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康网董科娜提起松阳,相信大部分人眼前都会浮现这样的田园图景:绿水青山环绕,薄雾轻烟笼罩,连绵的古村落自成一幅泼墨山水画。
诚然,得益于历届县委一以贯之地打造“田园松阳”,松阳奠定了“最大优势是生态、最大特色是田园、最深底蕴是乡土文化”的基本县情。但要高水平建设全面小康,推动县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如何创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实现田园乡村与城市的一体化发展、推动乡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等都显得至关重要。
在松阳县委书记李汉勤谋划的发展蓝图中,未来的松阳不仅生态底色更加靓丽,生态产业更高质量发展,各类创新要素不断集聚、涌动,一个发展动能更强劲、自然风光更优美、创新文化更浓厚、治理体系更完善、平安社会更和谐的“田园松阳”升级版跃然纸上。“松阳要打造‘高水平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绿色发展’重要窗口示范区。”李汉勤在接受《小康》杂志社专访时讲到。
图:松阳县委书记李汉勤(左)与《小康》杂志社副社长赖惠能深入交流
锚定“工业强县”发展路径
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衡量全面小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县域经济要发展,关键是要抓产业。
回顾松阳多年来的产业发展之路,已经有了显著的发展成果:生态农业提质增效,初步形成了“茶叶、香榧、油茶”三大主导产业和“畜禽生态养殖、高山蔬菜、食用菌、水果、高效笋竹林”五大特色产业并进发展的农业产业格局,茶产业更是成为“国字号”金名片,全产业链产值超亿元;不锈钢无缝钢管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成为国家级不锈钢管产业质量提升示范区、全省不锈钢管产业基地;通过建设打造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松阳分区、松阳-余姚山海协作产业园等平台建设,实现生态工业转型升级,工业园区列入第二批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全域旅游蓬勃发展,近五年全县旅游收入年均增幅46.7%,成为全国旅游创新发展示范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名县……
“要实现松阳高质量绿色发展,生态工业是当前制约松阳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矛盾、最大短板,同时也是最大潜力和最大希望所在。”李汉勤分析了当前松阳在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难题,“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通道依然没有充分打开,特别是工业化程度低等问题突出,已成为最大短板。”
针对短板,松阳提出了“工业强县”的发展路径,同时,系统推进高质量生态工业、高品质生态农业、全域文旅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拓宽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通道,加速生态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协同升级、多元转化,重点打响“一城一乡一地”特色品牌。
“一城”,即“智能制造新城”。当前,松阳已全面启动平台“二次创业”,通过布局重整、体系重构、机制重建、价值重塑,建设高端不锈钢管科创小镇和省级经济开发区,打造百亿规模“全国精品不锈钢管示范基地”,为生态工业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解决方案,培育县域经济发展主引擎。
“一乡”,即“中国有机茶乡”。突出“重品质、增效益、强营销、塑文化”,全面实施“种植质量提升、加工品质升级、品牌市场拓展、经营主体培育、产城融合发展、产业转型保障”等六大工程,为茶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解决方案,培育高端有机饮品,打造茶园生态、茶品高雅、茶文荟萃、茶人质朴、茶韵浓郁的“中国有机茶乡”。
图:大木山茶园来源:王子凌摄
“一地”,即“全域康养胜地”。坚持全域成景、全做精品、全链发力、全面激活、全民参与,系统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际乡愁旅游目的地、国际中医药康养胜地建设,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有机食品等深度融合,为现代都市人高品质健康生活提供解决方案,打造囊括“食养、药养、水养、体养、文养、气养”全领域、全县域的康养胜地。
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体现在哪里?主要就在乡村。因此,实现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
“不同于数字乡村,我们提出的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更强调赋能。”李汉勤说道,乡村的“质地”是好的,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无非是发展的动能要素包括人力、物力、资源配套不足。怎样以数字化的形式,汇集更多发展资源,通过数字通道把乡村的价值非常好地转化出来,是接下来松阳要去探索和创新的重点。“这里面既包括乡村产业的问题,也包括乡村治理的问题,还包括工作思维模式转变的问题。”
以乡村产业为例,数字经济时代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如何打造?“要发展农村电商。”李汉勤用一组数据直观地阐述了松阳发展农村电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去年松阳全县网络零售额增长65%,增幅位居浙江省第一,其中茶叶销售额占比达57.4%。今年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但是茶产业的线上销量大幅度增长,松阳全县余人从事做农村电商。”与此同时,松阳更是连续5年被阿里研究院评为“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百佳县”,并被商务部列入“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
如今走进松阳的茶山,许多茶农特别是其中的年轻人,都会拿着手机现场直播,把手机变成了新农具。“因为有了茶产业的支撑,这种群众自发的‘上线’行动背后有着强大的内生动力,已经有了星星之火的趋势。我们要抓住这样的趋势,搭建、提升好农村电商这个平台,加快‘产业数字化’,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李汉勤表示。
不仅是赋能乡村产业,乡村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可以依托数字化来实现。
年,松阳创新“民情地图”促服务长效机制,先后入选国家级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获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编入全国党员学习培训教材《基层党组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成为国家基层社会治理研究样板,并荣获“浙江省公共管理创新案例评选优秀奖”“浙江省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十大特色品牌”等20多项荣誉。
目前,该系统已累计录入22万农户的多万条信息,实现村情民情、产业发展、组织体系等数字化管理。“我们深化了‘民情地图’推进县域整体智治的工作设想,坚持‘数字化、平台化、场景化’建设理念,以政府数字化转型推动系统迭代升级,打造县域整体智治的‘重要窗口’展示地。”李汉勤谈到。
建设国家传统村落公园
如果说数字赋能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那么建设国家传统村落公园,就是从文化角度对乡村的一种活化和铸魂。
有着多年建县历史的松阳,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全国名城名镇名村体系最完整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省四大传统村落核心保护利用区之一,被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古典中国的县域标本”。“松阳有百余个保留完整的传统村落,其中国家级传统村落75个,总数居华东第一、全国第五。”谈及松阳的传统村落,李汉勤如数家珍。
图:保护完好的传统村落来源:金眷清摄
近几年,松阳以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为切入,积极探索“文化引领的乡村振兴”实践,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传统文化得到加强保护与发展,全县超过半数乡村植入各类新业态,近四年外出回流人口增加人,先后被国家部委列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试验区和“拯救老屋”整县推进试点县,“拯救老屋”行动被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年)》,并在全省推广。
“我们正在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展示、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村落已经变成松阳与国际交流对话的名片。”正如李汉勤所说,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还得到了国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