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学习强国点赞福建第一位90后盲人中国作
TUhjnbcbe - 2020/6/1 13:20:00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类关怀,发扬中华文化崇尚的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吴可彦,福建漳浦人,

福建省第一位90后中国作协会员。

与众不同的是,

他无论读书还是写书都只能靠耳朵听。

他听书的速度每分钟超过字,

至今己创作发表作品近万字,

出版了5部作品。

这位90后盲人作家,如何以自己的勤奋和坚强在黑暗的世界里寻找辽阔的天空?如何用文学诠释光明与尊严,为受限的人生创造更多更好的可能呢?

仰望星空

和许多孩子一样,可彦的童年色彩斑斓,他学习成绩优异,喜欢踢足球,特别爱看书,梦想着长大后成为一名书画家。但小学六年级那一年,上天似乎暂停了对他的眷顾。当时,可彦踢足球找不着球在哪儿;骑自行车上下学经常莫名其妙地碰撞摔伤;到了光线稍暗的夜晚,甚至什么也看不见了。

就在这一年,可彦被确诊患上了视网膜退化症,父母辗转带他去了北京求医。一个12岁的孩子,正要张开双臂去拥抱这个世界,却忽然收到一封署名“人生”的来信,信中说他在32岁之前就会失明。

初中二年级时,可彦已经看不清课堂上老师的板书。当一切美好的希望转眼成了奢望,16岁的他无奈地在本子上写道:“他如同被雷电击中的大树,他如同长不高的灌木......”

或许在某个阳光灿烂的清晨,自己睁开眼睛却什么都看不见了。在面对黑暗必然降临的煎熬和等待里,这个花季少年不甘心就此凋零。

阅读打开了他生命的另一扇窗,文学让他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温暖和力量。从此,每天他要读十本书,每本至少读十页,每天的阅读量在数万字以上。

从初中二年级到三年级,可彦阅读了数千万字的中西方哲学、文学名著。在哲思的时光中,心智初开的他踏进了遍地荆棘的秘境之中,但面对现实的生活,可彦承受着越来越艰难的学习困境和内心深处那一股无形的黑色压力。

在《老人与海》中,老人奋力拼搏,虽然最后拉回的大鱼只剩下骨头,但是老人没有失败。

“人可以被打倒,不能被打败”。年轻的可彦被小说震撼了。

在被撕裂的人生中,文学如一束光照进了可彦日益黑暗的世界。由于病情的恶化,可彦的视力急剧下降,但他读起书来如饥似渴,仿佛在和自己的眼睛赛跑,根本顾不上保护它。起初,他把书捧到眼前还能勉强看见,可与其说是看书,不如说是“闻”书。慢慢地他得借助放大镜,到最后实在怎么也看不清书上的字了,只能把心爱的书一页一页地撕下来,通过扫描仪扫描成电子版,转换成语音用耳朵听。

由于无法再像正常的孩子一样学习,可彦在初中毕业后不得不转读盲人学校。在盲校就读高中的三年时间,他每天坚持数万字的阅读,展开大量的写作练习,以其独特的感悟和视角创作了不少诗歌和短篇小说。

19岁的那一年,可彦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针灸与推拿专业。而在上大学之前,他尝试写了一部中篇小说,战战兢兢地发给了他的老前辈*清河老师。

大学二年级的那年冬天,长春城里飘着雪,可彦有感而发:“我把爱告诉你的一根发,愿青丝变白时,你会想起,那个清晨,你的梳子将它轻轻划去,成为海鸟听到的那,一个谜……”当他的诗首次被《青年文学》发表的时候,他感到窗外树梢上的雪开始融化了。

大学毕业前出版一部长篇小说,一直是可彦的目标。在经过近一年反复的酝酿、尝试、失败和思考后,他的脑中迸出了三个字:星期八。

《星期八》以大学校园生活为背景,描写一位中医专业的大学生吴不器在现实中的学生生活和幻想里的离奇经历。小说主人公的名字取自《论语》中的“君子不器”,立意在现实的世界,一个人应该拥有独立的思考和精神信仰。

虽然可彦的电脑键盘会发出语音提示,但往往会打出很多同音的错别字,因此他写书又要比常人付出多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时间和精力。而这部26万字的小说,可彦前前后后竟修改了近30遍。在写完《星期八》的时候,可彦的眼睛连最后的一丝光感都消失了,他成了真正的盲人。

“我漂浮在黑色的河流之上,仰望着星空和梦想”。黑夜给了他黑色的眼睛,可彦用文学去寻找光明。年,可彦的长篇小说《星期八》出版发行。在漳州市第八届百花文艺奖的评选中,《星期八》从参选的件文艺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一等奖。

不久,可彦的短篇小说集《八度空间》、诗文集《血河集》、长篇小说《茶生》、短篇小说集《小梦》相继推出。短篇小说《白云女孩》获第三届启明儿童文学奖,《梅花谱》获福建省年优秀文学作品奖。小说《茶生》、《小梦》连续入选首届和第二届福建文学好书榜。

年6月22日,福建省作家协会专题召开吴可彦作品创作研讨会。会议由时任福建省作家协会主席杨少衡主持,他赞扬可彦“显得纤弱的身体里却有一颗比常人更为坚强的心”,鼓励他“听从心里的声音,坚持自己的独到”。与会的专家、学者不仅惊叹可彦宽阔的阅读面和创作才华,更为他对创作的敬畏和努力深感敬重。

年5月,可彦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年担任中国残联盲人文学委员会委员,荣获福建省自强模范。5年来,可彦不断走进各大高校和中学校园,分享自己从阅读中收获的快乐和成长,而他自强不息、于黑暗中逆袭的人生故事深深感染了广大青年学子。

如今,除了从事文学创作,可彦同时为漳浦县残联和漳州市盲人协会服务。他为全国各地的盲人朋友制作有声书籍,发布到网络平台供大家阅读。

“其实我是一个工匠,雕刻一光年的繁华,坐在自己修建的路旁,等待着神的造访。”在多个逐渐分不清白天与黑夜的日子里,这个年轻的工匠以惊人的阅读、勤奋的创作、顽强的奋斗穿越了人生的黑暗,文学使他从对个人命运的追寻成长为对社会的使命担当。也许他将一生漂浮在那黑色的河流之上,但他也将永远怀着那颗赤子之心,仰望那一片亘古的星空和梦想。

供稿

福建共青团、漳州市纪委监委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习强国点赞福建第一位90后盲人中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