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浙江日报整版点赞碧水清流润丽水
TUhjnbcbe - 2024/8/9 1:19:00

-12-:43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杨世丹通讯员周健李佳

12月7日,浙江日报整版刊登了《碧水清流润丽水》一文,全文如下:

八百里瓯江逶迤穿行,群山簇拥,南明湖碧波荡漾,好溪白鹭斜飞,松阴溪如诗如画……经过了治水的洗礼,丽水生态文明迈向了新的高度,漫山绿意、清水一江,让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蓝图逐步成为现实。

为进一步推进全市治水工作,普及“五水共治”、河长制知识,提高群众对“五水共治”、河长制的责任意识和参与热情,11月24日,由丽水市治水办、市教育局联合主办的丽水市第二届“治水好声音”少儿朗诵大赛市级总决赛在丽水举行。

本次全市“治水好声音”少儿朗诵大赛以“讲治水好故事听治水好声音”为主题,以丽水市“五水共治”工作4年多来的成果和发生在身边的治水鲜活故事为内容展开朗诵,分成幼儿组、少儿组、少年组3个组别。大赛自今年9月20日启动以来,各县(市、区)、市直学校(幼儿园)报名踊跃,全市报名总人数达16万余名。

丽水治水,一直走在全省前列。近年来,丽水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水质为核心,以剿劣为重点,强化项目建设,聚焦问题整改,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工作,全面深化河长制工作。丽水于年~年连续两年获得“五水共治”全省最高奖项——“大禹鼎”,至高荣誉的背后是丽水治水交出的一份份优异的成绩单。

水质全省第一。年,丽水市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全境剿灭劣Ⅴ类水(水质恶劣、完全无用处的水)任务,全市1个市控劣Ⅴ类水质断面(市区环城河口)、处需整治小微水体(小河、小溪、池塘、沟渠)全部完成整治并实现水环境与上一年相比明显改善的态势。96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经处理后可供生活饮用)断面有95个,占比为99%。

群众满意度连续四年全省第一。丽水市紧紧围绕治水就是惠民生、促发展这一主题,举办了一系列有关“五水共治”的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因治水而产生的美好变化,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参与治水的热情,全市形成了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监督、人人满意的全民治水良好氛围。

“清三河”整治任务在全省率先领跑。年,丽水市把“清三河”(黑河、臭河、垃圾河)作为“五水共治”开篇之举,牢牢抓住这个“牛鼻子”,发动全民参与,在全市形成“比学赶超”的治水氛围。经过4年多的努力,丽水在全省率先完成垃圾河整治公里,黑臭河整治公里,9个县(市、区)全部创建成为“清三河”达标县。

一串串量化的成绩,见证着丽水治水的卓绝努力,也蕴含着丽水因地制宜、善作善成的治水之道。

年,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丽水之赞”,是对丽水生态环境质量的高度首肯,也是对近年来丽水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推进“五水共治”工作的支持和肯定。

这些年来,丽水始终占据天时地利,坚持长短结合抓规划、统分结合抓项目、点面结合抓重点,疏堵结合抓源头,亮出了布局明晰、统筹推进的治水时间表、作战图,呈现一幅“五水共治”美丽画卷。

治水出亮色涌现一批好经验

青田,铺陈.1平方公里的水域,多公里的悠长河道,水系发达、水资源丰富,居丽水市之最。

近年来,青田县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不断创新推出了河权改革、华侨河长、流域河长制改革等一系列新措施。

章村乡开创了全国河道经营权改革先河。河道承包经营、河权到户,实现了政府、村民、承包户、村民多方共赢共享,获评“全国基层十大治水经验。”

聚侨力、引侨资、治好水,积极发动华侨参与治水。年新一届名华侨河长走马上任,他们踏着华侨要素回流工程的热浪,带着乡愁巡走在溪河旁,只为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意大利友人乔瓦尼·帕拉迪尼(GiovanniPaladini)受聘成为青田首位“海外名誉河长”,带来先进治水理念和做法。

在松阳,手绘水情图、河道“病历卡”创出了治水经验的典型。年初,松阳县近千名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徒步巡河,深入一线,用脚步丈量水情,掌握区域水系源头、水质现状、沿岸污染企业排放等各方面情况,并将所有与水资源相关的信息在原有村镇规划图基础上进行详细标注,形成以河道为轴线、展现完整水资源状态的河道水情图,并编制了专门记录河道问题和治理情况的“病历卡”。

丽水南明湖

作为区域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的第一责任人,县级“河长”为了准确给河道“问诊号脉”,近年来,累计巡河多公里,手绘河道水情图34张,并以手绘图为蓝本,衍生出县域“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等5张作战图和农村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10多张专项治理图。实行“一河一策”,对症下药,精准治水。

年,松阳县又制定了“清淤作战图”;年,编制河道“健身卡”、开展千名干部手绘剿劣作战图。

通过创新手绘水情图、河道“病历卡”,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治水工作提供可以推广、引以为豪的“松阳治水版图”。

庆元境内有瓯江、闽江和福安江三大水系。其中,35.77公里的安溪溪流域情况特殊、复杂,流经浙闽两省6个乡镇。于是“三个三”治水应运而生。

所谓“三个三”是指:河长联席季度例会制度;身份大对调河长互查互评机制;突发事件应运联动机制。

每季度以专题会、督察会、通报会等形式召开浙闽跨区域联合治水联席会议。同时,河长对调互评。

近年来,庆元县与福建省政和县建立和完善松源溪和乐溪水质联合检测与预警机制、环境污染纠纷协调处理机制等,确保边界治水的实施,“三个三”制度强势推进流域水环境整治,边界水质连年优于Ⅲ类。

庆元治水的意义在于打破了环境保护的篱笆,实现了污染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的协同保护,为当地,为下游的老百姓负责,这才是真正意义上促进两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治水促转型探索绿色发展路

丽水还探索走出了一条治污水带动转型、助力增收的良性互动绿色发展之路。

遂昌县意识到治污必须疏堵结合抓源头,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源头就是渔业的转型升级和规模化。

年7月,一直从事传统渔业养殖的农民骆仕红投资万元从德国引进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经过1年多的反复调试,今年1月正式投入运行,目前已收回投资成本。

在群山环抱中,这个占地10亩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基地安静地驻扎在山谷中。走进宽敞的大棚,多个白色大型养殖桶整齐地排成了4列,场面壮观。据养殖场主骆仕红介绍,一只桶直径2米、高1.5米,一次能养殖尾石斑鱼;据统计,这个占地10亩的养殖基地能养出相当于亩传统池塘养殖面积的石斑鱼数量,一年养殖石斑鱼达50万尾。

该项目最大的亮点就是利用循环水的原理,通过净化后水质能达I类水标准再返回养殖区循环使用,实现养殖废水的零排放。

由于工厂化水养殖技术整个过程实现了自动化,在偌大的“鱼工厂”里,只有一位技术工人在管理。其中,溶氧增温水质监测和水质调节这一技术,让渔民摆脱了以前“靠天吃饭”的局面,不再受气候变化、水质变化的影响。

“该项目的推进,将进一步突破遂昌在渔业发展空间上的限制,对山区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遂昌县三仁乡党委书记章君剑介绍,这种占用很小的空间,就能够产出大量水产品的生产模式是今后山区渔业发展的方向。

同样,龙泉治水是通过产业转型升级,优化生态布局来有效治理和控制污染源头。“五水共治”以来,龙泉市安排各项农业产业发展资金2亿多元,对竹、菌、茶、蔬、畜等产业扶持政策和示范创建单项扶持政策,重点扶持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循环模式推广、减量化清洁化集约化生产、水源地保护和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创建等关键环节。目前,已创建两个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14家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主体,完成47个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建设。

护水的质量,发展水的经济。如今,在丽水,城乡面貌发生大变化,一幅幅隽永旖旎的风光如画卷般铺开,水清、岸绿、鱼欢的美景尽在眼前,治水成效与生态红利不断显现。

治水显红利唱响乡村蝶变曲

“治水”不仅给云和县带来清澈的河流,孕育了美景,而且还发展了民宿产业、乡村休闲旅游等“亲水”经济。

花海、沙滩、沙雕、阳光、蓝天、白云,碧水,莺飞草长的四月,与沙滩、花海来一场浪漫约会,已经成了生活于钢筋水泥间都市人放松的好方式,长汀也成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浙江日报整版点赞碧水清流润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