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艳红
医院医共体叶村分院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国之基。”真正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就需要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而解决基层卫生院“病有所医”问题就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医院医共体叶村分院的汪艳红就是这样一位致力于解决卫生健康问题的基层好医生。
▲汪艳红在下乡随访路上
目前,汪艳红医生主要从事基层卫生院全科医学门诊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大学毕业后,她曾先后在赤寿乡卫生院、望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叶村乡卫生院等地工作,基层卫生院几乎所有的岗位她都干过,20余年的基层工作经历使她成为了一个更注重全面发展的热心医务工作者。
▲汪艳红在中医馆为患者诊治
在日常繁忙的门诊中,汪艳红经常会碰到一些接受西医治疗方法后,未取得满意疗效的患者。她想:既然西医治疗效果不明显,那就试试中医技术治疗吧。为了帮助患者解决困扰,她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跟老师抄方,学习中医适宜技术,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尝试运用中药、筋针和中医适宜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患者施治后,终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特别是筋针技术的运用,给周边群众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实惠,他们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有效的医疗服务,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汪艳红利用筋针、艾灸等中医疗法开展治疗
年遂昌县的舒女士因为手指麻木、疼痛难忍医院就诊,被确诊为腕关节综合征。因为患者希望通过保守治疗来达到治愈的目的,该院的医生建议其尝试进行针灸治疗。然而,针灸治疗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从时间、费用、便利程度等方面,都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困扰。后来经人介绍,该患者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汪艳红医生,开始了她长达半个月的筋针和中药治疗。在汪艳红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该患者逐渐痊愈了,后来,还送来锦旗表示感谢。像这样通过筋针和中药相结合的方法治愈疑难疾病的案例还有很多,为此汪艳红医生感到非常开心,她希望通过自己更加努力地钻研技术来守护更多人的健康。
▲汪艳红在整理农民体检档案
在做好门诊工作的同时,她还肩负着辖区内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村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和农民健康体检等工作,在她的合理安排下进行得有条不紊。
她服务的辖区常住居民有余人,对于其中在册管理的高血压病人、糖尿病人以及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困难群体、低保人员等,她都会定期上门随访服务,对于村民们的身体健康和家庭情况,也都熟记于心。
▲汪艳红在天元名都隔离点参加防控工作
年,全县医务人员尽数出战,积极参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大年二十七到三月中旬,汪艳红始终奋斗在最前线,坚守隔离点不放松。过年不能与家人团聚、物资匮乏等现实问题都让她真实地感受到医务人员肩上的责任重大。她说:“因为我是医生,现在疫情当前,百姓有难,我必须冲在最前线,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汪艳红的书桌上压着一张珍藏了四年的明信片,那是她治疗过的一位慢性病小患者送给她的。在孩子的祝福语里,写着这样一句话:“可亲可敬的阿姨,谢谢您的医者仁心,希望您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帮助温暖更多的患者。”她把这张明信片放在工作时低头就能看到的地方,一直提醒自己,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要时刻保持“医者仁心”、坚守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汪艳红在村里开展健康宣教
汪艳红说:“何为好医生?那就是不管身处哪一工作岗位,只要是真心服务于广大的人民群众,并有能力帮助病人解决疾苦的都可以成为好医生。我对自己的要求,首先是要加强学习,熟读经典,活学活用;其次是要中西医结合,实践于临床,在复杂的病症中找准病机,快速解决病人的痛苦;最后要大力发展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适宜技术,全力守护群众健康。”
正是因为有着像汪艳红一样的一大批好医生默默坚守、奉献在基层,我们的群众才能更加健康与幸福。
来源:医院医共体叶村分院
编辑:廖超华
初审:陈汇
终审:郑连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