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一女共侍二夫2006年浙江女子与俩丈夫同
TUhjnbcbe - 2025/1/28 4:29:00

我国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封建社会的一夫多妻模式已成为过去,健康的男女感情也应当是一对一,现代社会,如果说一个家庭竟然由两男一女、或者两女一男组成,观者难免觉得荒谬。

正是因为实行一夫一妻制,才有了“重婚”之说以及相对应的刑法罪名,犯重婚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而且,重婚罪的情形是多样的,可能是两个“法律婚”的重婚,也就是两边都登记,也可能是“先法律婚后事实婚”,先与原配合法登记领证,与他人不登记,却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形成事实婚;同样,“先事实婚后法律婚”也是重婚罪的情形;除了这3种,还有两个事实婚的重婚。

重婚罪的受害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自诉,或者寻求警方的帮助,经侦查后转为公诉,进而追究重婚者的刑事责任。现实中,的确存在已经遭遇重婚却没提出任何控告,反而对此默许的奇葩案例,“二妻一夫”或者“二夫一妻”的情况都有,但我们今天聊的案例,却比较特殊。

浙江丽水松阳县新兴镇上安村有一个特殊的家庭,两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三人从年开始,便同住在一个屋檐下。女主人周玉英的大女儿、小女儿同母异父,不了解内情的人得知这些信息,往往会感觉非常怪异,一个家里怎么能有两名男主人,这样的家庭组合不是很奇怪吗?

其实背后的故事,并没有那么复杂。

和周玉英同住的两个男人,一个叫刘豪瑾,是周玉英的前任丈夫;另一个叫赵金龙,是周玉英的现任丈夫。

“三个人的电影”未必就是狗血,也可能是温情,上个世纪90年代,刘豪瑾和周玉英在杭州打工时相识相爱了,两人回到老家松阳举行了婚礼,组成了一个全新的幸福小家庭,婚后没多久,周玉英就生下女儿,三口之家的生活虽然不是很富裕,却平静安稳。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周玉英和刘豪瑾原本很恩爱,却因为一场意外面临了生活的严峻考验。年的一天,刘豪瑾正在工地上干活,忽然不慎从3楼坠落到2楼的地板上,虽然送医后保住了命,却导致高位截瘫,此后都只能依靠轮椅出行,他的情绪走向崩溃。

过去,他是家里的顶梁柱,保护着妻女,肩负养家的重担,可这次意外直接导致家里的积蓄花光了,还欠了一堆债,刘豪瑾更不能继续出去干体力活挣钱,他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完全无用的废物,只能连累周玉英,心底深处他怕周玉英离开,但从情理良心上,他又希望周玉英能另嫁他人,免得跟自己吃一辈子苦。

周玉英没有被困难击垮,也没有因为刘豪瑾残疾了就抛弃他,而是下定决心要好好照顾他往后余生,不离不弃,她靠做各种零工辛苦维持全家的生活,刘豪瑾看在眼里,又是心疼又是愧疚。

在一家人最困难的时候,赵金龙出现了。年,29岁的安徽小伙赵金龙来他们家这边的茶园打工,学习制茶手艺,和周玉英在一个茶园里遇见。周玉英温柔漂亮、勤劳能干,让赵金龙暗暗倾慕,打听之后得知对方已经结婚,有老公,有孩子,他感到很失落,但与此同时他也听说了周玉英的家庭情况。

对以柔弱肩膀扛起全家重担的周玉英,赵金龙敬佩又心疼,有心帮她分担下,刘豪瑾也觉得赵金龙为人不错,忠厚老实,见他对周玉英有意思,便劝周玉英和自己离婚改嫁,可周玉英却提出了个一般人很难接受的条件,那就是自己必须带着刘豪瑾一起改嫁,婚后就住在刘豪瑾家,帮着照顾他,并抚养女儿。

那个时候人们的观念还不如现在开放包容,这种家庭模式容易引起一些揣测和议论,人言可畏,“一女侍二夫”的流言传出去,不知道要被编成多少版本散播,影响当事人的名誉,就算不畏惧流言,这一承诺背后也是沉甸甸的现实责任,要换成其他人,肯定听完就迟疑了。

周玉英原本觉得赵金龙不会答应,他比自己小3岁,如果找个年轻姑娘结婚,要比和自己结婚轻松得多,出乎意料,赵金龙郑重做出了承诺,会把刘豪瑾当大哥照顾,会把其女儿当亲生的养。

就这样,周玉英和刘豪瑾离婚,年6月正式与赵金龙结婚。虽然之后三人共处一个屋檐下,但这种情况,从法律角度来说是不构成重婚的。不仅不构成重婚,还满是温暖的人情味,因为婚后,赵金龙果然践行了自己的诺言,养家的同时还负责照顾刘豪瑾的生活起居。

每天,赵金龙和周玉英都要为他擦洗身子、换衣服、推拿按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就连挣的钱,也是存进刘豪瑾的账户。婚后周玉英生下了赵金龙的女儿,两个孩子跟亲姐妹没有区别,正如她们的父亲和亲兄弟也没区别一样。刘豪瑾生病住院,是赵金龙跑前跑后照顾着,以至于其他病人都误以为他们一母同胞。

而刘豪瑾也不愿空坐着,不为这个家出力,赵金龙和周玉英在外忙茶叶生意,他就在家里做饭,更负责为生意“出谋划策”,常言道家和万事兴,在三人的努力下,这个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不仅还清了债务,还盖起了新房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再无人觉得这样的家庭模式有何问题,时间能检验一个人的真心,也能检验人情世故,这个特别的家,以亲情和爱交出了一份温暖的答卷。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女共侍二夫2006年浙江女子与俩丈夫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