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丽水,一向怀有好感。两年前的云和之行便让我对浙西风物沉醉不止。在这个交通不再成为阻隔的时代,浙江西南那连绵的青山与不息的川流,便成了久居城市的我们,最向往的生活。
特意提早一天出发,以避开假期高速上的拥堵。在武义下了高速,沿着省道在山谷中蜿蜒前行,车子虽走的有些吃力,沿路风景却是真的不错。入夜抵达松阳县城,入住在松荫溪畔的天元名都。明清古街离得并不远,趁着小雨前往,想在颇有名气的佰仙面馆吃晚饭。长假前夜,又是雨天,古街上并无太多人,大多店铺都早早歇业,佰仙面馆也正在关门,老板客气的招呼明日再来。于是在不远处的卤天下坐下,本地面店菜单都几乎一致,价格也相差无几。点了招牌的酒糟大肠面、炸酱面,又来了一份大排炒面,也许是饿过头了的关系,口味比想象中好出不少。
吃完饭,在古街走走消食。街道并不长,三两行人擦肩而过,偶有电动车晃动着车灯从身后呼啸而过,隔着门板,似乎可以听见聊天声、电视声、麻将声。生活的烟火气并未从古街消散。雨越下越大,店铺也越关越多,相比第二天再来时的熙攘热闹,这样的平和气氛才是这里本来的模样。走出古街打车回酒店,没见出租车,滴滴也是好半天才来,一切都是慢慢来,不要急的样子。
第二天起早,拉开窗帘,眼前一片通透,遇上近几年五一假期最好的天气,令人心情愉悦。眼前就是松阴溪,缓缓流过。没有热闹不息的车流,城中少高楼,视野开阔,远望皆是环绕城市的青山。村落中的民宿紧俏,早已定完,好在各个目的地之间相隔并不遥远,大部分景点都在以县城为中心的三十分钟车程范围内。若是来游玩又没订到心仪的民宿,住在县城再自驾前往,同样很方便。
松阳有着多年的建县历史,深山之中隐藏着众多古村落,有最后的江南秘境之称。带娃出行,自然不可能专心摄影,一天跑上七八个村落,把节奏慢下来,享受山野风光,才是最舒服的安排。今天的目的地是北线的西坑村、陈家铺村、平田村。西坑村有着网红民宿云端觅境、过云山居,陈家铺村有先锋书屋,平田村则保留着多处古道水系、地貌遗址,散发着古朴清新的田园气息。
县城出发,虽然只有十几公里,但都是盘山路,速度快不起来,不熟悉路况只能慢慢开,也得花费三十多分钟才能到达。到达时游人还不多,村口的空地很小,假如来晚了,停车也是件麻烦事。西坑村依傍着原始的山林,在年的时候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子很小,步行走完也花不了太久。行走于古老民居之间窄窄的巷子里,每一块砖石墙瓦,都散发着一股朴实的古风。
村内有两处祠堂,丁家祠堂与叶氏宗祠。了解后得知,全村人口主要有两大姓,一是姓丁,建有“丁家祠堂”;另一个姓叶,建有“叶氏宗祠”。村里有“拜月半”之俗,每年农历正月十四,叶、丁二姓祠堂内每男丁各贴一副对联,祠堂摆八仙桌若干,每户奉上三种祭品,按排行长幼自上而下排列,多为糕饼糖果,以碗盛之,高高垒叠,蔚为壮观。
一路嬉笑着向高处走,几乎不需要地图的指引,最终都能到达“云端觅境”前的大平台。这是一处极为宽阔的观景平台,建于悬崖边上,正对着一道山谷,可以远眺。简洁的木制桌椅摆放中间,意境逍遥。来这里,不需任何多余的景点做陪衬。在桌边坐坐,发发呆,漫看清晨的云海,抬望夜晚的月亮与星辰。放任时间的流去,享受片刻宁静。驻足小憩,让灵魂追赶身体,才是属于这里的旅行方式。
漂亮雅致的民宿总让人不忍心错过。如果有时间,来这静悄悄的山上小住几日,想必是极为舒服的体验。云端觅境,名字就像诗一样,勾勒出城市人向往而不得的生活。建筑师很厉害,是在数幢已经坍塌的土房废墟上,修建成了现在这个新的奇幻空间。一共14间客房,各有不同的设计、格局和景观。一间一世界,你可以躺在浴缸里数星星,一开窗,云朵就会溜进来。
走进室内,大落地窗让整个客厅明亮亮的,书架、茶具,身处其中仿佛自己也变得浑身书卷气。在这里没有那么多游玩的法则,坐在桌边点杯东西喝,随意的翻翻杂志,饿了也可以在吧台点一些简餐。民宿所用的家俱都是很自然随意的款式,天然的材料,大自然的色调让人感到亲近。坐在小院子的竹椅上晒个太阳,看看风景,还可以用拍立得把旅程记录下来,留在照片墙上,将彼此的故事保存在这里。
中午时分,循着另外的道路,回到村口。肚子饿了,在离村口不远的“云里听蛙”吃午饭,菜色都是很朴实的农家菜,同伴还点了一份野味,用料比较重,肉质筋道,但至今我也说不上来这是什么。西坑村确实不大,不在这里住宿的话,花不了多少时间就能逛完。同伴们都很喜欢这里安静的氛围,为没有订到民宿而惋惜。这里没有多余的打扰,想要清静的生活,住上两三日,心情就能换个样子。
中午休息片刻,想去陈家铺村的先锋书店转转,结果五一车流滚滚,连大山里都变得热闹至极。陈家铺村的接待能力有限,只能在山下的道路上设卡限流,想进去就得坐村里的摆渡巴士。
想想山村风光大同小异,松阳多的是有韵味的古村落,何必纠结于一处,我们决定不凑这热闹,继续前进向以农耕文化为著称的平田村而去。途径三四处观景平台,古村落融入山林,风景宜人。
平田村就在公路边上,依着山势而建。到这里的车辆大多停靠在路边,使得路段的交通有些杂乱。平田村的房屋多为土黄色的老屋,一条条小道蜿蜒向上,通往村庄的各个角落。平田村建于北宋政和年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此地晨间云雾缭绕,晴日的傍晚,则有晚霞相伴,风光优美。村里古树环抱,走不了几步就能看见树龄百年的巍峨大树,笔直的挺立在山崖上。
随处走走,发现村后有一处鱼塘,建在山崖边。微风吹过,水面轻轻荡起波痕,鱼塘的尽头是一望无际的群山,白云就缀在天边。清透的天空,青山,绿水,瓦房,构成了一幅云上平田的美丽画卷。孩子们久居城市,难得能有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更未接触过这样的田园野趣,都乐坏了,拉着各自的妈妈,忙着在河塘边捡石子打水漂,玩的很尽兴。
平田村里处处不乏具有设计感的细节,也许是靠近马路,交通相对更方便,开放的程度明显高于西坑村。不过尽管游人越来越多,村子里居民的日常生活却并未有太多的改变,生活的气息依旧浓厚。村里卵石、块石搭建的巷道四通八达,或与民居相通,或与田埂相连,高高低低。午后的光线在屋与屋之间流淌,光影的线条映在粗粝的砖墙上,斑驳迷人。
村子的中心区域有一座农耕馆,是由几栋破损严重的夯土村舍改造而成,保留着原来的架构,一些农具及织布的工具陈列其中,向人们展示着这里曾经的生活,显露出乡村特有的慢生活。二楼是个宽敞明亮的展览空间,阳光透过天窗投射下来,无需照明,一些染织品、雕塑、画像陈列其中,营造出了很有格调的文化氛围。
游走在村子里,小巷、拐角、院落交错其中,总是不乏令人惊喜的小空间。自从当地政府出台活化传统古村落的政策以来,吸引了许多设计大咖前来提供工艺设计,也让小村庄多了国际范儿的设计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如今的平田村,依然不失古朴,流露出朴素之美,吸引了无数对田园山居情有独钟的人来山中小憩,焕然一新的环境也令来过的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