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陈佳莹周琳子钱关键通讯员汪宇露陈薇拉
正在建设中的衢州市文化艺术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衢州智慧新城管委会提供
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一直是浙江山区县亟待破解的难题。如今,一系列全新的数字正向我们传递出一个信号——山区县产业发展的拐点或将到来。
今年上半年,浙江山区26县的成绩单给人们带来了不少意外之喜。公开数据显示,在GDP增速这个“综合科目”排名中,11个山区县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正如《浙江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中所要求的,山区县正悄然构建起“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培育体系”。
招“大”。一度“养在深闺”的山区县正受到越来越多大项目的青睐,上半年,17个山区县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平阳、苍南等地更引来了百亿级的“庞然大物”。
扩“中”。不久前,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再度刷新,浙江山区县不落人后,永嘉、平阳、三门等山区县“小巨人”企业数远超许多发达县市;14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超全省平均,山区县更以全省7.3%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占比,拿下了全省17%的隐形冠军企业席位。
扶“小”。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的蓄水池,是带动山区县走向共同富裕的市场主体。年上半年,山区26县共认定小微企业园个,吸引企业近家,累计投资高达亿元。
浙江的山区县正在经历怎样的跨越式发展?未来潜力在哪里?记者走访平阳、苍南、衢江、龙游、开化等地展开调查。
17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全省平均
百亿级大项目接连上马
平阳县滨海新区,这几天,12万平方米的现代厂房里,一根根铜杆被加工成铜丝。仅仅10个月的时间,这片曾经的荒地就将迎来平阳首个投资超百亿项目——正威(平阳)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中心正式投产。这个落在山区县的大项目,同时也是温州市首个超百亿元的单体制造业项目。
平阳首个投资超百亿项目——正威(平阳)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中心。平阳县正威办供图
小县城迎来了大项目。这个总投资亿元,占地亩的“大家伙”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亿元。要知道,年平阳县的GDP也只刚刚超过亿元,不到排名温州第一的乐清市的一半,与浙江头部发达县市区更有着数倍的差距。这个省特别重大项目的投产达效,将带动平阳进入“千亿俱乐部”。
这样的大手笔并非个例。这两年,平阳的“邻居”们也接连上马了百亿级大项目。
在苍南,总投资约0亿元的浙江三澳核电基地项目中三澳核电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在文成,总投资亿元的文成天顶湖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正式签约;在泰顺,总投资约亿元的华东大峡谷氡泉旅游度假区开工建设;在永嘉,投资百亿的文旅康养融合产业项目“瓯北青峰山项目”成功签订框架协议……去年以来,温州5个山区县均实现了百亿项目投资签约零的突破,山区县的崛起,使得温州一举创下了招引百亿元以上项目的历史最好成绩。
“山区县产业发展虽然面临人才、用能等诸多短板,但也有着自己的后发优势。”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秦诗立介绍,山区县有政策优势,例如在全省优化布局绿色能源产业的过程中,抽水蓄能等百亿级大项目相继落户天台、衢江;有服务优势,“一个项目配一个团队”、全生命周期服务、全程闭环管理等已成为众多山区县招商引资的标配;此外,这里的生态优势还有利于发展生态创意经济等新兴产业。
大项目愿意来,产业集群进得来,更因为曾经最为困扰山区县的区位劣势正在快速改变:看衢州,这里正在打造“公铁水空”四省边际多式联运枢纽,杭衢铁路建成后,今后,从杭州西站出发,40分钟左右就可达到衢州;看丽水,去年,遂昌、松阳、龙泉、庆元4县市结束了不通铁路的历史,全新的规划中,丽水将建设通达上海2小时、省域1小时、市域1小时的“交通圈”,打造浙西南综合交通枢纽;看温州,去年底,被誉为浙江“天路”的文泰高速公路通车,苦于“出山”难的泰顺、文成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区位一变,山区县正在成为浙江大项目“安家”的理想选择。
衢州三江中路连通工程。衢州智慧新城管委会提供
今年上半年,全省投资增速的冠、亚军分属衢州和丽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高出全省6.1和5个百分点,这两座所有县市区均为山区县的城市,正在努力寻找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衢州抢先一步站上了一条万亿级产业赛道——电动汽车锂电池相关产业。两个月前,衢州历史上单体投资最大的先进制造业项目,浙江时代锂电材料国际产业合作园项目(一期)正式开工。在这片承载着衢州发展新动能的园地上,将次第布局起新能源锂电材料、电池级硫酸镍、新型动力电池等七大产业板块。
“新能源汽车站上‘风口’,发展锂电材料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期。”衢州智造新城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衢州正把锂电新材料产业作为大力培育发展的新兴产业,已形成以华友钴业、杉杉新材料、永正锂电等为代表的锂电池产业集群,在双碳发展的大背景下,衢州的后发实力不容小觑。
拿下全省17%隐形冠军企业席位
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我很高兴开化有两家企业申报隐形冠军成功。”开化县经信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胡仕斌说。目前,全省90个县市区共有隐形冠军企业家,在发达县市区的压倒性优势下,被定位为生态发展类山区县的开化仍有两家入围,已足以让人惊喜。
让人惊喜的还有永嘉。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新近公布的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永嘉的超达阀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市开诚机械有限公司等4家泵阀及相关配套企业榜上有名。目前,永嘉“小巨人”入选数量达7家,隐形冠军6家,数量均位列26县第一,远超许多发达县市区。
“加快推进山区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正是《实施方案》中为山区企业“定制”的崛起之路,在招引大项目的同时,积极培养创新型中小企业这股中坚力量是山区县产业发展的共识。
图片来源:瓯网
永嘉正是沿着这条路成长的典范。作为知名的“中国泵阀之乡”,这里拥有泵阀及相关配套企业家,产品远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永嘉泵阀产业在疫情影响下仍逆势上涨,泵阀规上企业实现产值.94亿元,增速达6.4%。
不满足于量的增长,更追求质的飞跃。近三年,永嘉县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3.2%,“两化”融合指数连续五年列全省第一梯队。政府更是不遗余力帮助企业做精做强,永嘉每年安排1亿元以上财政专项奖补资金,引导企业进行研发转型;还与华为、浙大等联手,打造泵阀产业智能制造“最强大脑”——NB-IoT智能泵阀联合创新实验室,整合提升温州系统流程装备科学研究院、兰州理工大学温州泵阀工程研究院、国家阀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平台资源,对企业智能化改造中出现的“瓶颈堵点”进行把脉问诊,让永嘉泵阀产业从过去的单一产品向“产品+服务”全系统流程装备转型。
“今年产值预计比上年增长超过40%。”省隐形冠军纽顿流体科技公司通过积极转型,如今已经从产品制造商转型为系统服务商。公司负责人陈孙娒介绍,在政府的帮助下,企业在上海、杭州建立了研发飞地,通过技术创新,企业产品打破国外品牌的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蒸汽系列产品的空白。
“这些从本土成长起来的中小企业是我们最大的宝藏。今年,全县接连开了两次工业发展大会,倾听企业需求,推动工业发展。”胡仕斌说,之所以能斩获多家隐形冠军和小巨人企业,正是因为开化深度挖掘了深耕本土的“宝藏”企业。山区缺土地,开化关停低效用地企业多家,为优质企业腾出空间;企业缺人才,开化引入了哈工大、中科院等高端研究机构,为企业解渴。胡仕斌还透露,疫情影响之前,衢州每年都会组织中小企业前往德国考察,激发了企业争当隐形冠军的积极性。
“在发达县市,这些中小企业或许并不会成为重点培育对象,但在山区县则能受到特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