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政协第十二届浙江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
TUhjnbcbe - 2024/12/17 19:01:00

省政协主席葛慧君。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梁臻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浙江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年1月11日在政协第十二届浙江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

葛慧君

各位委员:

我代表政协第十二届浙江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会议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年工作回顾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中共中央首次召开政协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共浙江省委召开政协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和省委相继制定出台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文件。这充分体现了中共中央和省委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高度重视,为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一年来,省政协及其常委会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全国政协和中共浙江省委决策部署,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紧扣中心大局认真履职尽责,切实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我省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加快“两个高水平”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年来,常委会坚持学习新思想、携手新时代、聚焦高质量、服务高水平、画好同心圆,重谋划、抓重点、搭平台、强队伍,推动政协工作呈现出新气象,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切实抓好中央和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我们立足“三个地”的政治高度,把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明确提出学习领会要更深一层、研究谋划要更深一层、贯彻落实要更深一层,切实做到学在深处、研在新处、干在实处。协助中共浙江省委开展政协工作专项督查,做好省委政协工作会议有关筹备工作。先后召开省政协党组会议、主席会议、常委会会议、全省三级政协视频宣讲会等,采取集中学习、专题辅导、座谈交流、委员培训和“浙江政协·掌上履职”平台“大家谈”等多种形式,推动会议精神层层学深悟透。根据会议和文件精神,抓好重点任务责任分解;梳理确定一批重点课题,由主席会议成员牵头负责开展研究;召开政协工作务虚会,认真谋划思路举措,更好把会议精神转化为推进我省政协工作创新发展的具体行动。

二是切实抓好“请你来协商”和“委员会客厅”两大履职平台建设。政协的主要工作方式是“搭台”。为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更好担负起凝聚共识的重大政治责任,我们着眼常态化、制度化,着力培育打造“请你来协商”和“委员会客厅”两大特色履职平台。在“请你来协商”平台建设方面,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协助中共浙江省委出台指导意见,召开现场推进会和工作座谈会,制作操作手册,统一平台标识,创作主题歌曲,不断完善运行机制。目前,全省市县政协“请你来协商”平台建设全面铺开,受到党政重视、群众欢迎、委员赞许,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全年共组织“请你来协商”活动场,提出意见建议多条,各级党政领导批办次,被吸收采纳意见建议近条。在“委员会客厅”创建方面,立足“学习交流新载体、联系群众新纽带、协商民主新路径、团结联谊新平台”的功能定位,把重点放在专业性行业性较强、党外人士比较多的领域和地方,通过牵头委员定期组织主题活动,建立专门管理制度,探索委员讲堂、界别协商等履职活动进会客厅,把工作触角延伸到海归人才、网络作家、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等特定群体中,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和界别群众,不断扩大“朋友圈”,把更多的人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按照“成熟一个、创建一个”的要求,从严遴选、分批推进,已建成“委员会客厅”个,成效日益显现。

三是切实抓好“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样子”专题讨论活动。新时代,人民政协要有新气象,政协人要有新样子。我们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围绕如何把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政治责任担当起来、如何把新时代人民政协的精神风貌焕发出来等“五个如何”,在全省政协系统组织“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样子”专题讨论。全省三级政协委员、机关干部积极参与新时代新风貌笔谈、金点子征集等“六个一”活动,收到笔谈文章多篇、金点子余条。通过专题讨论,有效激发了奋发有为的担当精神,进一步强化了走在前列的工作导向,更好展现了人民政协的时代气质,使“政治是坚定的、定位是聚焦的、履职是有效的、精神是振奋的”新样子成为全省政协人的共识和追求。

一年来,常委会认真履行各项职能,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党建引领,思想政治建设有新加强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政协必须恪守的根本政治原则。常委会始终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力增进“四个认同”,确保政协事业方向正确、行稳致远。

始终把理论学习摆在首位。认真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中共浙江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和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出台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办法和学习座谈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建专门委员会学习座谈小组,制订年度学习计划,全年共举行8次省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23次党组会议、18次主席会议、9期崇学讲坛、40次学习座谈小组专题学习。建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基地,组织并完成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履职能力建设等6大课题研究,完成全国政协交办的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等重点课题研究,并召开理论研讨会。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按照中共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紧扣“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认真做好主题教育各项工作。省政协党组加强统筹领导,突出示范引领,指导带动省政协机关党组、专门委员会分党组主题教育一体谋划、一体推进。紧扣主题主线,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重点围绕党的政治建设等8个专题开展集中研讨,讲好专题党课。采取基层调研、个别走访、新媒体留言等渠道方式,广泛征集意见建议。深刻进行对照检视,高质量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制定检视剖析问题清单,扎实开展专项整治,认真组织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确保各项整改任务落地见效。

切实加强政协系统党的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全国政协和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强政协系统党的建设部署要求,构建完善政协党的组织体系,及时做好不在原单位任职的专门委员会分党组成员的组织关系接转,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在委员培训、专题考察视察等活动中设立临时党组织,推动“两个全覆盖”。开展全省政协系统党建工作情况专题调研,分片区召开工作推进会。发挥政协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定出台省政协党组贯彻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的若干措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全省机关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切实加强政协机关党的建设。制定专门委员会分党组工作规则,召开专门委员会分党组书记座谈会。支持派驻省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履行纪检监察职责,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坚持围绕中心,服务“两个高水平”建设有新作为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原则。常委会始终把服务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加快“两个高水平”建设作为履职主线,通过有力有效的履职活动,广集良策以促进决策优化,广聚共识以推进决策实施。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形成1个总报告和29个分报告,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分8个专题进行分组讨论,提出减负降本、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等具体建议。围绕支持民营企业各项政策落实情况开展民主监督,采取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惠企政策的知晓度、落实率、获得感,就抓好现有政策落地、新一轮政策谋划等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围绕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等议题,开展对口协商和界别协商。围绕我省民营制造业投资形势、鼓励发展私募创投基金等议题进行调研,形成4期专题性经济分析报告。围绕“未来社区”试点建设、率先建成移动支付之省等,做好重点提案办理协商工作,推动解决相关问题。

助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围绕推动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就产业与创新深度融合、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等提出对策建议。围绕长三角区域污染防治协作机制落实情况持续开展跨省联动监督,设置5个分专题,瞄准跨界和共性问题积极建言,助推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围绕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统筹建设开展跨省联合调研,牵头承担“促进长三角区域港航协同发展”专项调研任务并形成分报告,助力长三角区域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发展。

助推美丽浙江建设。围绕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开展专项集体民主监督,采用蹲点调研、小分队督查等方式,实地察看点位22个,就推进临湖地带综合整治、完善共治共保机制等提出建议。围绕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持续开展全省三级政协联动监督,查看点位多个,提出意见建议多条。围绕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组织重点课题调研,就科学划定保护区、完善依法管水制度等提出对策建议,助力深化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同时,围绕深化“千万工程”、推进美丽乡村和大花园建设等,开展委员视察。

助推省域治理现代化。围绕中共浙江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重大决策,组织开展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重点课题调研,以统分结合、蹲点解剖等方式,深入全省余个乡镇(街道)进行调研,形成1个总报告和13个分报告;召开常委会会议进行专题协商,提出加快建设一体化公共信用平台、运用区块链技术提升治理效能等意见建议。持续聚焦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课题调研、提案督办、委员视察等方式综合发力,并着重围绕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开展专项集体民主监督,深入乡镇社区、医院等走访调研,提出建立全省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深化医共体建设等具体建议,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纵深推进。

(三)坚持履职为民,助力增进民生福祉有新成效

人民政协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常委会始终牢记人民政协的初心使命,把促进民生改善作为履职的重要着力点,协助党委政府破解民生难题、增进人民福祉,切实做到人民政协为人民。

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按照中共浙江省委统一部署,制定省政协开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实施方案。开展“三服务”蹲点调研行动,主席会议成员分别选定1个县(市、区),确定1个主题,深入调研、助解难题,形成蹲点调研情况专题报告。建立完善“三服务”工作机制,及时梳理反映问题,跟进反馈办理情况,积极帮助解决企业、群众和基层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制定实施省政协整治形式主义、减轻基层负担20条措施。精心组织“六送下乡”“两走进”活动月活动,赴缙云、松阳等县和部分高校开展服务,签署合作协议38个,落实服务项目项。

精心组织民生协商论坛。研究落实进一步提高民生协商论坛工作质量的12条具体措施,着力增强论坛开放度、实效性和影响力。围绕促进民宿和农家乐健康规范发展、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礼堂作用、发挥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小学放学后校内托管、推进快递外卖业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城市智慧交通建设、提升乡镇(社区)卫生医疗机构服务水平等7个议题,在专题调研基础上开展协商议政,助力民生热点难点问题解决。积极探索运用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新形式,在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开设“浙江政协·网上议政厅”,发布民生协商论坛信息,听取网民意见,其中5场在网上设置议题的民生协商论坛专题网页访问量达24万多人次,网友留言多条,视频直播与回放累计近万次;依托“钉钉”开设“浙江政协·掌上履职”平台,组织委员主题议政11期,收集建议多条;以视频连线方式开展远程协商5次。这种线上和线下相结合、会场和现场相同步的协商方式,扩大了协商民主的参与范围,更好彰显了民生协商论坛的功能和优势。

着力寻找民生领域短板。组织开展寻找民生领域短板重点课题调研,主席会议全体成员和82名省政协委员共同参加,分11个组赴各设区市开展蹲点调研,0多人参与网络调查问卷,形成1个总报告和11个分报告,梳理出我省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十方面30个短板,同时向省委、省政府报送了23项为民办实事的具体建议。综合运用寻找民生领域短板调研成果,围绕省政府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举行“为民办实事·请你来协商”专题协商会,积极建言献策,为省委、省政府提供民意民智参考。

(四)坚持凝心聚力,团结联谊工作有新拓展

广泛凝聚人心和力量,是人民政协的神圣使命。常委会始终注重强化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责任担当,着力做好凝心聚力这篇大文章,广泛联系和动员各界群众,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

促进五大关系和谐。支持和保障省级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履职活动,优先安排大会发言、联合开展调研等。着眼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就我省关于进一步支持民族乡村加快发展的政策文件贯彻落实情况组织专项监督调研,与省有关部门联合举办第二期民族乡村“百村论坛”。围绕宗教工作有关情况开展专题调研,组织宗教界、无党派人士界委员赴红色基地开展以自我教育为主旨的视察活动。利用“委员会客厅”等载体和谈心谈话等方式,积极拓展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的沟通联络。组织港澳华侨委员和港澳台侨代表人士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家乡行看巨变”考察活动,支持在港政协委员参加“反暴力、撑警队、护法治、保安宁”等活动,坚定维护“一国两制”原则底线,坚定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

面向社会广泛凝聚共识。建立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在调研协商、视察考察等履职活动中,既组织委员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建言资政,又积极引导委员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影响力主动发声,深入基层和界别群众广泛凝聚共识、传播共识,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宣传政策、协调关系、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的工作。以凝聚海内外共识为目标,建立“同心汇”委员讲堂师资库,积极开展宣讲活动。办好“同心”系列宣传平台,与钱江晚报合办的“同心桥”专栏全年共刊发28期、与浙江卫视合作的“同心树”栏目共播出26期,联谊报主办的“同心苑”

1
查看完整版本: 政协第十二届浙江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