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卖特产引游客开民宿,浙西南小县城松阳 [复制链接]

1#

「本文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楼纯

年国庆假期,松阳古村陈家铺的网红效应显现出来。

村口开业不久的木头工坊销售火爆:木质冰箱贴只剩下两个;满满一盒木质小摆件,卖得还剩一小半;单价两三百元的木制餐盘很快卖光了……

这多少超出了店主的预期。这家新店开在远离城市的大山里,刚刚装修完,但假期几天的收入超过了嘉兴市区商场里的老店。

陈家铺村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和当地大多数乡村一样,这里群山环绕,植被茂盛。之前,松阳二三产业并不发达,农业是主要收入来源。在陈家铺村原村支书鲍根余的印象里,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多户籍人口中,常住人口只剩下多,“基本都是老人”。

但从年起,包括陈家铺在内的松阳小村出现了一批拍抖音的年轻人。他们在短视频和直播里分享当地美食、农特产品和乡村生活方式,让这个不为人知的浙西南小县城进入了公众视野。村里的茶叶、蜂蜜、笋干找到了销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村里开起了民宿、饭馆、小吃摊,一批批游客慕名而来,松阳也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县”。

统计数据显示,在旅游业的带动下,最近三年,松阳县低收入农户收入年均增长14.7%;年,松阳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增速全省第一。

接驳车串起的小山村

国庆那几天,松阳小伙吴杰被游客数量“震惊”了——10公里的路,他开了一个半小时,不少车辆堵在了去往杨家堂村的路上。

杨家堂是松阳县内相当出名的传统村落,不少抖音网友为它贴上了“必打卡”“好出片”“有特色”的标签。这个山坳中的小村里有数十栋土木结构的清代传统民居,在山腰上呈阶梯状排布。阳光照射下,民居的夯土墙面呈现出光亮的金色,因此被称为“金色布达拉宫”。

杨家堂村。共青团丽水市委供图

村里最著名的“地标”是两棵余年的古樟树,当地人称之为“夫妻树”。在抖音号“山中杂记”10月2日发布的视频里,古树周围是熙熙攘攘的游客,大多拿着手机或相机在树前留影。几个背着登山包的中年人在树下站成一排,每人手里都拿着登山杖。

对于节假日的拥堵,杨家堂村村支书潘伟平早有预期。自年起,每年“五一”“十一”,村里的游客络绎不绝,有时疏导交通就要花上四五个小时。前两年,村里专门修了停车场,想让所有车子开进来,但这两年游客太多,停车场不够用了。

松阳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徐伟锋说,停车场建好没多久,杨家堂又在村外两公里左右设置了接驳站。“假期时,游客要在接驳站坐中巴进村,不然附近的交通压力太大。”

同样用中巴运送游客的还有陈家铺村。今年国庆期间,村里租了4辆中巴,每天早8点半到晚6点,4辆车要在山下接驳点和村口间不断往返。

与杨家堂不同,陈家铺最火的景点莫过于平民书局——南京先锋书店的松阳分店。书局开在村子最深处的悬崖边,站在观景台上,可以看到远处的群山和山间的云雾。阶梯阅读区内放着不少草垫,旁边就是大大的玻璃窗,一眼望出去,是村民家中的袅袅炊烟和晒在屋顶的红薯干。

陈家铺村的平民书局。共青团丽水市委供图。

每到假期,书局里挤满了慕名而来的游客。鲍根余记得,年“五一”“十一”时,书店的日访客最高量达到了0人。

陈家铺土著阿芳(化名)的小饭馆就开在书局旁,半掩的木质小门内,是一个种着红黄双色菊花和各式多肉植物的小院。院内是石板和水泥铺成的地面,墙面和房梁均为木质。挨着院子的房间内有4张桌子,桌旁是长条凳和小圆板凳。国庆期间游客太多,实在是没地方坐了,院子里堆放杂物的不锈钢桌子也被收拾出来,成了游客吃饭的地方。

不仅阿芳的小馆,每到假期,10公里外松阳县城的饭店门前也开始排队。这是几年前不曾有过的景象。和饭店老板聊天时,徐伟锋还会听到这样的“抱怨”:“累死了,一天要翻好几百桌。”

松阳文广旅体局的数据更为直观:年国庆期间,松阳县重点景区共接待游客28.9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5亿元。

不为人知的“江南秘境”

成为“网红”前,这个四面环山的浙西南小县城籍籍无名。

一方面,过去的松阳发展主要依靠农业,二三产业很少,经济较为薄弱。另一方面,这里没有名山大川,甚至4A级景区也很少,旅游发展缺乏优势。用徐伟锋的话说,“老天爷没赏这碗饭”。

但松阳也有自己的特色:多山,四季分明,雨水充沛,自古盛产绿茶,有“浙江生态绿茶第一县”的美誉;山中还有香榧、油茶、蜂蜜、笋干等特产,营养丰富,品质很好。

33岁的麻功佐是松阳县横樟村人,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养蜂。各家房前屋后总有几个树干做的柱状蜂桶,远看就像老树桩。天气好时,体长1厘米左右的中华蜜蜂会在房屋周围飞来飞去,落到各色花朵上采蜜。

麻功佐和树皮做的蜂桶。受访者供图。

麻家三代养蜂,有祖上传下来养蜂技艺。但养了一辈子蜜蜂的爷爷不希望孩子们从事这个行当,原因之一就是销路不畅、收入太少。

在麻爸爸的印象里,由于村里交通不便,直到上个世纪末,蜂蜜的主要销路都是卖给统购统销的政府部门,每斤只有一元左右。新世纪后,零散的蜂蜜贩子开始进村收蜜,但费用要等蜂蜜转卖给代工厂后才能结算,价格也只略高于政府收购价。

“所以我们的蜂蜜通常自己吃一部分,给亲戚朋友送一部分,卖给周边不养蜂的村民一部分。剩下的基本会储藏起来。”麻爸爸说。

除了养蜂人,分散在山间的茶农想将茶叶外销同样不易。松阳县城虽有庞大的茶叶市场,但茶农所在的山村相对闭塞,往返一次要三四个小时。而且未经炒制的茶叶不能久放,有时为了卖茶,茶农要往县里跑几趟。

农特产品之外,松阳还有众多古村。在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等7部门认定的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中,松阳一县占了75个,全国排名第五。共青团松阳县委书记蓝艳芳说,这得益于县里的超前谋划和系统实施。“年左右,全国各地开始整村搬迁,许多农村民房遭遇拆迁。但松阳县看到了老房子的价值,把它们保留下来了。”

也正因此,松阳下辖的多个乡村至今留有清代传统民居和大量土木结构房屋,不同村子特色不同。加上多山多雨的地理环境,许多村子下有成片梯田、上有缭绕云雾,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曾将这里称为“最后的江南秘境”。

松阳县酉田村俯瞰,这里曾被称为“秘境中的花园”。共青团丽水市委供图。

但对普通游客而言,曾经的松阳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偶有画家、摄影师前来创作采风,连个稍微像样的馆子都没有。“只能到县城吃饭,”潘伟平说。

因为缺少工作机会,能走的年轻人陆续走了。在鲍根余的印象里,陈家铺村过去只有老年人留守。“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年纪稍微大些的也都在县城工作,很少有人继续待在农村。”

在陈家铺村开民宿的杨慧娟记得,年左右,村里基本只剩下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民宿一名常驻村里的员工几乎是村里唯一的年轻人,“帮全村人修电视”。

返乡创业的年轻人

年年初,曾在杭州做电商的麻功佐开始拍摄短视频,拍摄重点之一是家乡的土蜂蜜。那之前,麻功佐已经回到松阳,做起了和祖辈一样的养蜂人。开拓市场并不容易,他准备在抖音试水。

什么样的内容能够吸引繁华喧嚣中的城市人?麻功佐认为,最真实的乡村生活或许会让人眼前一亮。在十几秒一条的短视频里,山中粗壮的树藤成了他的“秋千”;把树棍削尖变成鱼叉,就能在清澈的小溪里扎到鱼;刚取下的蜂巢蜜上还有蜜蜂爬来爬去,把蜜蜂撇开,把蜜直接放进嘴里,香甜浓郁……

和麻功佐一起创业的表弟张俊杰记得,一开始,村里的老人不理解他们在拍什么,只看到几个年轻人举着手机到处跑。有人问过张俊杰的外婆:这孩子是不是脑子有病?

但对屏幕另一边的粉丝而言,松阳乡村的日常是不曾见过的景象,一段在农田里抓泥鳅的视频,让麻功佐收获了数十万点赞。有网友说,“看你的抖音让我感觉到了幸福。”还有人评论,“打开你的视频就想一条条翻下去,感觉就是我向往的生活,看你的视频觉得很开心,在山里像个快乐的小孩子!”

随着一条条的视频的发出,抖音号“麻功佐·横樟土蜂蜜”粉丝猛涨,如今已有75万。

看到麻功佐的成功,一些漂泊在外的年轻人陆续返乡,跟着他一起拍视频、做直播。麻功佐的团队现在已有十多人,有在杭州做电商时结识的朋友,有刚刚退伍回家的年轻人,也有毕业不久的大学生……这些小伙基本都是松阳本地人,年少时一起玩耍、闯祸、从蜂桶里偷蜜吃。如今,他们重返家乡,在当年的小山村里开启了共同的事业。

松阳县竹囮村姑娘夏红燕是年年初回乡的,此前,她和丈夫在杭州工作。回家前,她就决定像麻功佐一样拍短视频创业,开设了抖音号“竹夏”。彼时的松阳,大多数乡村短视频创作者都是男生,夏红燕感觉自己更有性别优势。

除了古村美景、田园生活,夏红燕还在视频里呈现了“不足为外人道”的乡村生活经验。比如石灰水可以去除青柿子的涩味,泡完的柿子又甜又脆;柿子叶晒干后捣成粉末,加入凡士林可以做成面膜;新鲜的玉米须和车前草放在一起,可以煮成味道独特的玉米须茶……

与麻功佐不同,夏红燕的视频长度多在30秒至60秒间,内容更复杂,叙事更完整。在一段用松针泡酒的视频中,她从采集松针开始拍摄,依次加入了修剪、清洗、蒸熟、酿酒等场景,清晰讲述了整个操作过程,总时长62秒。

粉丝们很喜欢她的分享,有人在视频中找到了童年记忆,“小时候我们也这样做过”。也有人夸赞视频中的风景,甚至开玩笑,“陶渊明是不是你们一个村的?”

据抖音统计,在松阳,像麻功佐、竹夏这样的乡村短视频创作者超过50人,累计发布短视频3万篇以上,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15亿次。这些创作者大都是“80后”“90后”,在大城市学习、工作后重回故乡。

除了年轻人的自主选择,这也与丽水市政府和抖音的扶持有关,年6月,它们联合发起了“乡村守护人”计划。守护人会以松阳乡村为灵感,透过视频展现风土人情、美食特产;平台则会给予流量倾斜,让更多人看到这里的质朴、可爱。

在麻功佐看来,年轻人回来了,家乡更热闹更有活力了。现在各村都有不少新生代创业者,有的开民宿,有的做供销社,还有的开酒吧,“很多农村很漂亮,环境也好,年轻人待得住。”

走出大山的土特产

几乎与开设抖音号同时,夏红燕决定直播带货。

以前在杭州上班时,每次回老家,朋友们都会让她多带些家乡的蔬菜,白菜、萝卜、笋干最受欢迎。虽然城里也能买到,而且价格不贵,但大家更喜欢夏红燕带的。“他们说我带的菜口感好,很鲜、很甜,有人一过年就跟我要笋吃。”

受朋友启发,夏红燕在抖音小店里上架了笋干、蜂蜜、竹荪等农产品。它们都产自松阳山间,自然生长,无添加剂,是当地人餐桌上的日常菜肴。一份克的椴木银耳,售价35元。米黄色的干银耳只有小小一朵,泡发后却是雪白色,比碗口小不了多少,够一个人食用。销量最好的红薯干,软糯香甜,呈橙黄色,每斤只要19.9元。

除了寻常特产,夏红燕还会开发新品。比如茶籽榨油后剩下的渣饼,叫做茶粕,既可作为肥料,也能用来洗头。夏红燕的头发又黑又亮,在她分享过一段用茶粕洗头的视频后,不少网友前来求购。

桃胶是桃树树皮分泌的胶状物,绵软而富有弹性。在一段视频中,夏红燕分享了摘桃胶、修剪杂质、晾晒的过程。不少粉丝很惊讶:桃树上软软黏黏的东西竟然能吃?自从夏红燕的抖音小店开始售卖桃胶,原本无人问津的桃胶几乎成了松阳乡村创作者的必销品。

渐渐的,直播带货的规模越来越大,夏红燕的货不够卖了。“像笋干,整个村也就几千斤,卖完就没了。”为了扩大货源,她开始到附近的山村里收货。收来的货品必须保证质量,如果笋干晾晒程度不够、有发霉发黑等迹象,她不会要。直播时她也会向粉丝说明,部分产品是从附近村民手中收购的,会保证买家的知情权。

一次,夏红燕开车到山里的农户家收笋干,东西不错,但地方很远,单程就要三个多小时。如果没人进山,这些笋干要运到山下的集市或县城才能卖掉,非常麻烦。夏红燕听说后直接找来一辆货车,全村几千斤质量合格的笋干都被她买走了。

麻功佐卖蜂蜜也是从朋友反馈开始的。以前做杭漂时,他就给身边人带过蜂蜜,大家都说品质好,在城里可以卖出高价。“大家都这么说,我就想回来做蜂蜜看看。”年底,他为“横樟土蜂蜜”注册了商标。

在抖音直播带货没多久,麻功佐就遇到了和夏红燕相似的产量困境:买蜜的人越来越多,自家的蜂蜜已经供不上了。

为此,麻功佐开始向周边的蜂农收蜜,并不断扩大收购范围,如今已经覆盖到了附近的几个县市。“蜂农很喜欢把蜜卖给我,因为我很大方。”麻功佐说,有些村子在山里,人不多,他每次去都会带上整箱整箱地带零食。最喜欢他的是小孩,都叫他“蜜蜂哥哥”。

此外,麻功佐还成立了养蜂合作社,免费向山区留守老人和有养殖意向的农户提供各类蜂具,并定期组织蜜蜂养殖技术培训。他还和这些蜂农签订了蜂蜜收购合同,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麻功佐与合作蜂农。受访者供图。

百步村的王秀芳是一名70多岁的留守老人,自年起跟着麻功佐养蜂卖蜜。麻功佐说,王秀芳养了多箱中华蜂,年产蜜多斤,年收入约6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松阳县至少有多户蜂农跟着麻功佐养蜂;麻功佐的创业团队直接或间接带动了松阳县余名低收入农民就业、创业,带动蜂农增收余万元。

网红村里的新生意

和土特产一起走红的,还有松阳的古村落。

在鸟鸣狗吠声中,金色的村庄苏醒了,太阳从山顶升起,阳光洒到青黑色的瓦片上,露出别样的光泽;黄色的夯土墙顶端,是江南民居特有的马头墙,错落有致。当这样的乡村生活出现在都市人眼前时,几乎没人能够拒绝。

27岁的宋王伟住在杨家堂村的古樟树旁,是村里最早玩抖音的年轻人之一。他见过专业摄影师在村里拍视频,自己也学着取景。在他的抖音号“山中杂记”里,古村生活静谧而又美好,下雨时牵着黄牛、披着蓑衣的村民,拄着拐杖的奶奶,在树下跑闹嬉戏的小狗,都成了他的拍摄对象,他特意拍摄的古树还登上过抖音热门。

不少粉丝循着视频而来,想要亲眼看看浪漫古朴的杨家堂村。10月21日上午10点多,村里虽然下着下雨,仍有不少游客凑在古树下拍照,连伞都不打。一名穿着黑色外套的中年人,模仿着视频里的样子,甩着手从树下走过。四五米外,同行的朋友正举着手机录像。

抖音号“山中杂记”10月2日发布的视频里,杨家堂村的古樟树下满是游客。抖音截图。

看到涌进古村的游客,脑筋活络的村民在门前支起摊子,卖些自家晾晒的红薯干、笋干,或现场制作的小吃。小摊旁的养生壶里,是银耳、桃胶、枸杞炖成的养生汤,一杯下肚,整个人热乎乎的。油锅里有当地特色的炸灯盏盘,用萝卜丝、南瓜丝、酸菜、雪菜、面粉糊做成,一天能卖出好几百份。

陈家铺村村民阿芳是今年夏天回家开饭馆的,就在村里的网红书店旁,店面就是自家的老房子。对阿芳而言,开饭馆几乎没什么成本,蔬菜是自家地里种的,服务员、收银员和厨师由自己和妹妹、妹夫分别担当。

回家前,阿芳在县城的超市上班,每月几千块,现在开饭馆的营收超过了之前的工资。阿芳说,如今的自己更自由了:“县城生意难做,成本高。现在在家开店,有客人就招呼客人,没人就自己玩,轻松多了。”

阿芳妈妈也有了新工作,在十几米外的飞茑集民宿做保洁,每月工资三千块。对当地人来说,这是不错的收入。

飞茑集的主理人叫杨慧娟,是个32岁的松阳姑娘。她曾是一名设计师,机缘巧合下回乡开店。民宿所在的陈家铺村离县城不远,开车不到半小时;而且房子正对山坳,晴天雨天都能看到远处的山景。

为了保持房屋的原始风貌,民宿改建时延续了夯土墙、青瓦、石板路等传统建筑工艺,外观与村里的老房子别无二致。但民宿内部足够现代化,大床、浴缸、茶室、大型落地窗,可以满足都市人的需求。

刚开始整修房屋时,村民都不理解,“他们觉得村子破破烂烂的,你修房子干什么,没人来。”但事实证明杨慧娟眼光不错,年,平民书局和飞茑集前后脚开业,游客随之而来。后者的入住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不少游客住店后会主动在抖音上发短视频宣传。

陈家铺村的飞茑集民宿。受访者供图。

在杨慧娟看来,对陈家铺村村民而言,民宿更重要的意义是让他们看到了更多可能:“他们一看才知道,‘哦,原来老房子还能这么改,还可以做成民宿’,他们也愿意尝试新东西了。”杨慧娟说,正是看到了陆续建起的民宿、书店和慕名而来的游客,村民们也主动开起了饭店。“他们现在觉得,我们这里空气好,菜好吃,夏天凉快,城里人都喜欢。”

据《丽水日报》报道,年,陈家铺村吸引游客30余万人,全村旅游收入多万元;村民自营农家乐等4家,有50余位村民在村务工;30%农户闲置房屋流转实现增收,留守村民人均每年增收达1万余元,带动村集体实现增收余万元。

在飞茑集,杨慧娟希望远道而来的客人们慢下来,体验一种与城市全然不同的生活节奏:清晨,可以徒步上山看日出;晚间,可以在露台烧烤、喝酒,或者去山里看萤火虫。

民宿没有电视,但对住在山里的客人而言,这似乎不太重要。“没有电视机,可以直接躺在床上看头顶的星空、窗外的远山,看日出日落。”一名客人在社交平台留言,对她来说,这便是“最好的旅宿”。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