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菏花旁,幢幢白墙黑瓦的小楼错落有致,绵绵细雨中,远山如黛,青葱满目,清新雅致的别样风情令人心旷神怡。这是日前《金融时报》记者在丽水莲都区利山村看到的景象。这个大山里的畲族村落几年前还是一个房屋破旧、人均年收入仅有元的贫困村,从年开始,受益于莲都农商银行的“美好家园”危旧房改造信用贷款,顺利完成了全村的危旧房改造。随后,人民银行丽水市中心支行指导银行机构在利山村推广“民宿贷”,向30户农户授信万元,扶持建成民宿31家,共有张床位,利山村由此成为莲都区第一个成规模、专业化的民宿特色村。一系列改造工程和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使村庄面貌和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利山村不仅成为莲都区旧房改造的示范点、丽水市十大“美丽乡村”,还被评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旅游旺季,这里一房难求,人均年收入已达2.5万元。利山村的巨变是丽水农村金融改革助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始于年的丽水农村金融改革已使这片“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区发生蝶变:农业变强、农村更美、农民逐渐致富,正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迈进。截至年末,丽水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年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元,增加到年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元,增速连续9年排名浙江省首位。诚如人民银行丽水市中心支行行长孔祖根所说,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钱包鼓了,乡村漂亮了,村风文明了,这就是农村金融改革的最终目标。
使农业变强
乡村振兴的前提是产业兴。产业兴就需要金融业不断加大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度,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乡村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跨越发展。在此,经过金改的丽水金融业,其较高的农村金融供给配置效率和服务水平就显示出来。
听说记者在龙泉采访,芳野食品公司经理翁家宝从几十公里外赶了过来,向记者讲述人民银行如何帮助公司实现质的飞跃:芳野食品公司是龙泉市一家主要从事香菇等食用菌生产、加工及销售的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近年来,黑木耳的市场销售、价格等行情都比较稳定,他一直计划着建立一个标准化的生产基地,依靠生产基地带动附近农户增收致富,但苦于资金不足只好作罢。年底,龙泉市获批成为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经人行龙泉市支行积极协调,年11月,芳野食品公司从农民处承包流转了多亩农地,并以此为抵押向稠州银行龙泉支行顺利贷款万元,解决了公司的融资难题。之后公司启动了标准化黑木耳种植基地建设,年基地内黑木耳种植菌棒达50余万袋,当年产值达余万元。同时,直接带动基地周边余户农民种植黑木耳多万袋,产值多万元,公司还吸收了当地50多位村民到基地工作。说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翁家宝至今仍很兴奋地说:“当时真没想到流转农地抵押竟能贷款,有了这个‘及时雨’,再经过几年发展,我们一定能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更多农民致富。”
在丽水,企业只要有正当的金融需求,银行马上就能为其量身定制产品。
庆元县是距离丽水市区最远的一个县,是全国香菇交易集散中心,其“庆元香菇”品牌价值突破48亿元。目前。庆元从事香菇生产达4.9万人,从事食用菌行业的企业多家,香菇市场年交易额达20多亿元。
但由于食用菌的农业生产季节性很强,在出产旺季时农副产品价格一般相对较低,因此,经营户一般会在生产旺季时进行收购并贮存,到销售旺季时再进行销售,而贮存农副产品需要占用大量资金,致使资金得不到有效流通。
华夏菇品公司董事长夏富根说:“这两年推出的香菇仓单质押贷款让我们的路越走越宽。比如,我们有价值万元的香菇放在冷库里,通过评估后银行可以给我们60%的贷款,即60万元。我拿这60万元去收购香菇再质押贷款,又能贷到36万元。这就撬动了96万元资金,差不多达到两倍了。”
以往,香菇经营户都喜欢在价低时买入、价高时卖出,在一年中食用菌价格往往波动较大。现在,香菇经营户手上都有了一定存量后,哄抬价格或者打压价格的现象就很少出现了。
姚子武经营的菇业公司每年都要向东南亚等地出口将近0万元的食用菌,以往有些时候因存货不足容易出现供不应求现象。有了仓单抵押贷款后,姚子武就敢存货了。
对于仓储公司而言,可以利用能够为货主企业办理仓单质押贷款的优势,吸引更多的货主企业进驻,确保稳定的货物存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早在7年,庆元县就开始创新推出香菇仓单质押贷款。之后,仓单质押的品种从香菇扩展到黑木耳、茶叶、灰树花等多种农副产品。年,在当地人行指导下,庆元县辖内相关金融机构与县担保有限公司、仓储公司三方签订农副产品仓单质押贷款合作意向书,正式推出农副产品仓单抵押贷款,最大授信总额高达2.5亿元,单户贷款最高可达万元。孔祖根说:“食用菌仓单质押贷款在支持庆元香菇市场成为全国最大的食用菌集散中心、防止食用菌价格暴涨暴跌、保护种植户收益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
青田石雕是青田县地域文化的一大特色品牌,然而,经营青田石雕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短板。当地青田石雕艺人叶军武表示:“以前,我们的大摆件很难卖出变现,价值高的甚至达百万元、几千万元的大摆件,就更难变现了。后来,银行推出石雕抵押贷款,我们的融资就方便多了,不需要人担保,只要石雕放在那里就可以了。”
由于目前青田石雕以“走大件”为主,精品石雕动辄都是天价,石雕行业从业人员想要周转资金非常困难。年,根据石雕行业的特点,当地人行指导中行青田分行与青田县侨乡经济融资性担保公司合作推出了“典石通宝”产品,也就是石雕抵押贷款。当年,叶军武用一件名为“碧水春晖”的作品贷到80万元。目前,丽水市已累计投放石雕抵押贷款笔,共计金额6亿余元,为余户石雕经营户解决了融资难问题,有效推动了当地石雕经济发展。
让农村更美
汽车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行,翻过几个山岗,在青山环抱中,一个“世外桃源”映入眼帘:翠竹、石屋、小溪、蓝天。这就是青田县石溪乡考坑村。如此独特的环境正适合那些紧张工作的都市白领安静下来,听听自己的心跳。上海企业家胡希云看到了这个商机,在年3月携团队入驻考坑村打造精品民宿。他们向当地政府承租三栋“石头房”20年,精心修饰妙曼山居。一期项目需要大量资金,胡希云感觉压力很重。
他来到丽水后才知道原来当地可以用承租来的房屋“农房使用权”作抵押向银行贷款,这样一来,二期项目资金问题便顺利解决,大大增加了他扩大经营的信心。
石溪乡年轻的女乡长向记者介绍称:“我们把三栋老房子主要结构完全保留下来,包括石头墙、柱子、椽子以及古朴的瓦片,体现出一种历史的风貌、历史的沉淀。”三栋石头房外型古色古香,但内部时尚舒适,起居室、厨房、浴室、阳台一应俱全,是在天然大氧吧中享受星级酒店的服务。女乡长自豪地说:“目前考坑村成了上海一些企业高管度假的首选。我们计划再建平方米的山居精品民宿。”
通过农村金融改革所建立的一个“普惠深化、绿色崛起、金融提升、产业融合”的现代化乡村金融服务体系,夯实了乡村绿色发展的基础,使丽水能够依托自己的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促进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健康产业快速发展。
松阳坐拥中国绿茶第一市,目前全县大约有9万多名农民从事茶叶生产、加工、流通工作,茶叶全产业链一年产值达93.85亿元,跻身全国茶产业十强县。
种茶、制茶、卖茶,茶让松阳人走上绿色致富路。年,丽水开展农村金融改革以来,“茶园抵押贷款”有力地支持了当地茶产业发展。
近年来,松阳农民背靠着茶园,开茶主题餐馆,办茶文化民宿,口袋鼓了起来。松阳大木山茶园是国家4A级景区,集茶园观光、茶文化体验和运动休闲为一体。大木山茶园还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骑行茶园,每年举办高等级骑行赛事。今年上半年,茶园游客达46.59万人次,相比年增长.75%。原来在外地经商的周小伟去年回到位于大木山茶园的老宅,开了一间茶文化民宿。他说为了梦想已经做好亏本一两年的准备,但没想到经营情况比想象的好,客房节假日都满员。“农业+旅游”“农业+运动”“农业+创意文化”,松阳的传统农业融入到了农旅结合的全域旅游发展之中。
促农民致富
乡村振兴,使农民生活富裕是根本。促进农民致富首先是帮助农民变资源为资产、变资产为资本,不能拿着“金饭碗”没饭吃。这也是丽水市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
根据人民银行丽水市中心支行的调查和市场评估,丽水辖内农民产权价值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林农人均山林面积近10亩,如果每亩价值按0元计算,人均拥有林权价值达到1万元;每户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收益每年0元至0元;新建农村房屋价值在20万元至30万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价值(主要指城郊结合地区)在10万元至20万元;集体资产股份收益权相对较小,每年收益一般在0元左右。总体来看,农民手上的资源并不少,但关键是无法实现资源“资本化”。
目前,丽水市已完成农村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水权、村集体经济股权等“六权”的确权和赋权工作,让农村沉睡资源变成了“活”资产。为40万农户建立“林权IC”卡,评估林地资产达亿元,农户可凭卡贷款,实现全市2万亩森林资源“活树变活钱”“叶子变票子”。另外,丽水市还将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委托村集体集中流转,实现52万亩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流转,流转率达43%;将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人,实行按股分红,目前已全部完成个村的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万农民变“股民”,量化资产14亿元,累计分红达多万元。
为更好地实现资产变资本,丽水市通过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创新、建立产权交易平台等,实现林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资产所有权等12类产权均可交易抵押。
青田县侨中社区是10年前下山移民居住小区,这些原来山区农民迁入新社区后,在各种政策扶持下纷纷走上致富路。黄利松,两幢五层楼房的主人,他的家干净整齐。他说:“房子有多平方米,母亲住二楼,儿子、女儿住三楼、四楼,我自己住五楼。”5年之前,黄利松家在农村,靠承包小工程过日子,迁入县城后,工程越做越大,以前都是做二三十万元的工程,现在做的都是几千万元的工程,因此,向银行贷款已是家常便饭。“以前贷款,我基本上都是在农商行贷信用贷款,额度不是很高。今年听说农房可以单独直接抵押贷款,我马上又贷了85万元。”黄利松说,现在工程大了,工人也多,资金周转量大,还是要靠银行的支持。
农民巫根洪在遂昌县石练镇黄皮村经营一家名为“山城客栈”的农家乐,集餐饮住宿为一体,客栈有42个床位,可以一次性接待五六十人,尤其是在节假日时更是一铺难求。
巫根洪介绍说:“这幢房子早在年就开始盖了,年出现资金短缺差点就‘烂尾’,幸亏当时邮储银行丽水市分行推出的‘美丽乡村——农房自建小额贷款’和‘集体土地农房抵押贷款’两款农金改创新产品,才有了现在的‘山城客栈’。我贷了10万块钱,按月付息,每个月才0来块钱利息。”
在遂昌农村,只要农民取得城建和国土规划建设批文,就算是自建房在建过程中,就可以为农户提供最长10年、最高50万元的按揭贷款。
缙云县麻虎强的虎强家庭农场从年开始经营,是缙云第一家家庭农场。承包了多亩土地,在东渡镇的梨仓村、西源村和古郑村等地从事蔬菜种植和销售。年,为了扩大生产规模,他用土地流转经营权向银行提请贷款,获得了40万元的贷款资金。麻虎强介绍说:“以前我去银行贷款基本上是贷不到的,不仅要双职工担保,利息也比较高。通过土地流转经营权贷款,利率低,费用也节省了很多,一年最起码减少费用10万元左右吧。”后来,麻虎强又通过土地流转经营权陆续贷到90多万元,他把这些资金投入到修建道路、加盖蔬菜大棚和购买种子肥料中,又给农场增添了不少现代化设备,使虎强家庭农场成为了缙云县重点农业示范基地。
通过持续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目前丽水“三农”发展资金得到有效满足,金融助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成效逐步显现。截至2月末,涉农贷款余额达.2亿元,较年增加.3亿元,增幅达93.8%;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已连续9年全省第一,农业GDP增速连续9年全省第一;全市农村金融服务满意度不断提高。
《丽水市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建设方案》提出,在继续巩固丽水市农村金融改革试点重要成果基础上,主动适应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需求,围绕产业、民生、生态、文化四大领域,实施“金融+”工程,助推丽水市加快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本文源自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