地村民就业增收。
浙江香巴佬食品有限公司工程部负责人林纪福
我是楼塘村的村民,自从乡里入驻了企业,我再家门口就能工作了,已经一年多时间了。
该公司行政部负责人纪占军介绍,目前企业内的有近一百余人是附近的村民,占所有用工的90%以上。“接下去,企业还会积极招募本地员工,带领他们共同致富。”
从小村到大企,从乡间到车间,山海协作的结对精神感染着每一位村民。接下去,赤寿乡将继续保持发展定力,助力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为我县争当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建设山区共同富裕美好社会模范生赋能添力。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