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琳翊
图|《甄嬛传》
《甄嬛传》中,皇帝的女人有很多。她们费尽心机,争奇斗艳,只为得到皇帝的那一点怜爱。
她们的性格或天真烂漫、或清冷孤傲、或飞扬跋扈、或端庄稳重……
她们不同的性格造就了她们不同的人生。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她们不同的性格呢?
看一个人的性格,就要看他/她的童年。
看一个人的童年,就要看他/她原生家庭的亲子关系。
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01
关于甄嬛
甄嬛的父亲甄远道是大理寺少卿,正四品,掌刑狱案件审理。
生长在这样的家庭,吃穿用度自是上乘。甄嬛作为家中长女,备受父母宠爱。
良好的亲子关系,养成了甄嬛开朗自信、善良大气、有勇有谋的性格。
甄嬛的父母三观极正,对甄嬛的教育堪称剧中所有父母的典范。
虽然是女子,却饱读诗书,见微知著,聪慧过人。
甄嬛是后宫女人中最有才气的一个,也是唯一能和皇帝谈古论今的一个,还是关键时刻能替皇帝出谋划策的一个。
甄嬛的得宠不仅仅因为美貌,更因为她的才华和见地。
甄嬛父母对甄嬛的爱是单纯的、不求回报的、不加杂功利色彩的。
甄嬛的进宫不像别的女人是为了家族的荣宠,或是为了父亲的前程。
甄嬛的进宫只是不得已,如果不是长得像纯元,她在民间也一定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快意人生。
进宫之前,父母曾经专门交代甄嬛,若没有十足的把握得到皇帝的宠爱,一定要先保护好自己,平安到老最重要,荣华富贵倒是其次。
这样的父母在古代简直是凤毛麟角。
甄嬛的原生家庭给了她足够的爱。
她很懂得爱自己,也懂得爱别人。
这样的性格,使她把追求自己的幸福当成人生目标。同时,她也有信心保护自己想要保护的人。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当她发现皇帝并非值得托付之人时,毅然决然地出宫修行。
当她得知果郡王的死讯和家人在宁古塔的惨状时,又毅然决然地谋划回宫。
她清楚地知道每一种她想得到的东西,她始终目标清晰。
她清醒地谋划每一场她要面对的战争,她始终胜券在握。
甄嬛的父母是完美父母的代表,既爱自己的孩子,又懂得怎样爱孩子,更做到了真正爱孩子。
拥有这样的父母,简直是甄嬛人生的第一大幸事,也是她能胜利走到最后的重要基石。
02
关于宜修
宜修是庶出,在古代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父亲对庶女不会光明正大的疼爱,即使疼爱也是偷偷放在心底的,看甄嬛父亲对甄嬛和浣碧的区别就知道了。
宜修原生家庭里的亲子关系不会太好,她应该没有得到过多的关爱,否则当初家里也不会把她嫁给当时并没有崭露头角的雍亲王,而且还是侧福晋。
父母并没有为宜修设身处地的考量,也不在意她幸福与否,只是为了家族的利益,把她作为一枚棋子,安放在了雍亲王的身边,任其自生自灭。
眼看雍亲王有了登基的希望,竟完全忽视宜修的感受,把她的亲姐姐纯元送进王府,进一步巩固家族利益,也让纯元这个嫡女直接享受胜利的果实。
这样的区别对待,应该是贯穿宜修的整个成长过程的,她清楚的知道没有人会帮她,除了她自己。
宜修逐渐养成了隐忍、内敛、克制、功于心计的性格。
她无法阻止家族把姐姐送到自己老公身边。
她也无法阻止姐姐一步一步走进老公的心里。
她更无法阻止老公对姐姐的专宠和对自己的忽视。
在经历了夺夫之恨和丧子之痛以后,宜修并没有爆发,而是“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事无巨细”地照顾怀孕的姐姐。
她隐忍、内敛、克制、功于心计的性格,帮她骗过了所有人,没有人把她和纯元的死联系在一起。
纯元在临终前,还叮嘱皇帝要好好照顾宜修。
宜修用自己的方式报了仇,终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后位。
03
关于华妃
华妃出身世族大家庭,有一个哥哥就是大名鼎鼎的年羹尧。
华妃的父母,在电视剧中并没有出现。
但年羹尧的每一次出场,都会关切地询问小妹在宫中的近况,可见哥哥对妹妹的爱护之深。
年羹尧对妹妹的爱护之意,除了兄妹之情,更多的可能是从小耳濡目染父母对妹妹疼爱与呵护的原因。
太后曾经评价华妃,“世家出身的孩子,性格难免骄纵些。”
由此可见,父母对华妃的疼爱是人尽皆知的事。
华妃的嚣张跋扈、肆意妄为、敢爱敢恨的性格,正是其在原生家庭中得到充分关爱的结果。
一个女孩子,上有父母的疼爱、中有哥哥的关怀、下有奴婢们的奉承,貌美如花又家世显赫。
她,完美保留了自己的天性,不懂隐忍,不善谋划,喜怒哀乐全挂在脸上,受不得半点委屈,容不得他人欺骗。
她是宫中少有的具备真性情的女人之一。她吃醋、撒娇、耍性子的小女人性情,曾经真正地打动了皇帝的心。
她对皇帝是发自肺腑的真爱,同时也要求皇帝回馈她同样的爱。
当她从甄嬛口中得知皇帝对她的阴谋时,她果敢刚毅的性格不允许她苟且偷生,于是她有了悲壮的结局。
这样的结局对她来说何曾不是一种解脱呢?
04
关于沈眉庄
沈眉庄的父亲是济州协领沈自山,正三品。职位比甄嬛的父亲还要高。
作为嫡出的大小姐,从小受到了家人足够的重视和关爱。
她知书达理、端庄稳重、不卑不亢。
她和甄嬛一样家世好、相貌好、有才干、有谋略。
但是父母是把她当作为家族争光的工具人来培养的。
前期,她本人也把进宫受宠作为人生目标,并一再鼓励甄嬛进宫。
进宫之前,其母特意交代怎样投其所好地回答太后和皇上的问话。
连走路的姿势都经过母亲及其他女性长辈的严格把关。
这样的沈眉庄自然能在第一时间得到皇帝和太后的青睐,但是她的母亲却没有教她如何在危机重重的后宫中保全自己。
因为从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和关爱,沈眉庄的性格是骄傲的、自信的、不容践踏的。
她喜欢菊花的气节,她自己也同菊花一样清冷孤傲,超凡脱俗。
宁可枝头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风中。
在经历了落水、假孕、禁足、感染时疫等等一系列事件之后,她顿悟了。
她看透了皇帝的真面目,厌恶了宫中的尔虞我诈。
她没有向皇帝低头,皇帝却因为她骄傲不肯服软的性格对她充满内疚。
她没有向世俗低头,温实初却因为她自信又超凡脱俗的性格对她心生爱恋。
虽然她的人生很短暂,但她却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爱情,比如友情。
05
关于安陵容
安陵容的父亲安比槐是松阳县丞,正八品,是所有小主父辈之中品阶最低的。
即便如此,这样低微的官职,还是安陵容的母亲靠卖绣品捐来的官。
安陵容的母亲由于没日没夜的刺绣,熬坏了眼睛,被她的父亲所厌弃。
虽然是正室,却过得连小妾都不如。
很显然,安陵容从小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并没有得到多少关爱。
从她参加殿选时穿的衣服和戴的首饰上可以看出,安比槐对她并不上心。
安陵容把入宫受宠作为获得父亲青睐和为母亲争取家庭地位的唯一途径。
她没有读过多少书,不懂得大道理,没有大胸怀和大格局。
傍身的技能就是刺绣和制香,后期学会了唱歌和冰嬉。
出身卑微、家境贫寒、严重缺爱,形成了安陵容自卑、敏感、缺乏安全感又极度渴望出人头地的性格。
她努力讨好所有人,妄图从别人那里得到一点可怜的真心。
对沈眉庄、对甄嬛,她也曾真心付出,但她自卑又敏感的性格,注定得不到对方平等的友情。
对皇后,她言听计从,助纣为虐,甚至不惜让自己的手上沾满鲜血。但她极度渴望出人头地的性格使她在怀孕后恃宠而骄,触动了皇后的底线。皇后对她只有利用,利用完了便扔在一边。
对皇上,她投其所好,百般讨好。她自卑又缺乏安全感的性格使她患得患失。即使在她最得宠的时候,也要逼问皇上她与甄嬛谁在皇上心中更重要。可皇帝只把她当作消遣解闷的工具,从未真正放在心上。
安陵容的一生无疑是个悲剧。
在原生家庭里,她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
成年后她也没有学会爱自己,更不懂得如何爱别人。
她把自己活成了一个笑话。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做了一回真正的自己。
写在文章的最后:
从《甄嬛传》中上面5位主角的的命运沉浮,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
每个人的性格特征、思维方式、处世哲学,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其原生家庭的影响。
心理学上有一句著名的话——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来治愈。
每个人的童年幸福与否?大多是由原生家庭的亲子关系决定的。
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应该竭力为宝宝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与宝宝形成良性互动的亲子关系,为宝宝开启幸福人生的大门。
亲爱的朋友,您好!我是陈琳翊。如果您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