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丽水蕴潜力,山海筑梦开新篇。自年实施山海协作工程以来,丽水市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在省直部门和兄弟市县的大力支持下,先后与宁波市、嘉兴市、湖州市以及21个经济强县、3个开发区结对。
特别是近两年时间里,从年1月—年6月底,建成10个共建产业园,已建和拟建“飞地”产业园22个,开展了18个专题合作,获得援建资金共1.5亿元,山海协作升级版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今天的丽水,正以“两山”理念为引领,以“丽水之干”担纲“丽水之赞”,弘扬践行“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的浙西南革命精神,以山海协作工程助推高质量绿色发展,以“绿起来”首先带动“富起来”,进而加快实现“强起来”,奋力书写山海协作工程新篇章。
五年来,丽水以项目为抓手,以优势产业培育和要素合理配置为主线,与结对兄弟市县在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社会事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据统计,全市共引进产业项目个,到位资金.92亿元。
年以来,宁波、嘉兴、湖州、绍兴等地党政主要领导率党政代表团来丽考察指导,丽水市委书记胡海峰率党政代表团赴宁波、上海考察学习,双方签订了一系列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合作协议。
莲都区
(莲都-义乌山海协作产业园:莲都万洋低碳智造小镇)
莲都区与金华义乌市、宁波江北区结对。
五年来,莲都区共引进山海协作项目71个,到位资金57.62亿元;达成部门专属合作项目16个;实施群众增收和社会事业合作项目42个,获得援建资金万元,劳动力转移培训0.7万人次;建立莲都—义乌山海协作产业园,引进落地企业家,其中百亿项目1个,超30亿元项目2个,合同投资额超亿元,累计完成投资58.8亿元。总投资亿元的“丽水万洋低碳智造小镇”项目,已入驻企业家,累计完成有效投资17亿元,建成后可带动就业5—8万人。投资35亿元的“郎奇—白桥”旅游康养小镇,已完成投资近10亿元。
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
(宁波甬港现代科技园在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飞地”孵化器。)
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宁波国家高新区结对。
宁波杭州湾新区工业产业园“飞地”产业园一期亩,总投资超3亿元,已启动建设。宁波甬港现代科技园在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飞地”孵化器,力争在五年内打造成国家级孵化器。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共获得山海协作帮扶资金万元,用于实施帮扶外来儿童教育等民生项目。
龙泉市
(龙泉-萧山共建产业园:科伦·浙江国镜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龙泉市与杭州市萧山区、嘉兴市秀洲区、宁波市杭州湾新区结对。
五年来,该市共引进山海协作项目71个,到位资金56亿元;群众增收和社会事业合作项目27个,获得援建资金2万元,劳动力转移培训0.86万人次。投资2亿元的秀洲—龙泉“飞地”产业园已开工建设,投资7.5亿元的萧山—龙泉山海协作产业园五年累计引进53个项目,政府性投入24亿元,企业到位资金57.6亿元,获得省级考核奖励资金1.11亿元;与萧山区开展13个部门专题合作,8部门11乡镇(街道)建立全覆盖山海协作结对帮扶关系。
遂昌县
(宁波、诸暨等地援建支持遂昌县职业中专山海协作汽车维修实训基地项目。)
遂昌县与绍兴市诸暨市、嘉兴市南湖区、宁波市象山县结对。
五年来,该县共引进山海协作项目个,到位资金92亿元;群众增收和社会事业合作项目51个,获得援建资金万元,劳动力转移培训1.15万人次;建立遂昌—诸暨山海协作产业园,引进73个项目,政府性投入27.71亿元,企业到位资金48.55亿元,累计获得省级专项资金万元;建立南湖—遂昌消薄“飞地”产业园、诸暨—遂昌工业产业园和遂昌—南湖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3个“飞地”产业园,其中投资1.4亿元的南湖—遂昌消薄“飞地”产业园已开工建设;开展了16个部门专题合作,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开展成果转化合作,引进诸暨香榧良种达2.3万亩、象山红美人柑桔30亩,各结对地均设立“遂昌味道”农特产品“飞柜”。
松阳县
(松阳-余姚山海协作产业园:茶多酚生产企业。)
松阳县与宁波市余姚市结对。
五年来,该县共引进山海协作项目个,到位资金85.34亿元;群众增收和社会事业合作项目74个,获得援建资金.5万元,劳动力转移培训0.82万人次;建立松阳—余姚山海协作产业园,引进项目30个,政府性投入41.17亿元,企业到位资金28.02亿元;建立嘉兴经开区—松阳“飞地”产业园和余姚—松阳消薄“飞地”产业园,开展了10个部门专题合作;将结对帮扶与建设“田园松阳”升级版相结合,依托古村落保护利用、拯救老屋行动等重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青田县
(青田-平湖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青田侨乡进口商品城)
青田县与嘉兴市平湖市、绍兴嵊州市、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结对。
五年来,青田深化山海协作工程,引进山海协作项目个,到位资金76.23亿元;群众增收和社会事业合作项目79个,获得援建资金0.8万元,劳动力转移培训1.24万人次。青田—平湖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已引进28个项目,投入资金9.92亿元;与平湖16个部门开展专题合作。青田还在全省首创平湖—青田“飞地抱团”精准消薄模式基础上,通过“十个一”方式筹措低收入家庭帮扶资金1.72亿元,入股建设“飞地抱团”二期项目,1万余户低收入家庭年均可增收0—0元,该模式被中组部评价为“具有全国首创的实践意义”。
云和县
(云和—宁波市援建的农旅融合项目:云和雾溪乡百合花中药材基地。)
云和县与宁波市北仑区、嘉兴港区结对合作。
五年来,该县引进山海协作项目69个,到位资金41.6亿元;群众增收和社会事业合作项目62个,获得援建资金.5万元,劳动力转移培训0.57万人次;建立云和—北仑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累计引进项目17个,到位资金4亿元;建立嘉兴港区—云和—省人力社保厅、北仑—云和两个消薄“飞地”产业园,落实8个部门专题合作。其中,与嘉兴港区和省人力社保厅携手,成立全省首个山海协作民族乡村振兴“飞地”消薄产业园。北仑—云和共同打造实施“云北木玩智创空间”重大产业平台项目,总投资超过10亿元,拟建设集“四中心一基地”于一体的产业发展服务综合体,实现“百亿木玩产业”的目标。
缙云县
(缙云引进金华市永康市山海协作工业企业:浙江涛涛车业股份有限公司。)
缙云县与湖州市德清县、杭州市富阳区、宁波市奉化区结对。
五年来,该县共引进山海协作项目99个,到位资金88亿元;群众增收和社会事业合作项目51个,获得援建资金万元,劳动力转移培训5.7万人次。缙云—富阳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省级共建产业园,已引进项目8个,到位资金6.77亿元;建立缙云—富阳科创“飞地”产业园、杭州(富阳)缙云大厦两个“飞地”产业园,开展4个部门专题合作。缙云成功引进投资15亿元的富春控股集团智慧物流园项目。富阳设立了万元专项资金助推缙云县乡村富民产业发展,德清莫干山民宿学院在缙云设立分校。
景宁畲族自治县
(景宁-温岭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项目:景宁李宝村美丽乡村建设。)
景宁县与台州市温岭市、嘉兴市海盐县、绍兴市上虞区、宁波市宁海县结对。
五年来,该县共引进山海协作项目个,到位资金36.4亿元;群众增收和社会事业合作项目个,获得援建资金3.34万元,劳动力转移培训3.72万人次;建立省级共建产业园景宁—温岭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已引进项目12个,政府性投入8.75亿元,企业到位资金13.62亿元。年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以来,景宁—温岭,景宁—海盐,景宁—上虞,景宁—宁海等4个“飞地”产业园有序推进,共开展8个部门专题合作。
庆元县
(庆元大红袍栽培制作及茶文化休闲生态园项目。)
庆元县与湖州市长兴县、嘉兴市嘉善县、宁波市海曙区结对。
五年来,该县共引进山海协作项目42个,到位资金19.65亿元;群众增收和社会事业合作项目52个,获得援建资金万元,劳动力转移培训0.14万人次;建立庆元—嘉善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嘉善—庆元—九寨沟“飞地”产业园和长兴—庆元科创“飞地”产业园,开展了17个部门专题合作。
(来源:丽水日报;文/记者叶浩博实习生黄皆晶;供图:丽水市发改委;编辑/吴前;荐稿:黄舒妍—丽水市委宣传部;支持:沈贞海—中国经济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