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个生活节俭捐款却大方的松阳老人,也是松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有哪些方法 https://m-mip.39.net/nk/mipso_4518401.html

一生献身公益,死后只愿与老伴相伴青松之下

王存民老先生

年4月16日天气多云|松阳松华微时代

人文松阳

Songyangculture

通过七年的努力,最近,王存民老先生终于得偿所愿与松阳县殡仪馆签订了松阳县第一份《树葬协议书》,并在古市镇十五里村的墓区园林认领了一棵松树,待夫妻俩百年后,便将骨灰葬在树下,完成“归尘”的人生夙愿。

王老生平介绍

王存民在比利时打拼了大半辈子,经营的4家中餐馆生意都挺红火,但对自己却一直很“抠门”,连身后事都要求树葬,是为了节省丧葬费用和土地资源。在王存民的大儿子王恩平看来/p>

父亲文化不高,思想却较很多人都前卫,一辈子节俭只为了省下钱来做公益。虽然时至今日没多少存款,其精神却非常富有。

王存民今年80岁,原籍青田县港头乡龙叶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他将家五口的户口迁至我县赤寿乡*坑口村,之后,前往比利时创业。最初,在一家中餐馆当配菜工,工资不高。勤勤恳恳干了两年手上终于有点积蓄了,便开始频频向老家青田捐款,资助修建学校、安装自来水、修筑通村公路、为困难户买牛,给村民家里拉上电。

而那时,王存民的妻子陈碎香却在赤寿乡每天帮人洗衣服、缝补衣物,与三个儿女过着捉襟见肘的生活。

“他总是这样,每次捐款我们都是最后才知道。”陈碎香说,丈夫为人本份,本份到连做好事都不会吱声。

年,丈夫借给松阳县毛纺厂5万元做为生产启动资金,县财*局几位工作人员上门来道谢,她才知道;

年,丈夫捐给县图书馆50万元用于兴建大楼,县文化局工作人员找她一起去拍照留念,她才知道;

年,丈夫与其弟弟一起投资万元,用于兴建县职业中专的学生公寓和师生餐厅,也是等到丈夫捧回丽水市人民*府和松阳县人民*府授予的两本“荣誉市民”证书,她才知道……

“这钱是我自己想捐的,当然是捐了就捐了,没必要到处宣扬。”对于妻子“抗议”自己的事先不通气,王存民“倔”得很,不论妻子写多少次信给他希望他下次再捐款前能先告知一声,王存民是坚决不“执行”,陈碎香依然是最后才知道。

对于王存民的“抠门”,王恩平记忆最深的是,在国外打拼的时候,只要一有空,父亲就会拿根毛笔蘸着清水在木桌上练字。

到后来,木桌竟然被写出了一个坑。”王恩平说,因为父亲的节俭和坚持,自己终于见识了什么叫“入木三分”。

谈起为什么热衷于做公益,尤其是工业、文化、教育类的事业,王存民说,自己虽然渴望知识,但因为家庭原因,只读到小学五年级。

早前因为祖国不够强大,华人的尊严很受践踏。随着祖国逐渐富强,华人地位越来越高。所以就想着,自己年少时没能好好地接受知识的熏陶已是不可弥补的遗憾,但若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祖国的下一代接受更良好的教育,祖国更强盛,华人就能更有尊严。“能为国强民尽一份心力,才是不枉此生。”

坐在挂着“爱中华,兴松阳”两幅亲笔大字书法作品的客厅一隅,王存民一脸满足。

小编为松阳出了一位王存民而感到自豪,王老先生献身公益,为国为民,奉献了一生的努力和积蓄。小编带头给王老点赞,王老的可贵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与发扬,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