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农村致富模式探索,打开两山转化通道的
TUhjnbcbe - 2024/8/18 22:27:00
哪家医院看白癜风较好 http://pf.39.net/bdfyy

浙江一直走在全国“两山”转化的最前列。截止日前,浙江全省共有湖州市、衢州市、安吉县、丽水市、温州市洞头区等5地入选生态环境部“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共29地),是全国最多的省份。

调研发现,浙江各地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走上自然资源向资本和财富的绿色转化及经济发展绿色化实践探寻之路。其中,丽水松阳的活态有机全域转化模式、湖州的集体经济组织市场化运作带动模式、嘉兴平湖的区位优势增效产业融合模式均在充分发挥本地生态资源与传统产业优势基础上摆脱“生态资源诅咒”,实现优美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富民优势。

1.活态有机的全域转化模式

稀缺程度与环境修复成本是环境要素价格的决定因素。传统村落或依山傍水、幽静秀美,或保有大量古迹文物,或拥有独特的民俗传统、建筑风格。在高度工业化时代,其成为稀缺独特的生态产品,具有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始建于东汉建安四年的松阳县,发挥其多年历史的独特优势,按照原住民实际生活需求修复古村落并进行适度开发,糅自然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于一体,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为基本思路,走出“活态有机转化模式”。

(1)以原住民生活的老屋展现世代松阳人的生活面貌与文化底蕴。充分利用生态环保技术,以本土的和原生态的低碳环保材料和废弃建材为原料,以最少、最自然、最不经意、最有效的人工干预开展“拯救老屋行动”;全面开展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山边、村边、城边区域的洁化、绿化、美化和村美、房美、城美的“六边三化三美”工程,既改善原住民居住环境又凸显松阳“两山”转化的本底。

(2)按照原住民日常农业生产图景凸显松阳原生态田园风光与乡村风情。以松阳朴实纯粹、活生生的原生态田园风光、原真乡村风情、原味古朴的沧桑历史感,吸引了摄影和绘画艺术创作、户外运动休闲等市场参与者,以政府财政资金撬动,适度配套文创项目及茶叶、香榧等特色农产品和铁农器具工艺品等特色旅游产品。

(3)以“平原茶发家、山区榧致富”展现松阳人生产景象,打造特色区域产业发展格局。依托“两山(一类)”建设财政专项激励政策,成立香榧发展基金,深化同科研院所及高校的合作互动、建立国家香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南工作站与院士专家工作站、医院(生态防治病虫害)、举办香榧栽培技术培训班等,迅速提升传统农业的科技水平与产品质量,实现茶叶、香榧、油茶三大农业支柱产业和“一亩山万元钱”林下经济模式。

从老屋修缮保护出发,沿着“复活乡村”的方向,松阳成功以最少的资源耗损和对原真生产生活状态的呈现,实现“游客—工商资本—原住民”融合共生的活态有机转化模式,让家园成景区,让生态环境优势成为生态经济优势,旅游收入连续三年增长50%以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10.3%,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16.5%,两项增幅均居全省第三。

2.集体经济组织市场化运作带动模式

村级集体经济是村落组织运转和事业发展的基础,是“两山”转化有效经营主体的中间力量,是更好地扶持家庭经营及个体经济发展的条件。“两山”论断诞生地湖州通过多种模式,力促集体经济组织市场化运作,带动各地实现“两山”转化。

(1)整合发力的长兴模式———村股份经济合作联社。为打破原村域及行政界限对景区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年初长兴县即积极探索介内五村的融合发展,按照“自愿联合、共同参与、风险共担、民主管理”原则,介内五村入股,首创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联合社———长兴县小浦镇八都介经济联合总社,变“小组织”为“大团体”,将五村的集体资源开发与利用有机统一,打造跨村域增值“两山”资源新模式。

通过五村统一财务管理、统一物业管理、统一集体经济发展推进高效整合;对五村92个旅游资源单体的古树、土地、水体、物产、人文、民俗等多重资源进行了统一梳理保护(完成棵古树名木的名列分类,其中棵珍稀古树);打破村域和行政界限,开发旅游新产品,仅“银杏谷漂流”项目整合建设后预计年接待游客可达15万人次;精准投资景区项目推进经济发展,如五村联建观光小火车途经花海、银杏公园,全程2.7公里,成为景区内一大特色亮点,半年营收过百万。

通过联合发展,八都介景区年仅一季度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万元,同比增长约15%,村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万多元。

(2)企业化运营的天子湖模式———镇域集体经济体。年以来,天子湖镇立足既有农业基础又有工业平台的实际,成立乡村振兴联合公司(安吉天衡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全面整合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采用股权分配制,以产业做支撑,推动全域化布局、公司化运作、市场化经营。

将20个村划分成三个片区,即东部片区重点打造田园观光和四季农业特色示范带,布局发展果蔬采摘、农事体验、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中部片区充分利用交通区位优势依托示范区工业平台,大力发展物业经济和示范区配套服务业仓储物流及互联网经济;西部片区围绕丰富的山水、人文资源做文章,重点引入漂流、皮划艇等亲水体验项目,推动以书画文化为特色的民宿集聚村落建设,形成三个片区自成特色、联动发展的格局。成立当年实现营收万元、村均增收20万元以上,逐步实现从湖州安吉“北大荒”向“北大门”蜕变。

(3)农业产业化的德清模式———企业+家庭农场+农户。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体系,支持发展订单农业,鼓励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组织。

通过发展农村电商,实施产村融合优化经营方式,打造水乡型美丽乡村综合体发展旅游经济,助推农村普惠金融以集聚各类要素,多管齐下、协同互促;实现全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四连冠”,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值(元)和增幅(9.7%)均位居全市第一,成功列入部省共建乡村振兴先行县。

(4)两变两化两融的鲁家村模式———公司+村+家庭农场。鲁家村采用“公司+村+家庭农场”运营模式,与安吉县浙北灵峰旅游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安吉乡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安吉县浙北灵峰旅游有限公司鲁家分公司。

前者负责串联游客接待场所与18个家庭农场、风情街等主要场所,后者发挥多年经营经验与客户资源优势做好宣传营销工作。

通过“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推行差异化、组织化发展,实现三产融合、产村融合;16.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从环境脏乱差到“美丽乡村示范村”的蜕变,集体资产更是从年的不足30万元增至近1.4亿元、集体经济收入从1.8万元/年增至万元/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也由1.95万元增至3.29万元。

除上述模式外,湖州为促进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发挥其在“两山”转化中的带动作用,各乡村依据自身资源禀赋、地理条件,成立物业管理、养老服务、产业服务公司等经营机构,对外提供服务,努力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摘自《打开“两山”转化通道的浙江实践、现实困境与破解策略》

作者:胡彩娟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内容仅供各位学习参考,如有侵犯版权我们将及时删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农村致富模式探索,打开两山转化通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