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黔西南日报中国黔西南
年12月23日,普安县茶源街道茶场社区,由贵州省商务厅批准挂牌的“黔西南州茶叶交易市场”,中鼎置业有限公司投资1.6亿元开发建设的占地36.8亩、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可入驻户商家的“天下普安古茶城”一期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正式交付业主使用,部分入驻商户,同日举行了隆重的开业仪式。
黔西南的茶人们,万万没有想到,建设这个交易平台的企业团队之前竟然与茶一点都不沾边;而来自湖南的肖勤俭、来自浙江的李夫明和卢国斌,此前也没有想到,他们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启动并快速建成这个项目。
01
黔西南的茶叶产业,成长到今天的规模和体量,早就应该有一个统一、规范、高端,依托当地资源、面向全国的交易平台了。
这是政府和有关部门、茶界有识之士的普遍共识!
岂不说茶园面积,截至年底已经超过50万亩,产能超过1.8万吨,以“普安红”品牌为代表的茶叶产品,已经走向全国,问鼎国际市场;更重要的是,数量庞大的千年古茶树群落和世界唯一茶籽化石的出土,支撑起来的世界茶源地地位,所积淀的厚重文化底蕴,使得这一配套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显得刻不容缓、时不我待、势在必行。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展示和彰显世界茶源地中心和古茶树之乡的风采和形象。
纵观全国,几乎所有的茶叶主产区,都在政府主导下,采取市场运作的方式,打造了依托当地资源、面向全国甚至世界的茶叶产品交易集散中心,从而为当地茶叶产品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比如云南的普洱和勐海、福建的武夷山和安溪、浙江的松阳和安吉、安徽的黄山和峨桥,省内的湄潭和都匀,都是如此。
就拿拥有茶园12万亩的松阳来说,据资料介绍,全县40%人口从事茶叶产业,50%农民收入来自茶叶产业,60%农业产值源于茶叶产业。始建于年、占地5万余平方米的茶叶交易市场,旺季日均客流量达到上万人次,高峰时期日均交易额超过亿元,当地及周边县市的茶叶产品,源源不断地通过这个平台,销往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取得了“中国绿茶第一市”的桂冠。
又如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峨桥镇的峨桥茶叶批发市场,自年建成投用以来,先后完成三期工程建设,经营面积13.5万平方米,经营品种达多种,日均客流量上万人次,当地及周边直接参与茶叶经营的人数达3万多人,年交易量达万公斤,交易额逾14亿元。峨桥镇农民收入的70%,直接或间接来源于茶叶产业。
黔西南的茶园面积相当可观、茶叶质量也非常优秀,全州的茶叶产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缺乏市场主导,未能形成合力,销售端口不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黔西南茶叶品牌形象的树立。
因此,打造一个将茶叶品牌整合、形象展示、产品交易、包装存储、检验检测、茶事体验、信息共享、物流配套、金融服务、旅游观光、餐饮住宿、茶文化传播等功能为一体的茶叶交易市场,已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许多事情,需要机缘巧合。
正在黔西南茶界人士期盼的当口,三位投资商也在寻找投资机会。
黔西南州茶叶交易市场全貌
02
年4月,合伙在昆明经商多年,拥有5个超市、7家酒店的肖勤俭、李夫明和卢国斌,决意将他们的商业触角伸向黔西南。
这天,他们来到普安,找到招商局,表明想到普安投资超市和酒店的意向。时任普安县招商局局长陈良雄,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将他们带到东城区的茶源街道实地考察。
位于沪昆高速和纳(雍)兴(义)高速交汇处的茶源街道,是普安县脱贫攻坚和易地扶贫搬迁重点居住区之一,同时又是黔西南州重点开发的晴普拓展区核心位置和小城镇建设重点单位。交通便利、区位良好、人口密集,尤其是包括茶源街道在内,周边的江西坡、高棉、地瓜和晴隆的沙子、碧痕等乡镇,富积着超过20万亩以上的优质茶园,每年都有超过万吨的干茶产品,从这里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
当时,易地扶贫搬迁居住区房屋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正在大兴土木,紧罗密鼓地推进,现场一片欣欣向荣、热火朝天的景象。连接普安县城的快速通道,也在加紧进度施工,连接晴隆沙子的快速通道,也纳入了整体建设规划。一个新兴城镇的轮廓,已经初现端倪。
在实地查看了现场情况后,陈良雄还带着肖勤俭等三位客人,到联盟、细寨、东南等周边村寨的茶山上,观赏茶园风光,体验采茶乐趣,感受自然的美好。同时,还就近考察了多家茶叶加工厂,了解茶叶的生产销售情况,品尝刚刚出锅的新茶。
在此过程中,陈良雄询问肖勤俭等人,在超市和酒店之外,可否考虑投资其他项目?肖勤俭说:“当然可以,但不知有什么更好的项目可以入手?”陈良雄说:“你们刚才也看到了,这个片区如此丰富的茶叶资源,急需一个面向全国的交易市场,如果你们有兴趣,我可以带你们去找分管领导商量。”
第二天,在陈良雄的陪同下,肖勤俭等人来到分管副县长的办公室。双方进行了友好沟通,分管副县长详细介绍了全县的茶叶产业情况,然后说:“茶叶交易平台的搭建,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少投资商在酝酿,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在思考,茶界有识之士也在谋划。这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项目,也一定是一个回报可观的好项目。如果你们愿意投资,根据县里招商引资的相关优惠政策规定,土地可以按照征用价格,给予优惠。”
离开普安后,肖勤俭等三位合伙人,除了在昆明的金石、康乐、西苑等茶城走访,还先后到南宁、湄潭等地的茶叶市场进行考察。然后很快作出决定:在茶源街道,投资建设黔西南州茶叶交易市场。
黔西南州茶叶交易市场一角
03
两个月后的年6月的一天,肖勤俭等三位客商,与普安县招商局,签订了《意向性投资协议》。紧接着,他们便着手选择位置、成立公司、筹备资金、参加土地竞标等。年3月18日,名为“天下普安古茶城”的黔西南州茶叶交易市场一期工程,终于破土动工。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建设,到了年6月,主体工程全部完工,招商销售工作全面展开。速度之快、效率之高,足见投资商用心之诚、用劲之足。
《黔西南州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写道:“抓交易市场建设。支持普安县在江西坡茶区,新建茶叶交易市场,力争在年建成使用。交易市场要围绕晴普拓展区总体规划,建成集交易、观光、体验、餐饮、物流为一体的黔西南最大的茶叶市场,提升我州茶叶的知名度。”
这个目标,如期实现。
进行茶叶交易
据股东李夫明介绍,交易市场商铺的招商及销售非常顺利,开盘不久,即售出五成以上。商家除了本地茶企和茶叶经销商,更多是来自云南、湖南、浙江等地的商人。一位在市场里购买了商住综合楼的茶企老板告诉记者,从其他地方的经验来看,如果要将企业长久地做下去,做大做强,必须要在茶叶交易市场里,有一个固定的销售场地。否则,若干年后,再反过来向别人租用门面,那成本就太大了,也不利于自己的品牌形象打造。
目前,进驻交易市场的客户,除了当地部分茶企,还包括百惠商贸公司、浙茶集团、普安红集团、工商银行、农商银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邮政快递、百世快递等配套和服务行业。
04
“天下普安古茶城”项目规划总占地约多亩,共分三期开发,一期二期占地59亩,总建筑面积约平方米,三期总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规划由一站式交易中心、综合市场、山体公园、民族风情特色商业街、电影院、住宅等多种业态组成。集旅游、客栈、康养、餐饮、购物、文化、休闲、娱乐、电子商务中心、信息中心、仓储物流、金融、行政管理和居住等众多功能于一体,打造成黔西南州最大的茶叶集散交易中心,并力争将其建设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知名的古茶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更好地推动普安“一县一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助推“普安红”品牌成长及黔西南州茶叶产业发展。最终发展成为立足普安、辐射西南、面向全国的专业化、信息化、现代化大型专业茶叶交易中心、茶文化传播交流平台。
与此同时,为了完善城市配套、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普安县中鼎置业公司,还建成了东城区加油站、普安古茶苑客栈、电商中心平台等实体企业。肖勤俭、李夫明、卢国斌三位投资人,坚持驻守项目现场,组建专业管理运营团队,强化决策、管理和执行,及时办理和处置建设过程中的各种事务。他们已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